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550000
摘要:田径类项目在学校体育课中占很大的比重,但中学生对上体育课中的田径类项目却没有多大兴趣,究其原因有:一是田径项目本身过于竞技化、标准化;二是田径项目本身的单调性,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本文对学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田径项目逆反心理对策研究
一、前言
教学改革的实施给我们第一线的体育教师提出了很多问题:体育课要上什么?体育课要怎么上?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体育课?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课程改革已倡导一段时间了,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学方式却存在着明显缺陷,主要表现为“三有余,三不足”,即: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本文的目的在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1.教学内容的偏差。
田径教学主要内容是由走、跑、跳跃、投掷等练习组成。田径项目本身相对其他项目(如球类)来说比较枯燥。多年来田径教学突出以完整竞技技术教学为目标,限制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表现在三个方面:在教学方法上,按竞技项目的技术要求,以技术教学统领整个教学过程,采用“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使一般的学生无法达到田径项目所需要的高素质与高质量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定量化。大多以统一的技评、达标标准来要求个体差异明显不同的学生,使许多学生难以达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及形式单一,技术难度大,缺少趣味性、娱乐性。
2.学生对田径运动认识不足。
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清,产生误解。一些学生认为田径就是跑、跳、投而已,自己不学也会,上课时马马虎虎,敷衍塞责,情绪消极,由此产生逆反心理。一些学生对田径运动培养竞争意识、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嗤之以鼻。长期以来,人们对田径运动理解偏差,认为田径运动只是运动员的事情,属于竞技项目,没有把它与健身联系起来,没有让学生理解田径运动对健身的意义,这是多年来田径教学的主要缺陷。
3.身体素质和运动基础上的差异。
田径课基本都侧重以技术教学为主,而忽视健身教学。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对各项技术动作的理解程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统一的技术教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难以接受,上课时某些动作不能够顺利完成,学习成绩就差。因此使得一些技术动作掌握不太好的学生,从精神上和心理压力很大,感到自卑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4.教学场地条件和器材安置受限。
教学场地条件如何与器材是否安置合理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一环。如果教学场地很差,地面高低不平,又脏又乱,练习中所需的器材没放置好,数量不够,就会干扰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未到上课场地就会感到烦躁、压抑,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三、消除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1.调整田径教学的指导思想。
田径教学应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将竞技项目的教学转变为突出健身属性的教学,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使田径运动更好地为“健康为本”的指导思想服务。
2.拓宽田径教学的内容。
应该选择有较高锻炼价值的田径教材,并使之成为“快乐体育”的教材,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为基础,将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等作为田径教材的主要内容。
3.抓住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1)通过讲解示范,发展学生兴趣。(2)训练手段灵活多变,增强学生兴趣。教师可以经常改变训练环境,利用各种地形、地物条件来提高学生对训练的兴趣。(3)语言风趣幽默,诱发学生兴趣。(4)利用游戏、竞赛活动,巩固学生兴趣。
4.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与计划。
四、结论
1.田径运动教材内容结构模式多样化、灵活化、实效化和人格化,从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条件出发,创造出不同特色的又体现素质教育功效的田径教学的课程结构模式。
2.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同时让他们更主动地配合教学,带动了课堂的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
3、加强教师各方面业务水平的提高,使他们无论是知识还是动作技能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同时要深入钻研教法,挖掘田径教材的娱乐性和魄力。
4、提高体育教师的各种待遇,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鼓励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增强学生上田径课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家宏王维群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23,(6):74。
[2]李志清谢翔21世纪我国对体育师资的学历要求[J].中国学校体育,1999,(5):68。
[3]陈为群适应体育素质教育改革田径教学方法[J].福建体育科技,18卷,第4期,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