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联想

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联想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情感联想

作者简介:脱军德,任教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红城初级中学。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更要体现情感。学生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引起积极的注意和思考,才能在课堂上达到和谐的交流和深入的探究,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大都是人文性很强的作品,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深深感化着师生的情绪,而这一切都是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交流中体现的。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品读,获得与课文相一致的情感体会,然后在课堂上设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联想,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和品位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利于为学生搭建听、说、读、写的动态化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多角度的灵活思维,促进学生不断追求、探索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联想呢?就此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总结了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导语、过度语、结束语等以情导情,使学生与文章内容所表现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是调动学生情感的良好契机

在《乡愁》的开讲中,笔者是这样调动学生情感的:“同学们,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九章·哀郢》中写到‘虎死必首丘’,也就是说狐狸死时必将头朝向出生的山丘。兽尚且如此,人又怎能不承受思乡之愁呢?多少海外赤子抱着叶落归根的情感回到祖国、回到家乡!是啊,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无论你走的多远,但总犹如风筝一样,有一根用眷眷爱心织成的线紧紧地握在母亲手中。你的心是在故园的井土之中。故园暂不能还,便滋生了那包马香车也载不动的乡愁!乡愁啊乡愁,你是什么模样?为什么千百年来的人们想起你,总是心惊魄动,总是泪水涟涟,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著名诗人徐光中的《乡愁》,让我们走进那如烟似雾的乡愁世界。”在这特定的情景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很快进入了课文学习的最佳状态。

在教学罗莎·卢森堡的《狱中书简》课堂即将结束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则导语:作者深陷囹圄却没有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生活的不幸和残遭的迫害,而是激越情怀,热烈向往和热情赞美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从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慨后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对于一个热爱自由、珍惜自由的人来说,监狱是自由的政策,但就在这绝境中,人才会有对生命本身、人的存在的最内在、最超然的感受和思考,才会有对作为人之为人本质的自由的最真切的渴求和向往。今天研读了这篇文章后,愿同学们有一颗渴望生活的心,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们的生活一定会惊喜无限。”有了对课文的解读和这些激情语言的感染,好多同学在课后写出了独特的感言,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对学习也更有信心了。

二、用准确、生动、美丽的朗读甚至相应的动作来感染学生

语文教学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它们都是以文本为载体的艺术品,离不开声音的表达。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所用的语言是生动美丽的。俗话说得好:“三分文章七分读”读的好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在教学中当你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时,你动听的声音如仙乐一般传入学生耳畔,你传达的文情,才情如丝丝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的情感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产生共鸣。道德之苗也随之潜滋暗长。如朗读《背影》、《最后一课》、《静默草原》这类课文,效果更明显。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韩军在《致大雁》的教学中,先是配乐朗诵,他犹如演员进入角色那样动情,以自己独特的情感方式驾驭教材,偶尔模仿大雁飞翔的动作,很快感染了学生,令他们情融融,意切切。如大雁一样插上翅膀,时而飞跃蓝天,时而飞跃高山,时而飞跃湖泊。如教授朱自清的《春》,学生被文中的语言和作者饱含的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描摹春天的诗文,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个好的导演,他能充分运用自己各方面的动作语言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鼓励学生去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而语文教师则更应担负起此职责。

激昂的语调,合适的体态会给人深刻的印象。例如,闻一多先生在《最后一次讲演》中表现的是对国民党反动独裁的强烈谴责,当中有这么一段,充满着正义对邪恶的不屑与鄙视,闻一多拍案而起,朝台下的特务们叫板,满腔正义尽露于此。此时,语文教师也应在课堂上浓墨重彩地大胆地去运用、发挥,讲桌一拍,带给学生的绝对是另外一种精神的震撼。

另外,语文教师一个眼神,一个点头的动作,也会成为情感教育的好工具。同样的一个温和的眼神,一个点头表明了教师心中不同的含义,如一个学生想答问题,但缺乏胆量,教师望着他,轻轻地点下头,带给他的是信心与动力;有同学身体不舒服,想请假,教师点点头,充满的是一种无尽的关心;有同学做了错事,或答错了问题,教师望着他,点点头,给他的是一种无言的期待与勉励。凡此种种都表明,课堂上不同的情感教学方式会带给学生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温暖,也会给他们的人生大道打下美好的基础。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音频、视频等激发学生的情感联想

不是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吗?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与课文内容和主题相符合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很容易将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思想拉近。在《雪》的教学中,笔者提出:同学们,老师现在让你们欣赏一首歌,不过要求你们听完后描述一下经历过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北方雪景,接着播放了《我爱你塞北的雪》这首情景歌曲。在豪放粗犷的优美歌声中,学生神情专注地看着长城内外雪花纷飞的迷人景象,身临其境般地陶醉着,思索着,虽然是短短的两分钟却激活了孩子们的情感联想,他们稍做思考,争着描述,甚是精彩,从而激发了热爱生活、热爱美、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怀。但必须明白,在课堂教学这个动态流程中,不是说什么时候,哪篇文章都能用多媒体教学,只能当作辅助,不应一味地多用乱用,应用它只不过是将那些抽象的内容艺术化、音示化、动作化、直观形象化,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联想,使整个课堂形成美的旋律。

不过,教师的情感调控要体现在适时适度的把握。首先,语文教师不应该自己喜怒无常,把自己的烦恼和不开心带进教室,反之,只会引导学生也进入到心理误区,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就应该对自己工作、对学生学习充满信心,带给同学们一种阳光般的温暖,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所以,托尔斯泰才说教育应该“真挚、强烈、独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自己的真挚情感、坦荡情怀与学生见面,不要隐瞒自己的好恶,对学生充满希望和爱,让他们在无形中感觉到一种教育与做人的魅力。

总之,在新一轮讲课改革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能力等全方面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教材传授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在课堂上并不那么重要,而借助知识的载体让学生形成独立探求的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应该尤其重要。就学习语文而言,学生一旦朗读投入、表达观点明确时,教师在享受到教学成功喜悦的同时,注重调解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情感联想,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因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中充满着美好真情,而语文教学更不能缺失情感,这也是人文教育的体现之处,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才能达到真诚的对话交流,才能发挥个性特征,锻造灵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激活学生的情感联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红城初级中学

邮政编码:730302

标签:;  ;  ;  

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联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