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新疆石油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要:建筑质量的好坏及安全性与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息息相关。由于地基基础属于隐蔽性工程,如果在施工时没有控制好质量,一旦竣工完成后则难以检查出来,则会导致整体建筑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时,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加强监督管理,需要严格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在地基施工中,应该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特点,制订适宜的施工技术方案,以保证施工质量,为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1.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特点

复杂性特点: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土地面积广大,工程地质条件也尤为复杂,复杂性属于建筑地基基础一个明显的施工特点。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淤泥质土、杂填土、冻土、季节性冻土、湿陷性黄土等不同特征的地质条件,像西南地区,基本上以溶岩地质为主。另外,我国又是一个地震多发型国家,地震对地基基础的影响非常巨大。比如,不合理的地基基础设计,或者不科学的施工方案,都会导致建筑倒塌,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严重性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具有严谨特点。由于地基基础设计的缺陷无法弥补,如果设计内容不科学,将会出现严重问题,后果将难以估量,而且建筑事故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损失成本远远高于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的投入资本。

潜伏性特点:相比其它工程部位的施工,地基基础施工还存难度较大的特点。对于地基基础工程而言,它的施工部位具有特殊性,其处理难度相当大。

2.在建筑施工中地基可能出现的问题

2.1墙体开裂

建筑物建成以后一般都会出现一定的整体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这种现象在软弱地基基础上尤其明显。小的沉降在建筑物控制范围以内,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则会使得结构上部发生开裂。在多层砖混结构中,由于砖砌体及灰缝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当结构地基基础发生均匀沉降时则会使得墙体上产生较明显的斜裂缝或者踏步式的裂缝,这在房屋的窗洞四角位置尤为明显。若房屋中部沉降大于端部,则结构低层窗口会出现面向中部沉降较大的对角斜裂缝。

2.2地基基础断裂或拱起

当地基基础的沉降差过大,或者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会使得地基基础出现断裂。

2.3建筑物下沉过大

当结构所处地基土较为软弱且地基基础设计不当或计算有误,则会导致整座结构下沉过大,使得结构室外水倒灌,建筑物无法使用。

2.4地基土液化失效

地震来临的时候,饱和砂土或者粘土受到地震作用,土中空隙被水填满,空隙水压力迅速增加,土的有效应力迅速降低,当有效应力降低为零的时候,土就失去抗剪能力,土粒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地表缝隙中开始出现喷水冒砂,基础开始沉降甚至失稳,建筑物开始倾斜或破坏。

3.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3.1建筑地基基础的选型控制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足够,基础的分布方式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可采用独立基础;如果地基非常软弱,建筑物很高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筏形基础,筏形基础有较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它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更高。如果基础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粘土、亚粘土,则采用作支承的人工挖孔灌注桩。假设地基承载力不足,属于软土地基,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由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或其它等构成的地基,那么在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泥沙,为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相应参考,在初步计算时最好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荷载。

3.2加强对轴位移技术的控制

建筑物地基轴线位移的问题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这种轴线位移的情况,采用相关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在地基施工中,在放线定位上,要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对槽边堆土等操作进行控制,预防出现碰撞移动的情况。在龙门板设立合理的中心桩,在拉通线时,要对准中心桩,并且采用排尺进行控制。在基础位置完成砌筑时,要重新对轴线进行核对,制定标准的轴线,保证地基基础的标准性。在挖槽时,要做好覆盖,做好清土的清理工作,并且对相邻轴线进行仔细的复核,有效的控制轴线的位移。

3.3桩基施工技术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桩基基础施工技术在我国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与进步。桩基施工技术是地基建设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基础施工形式,现阶段桩基施工主要分为三种施工技术:浇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及钢桩。

在桩基建设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现浇灌注桩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是因为这种技术具有承载力强、应用范围大、影响环境小等特点,在工程建设的具体施工中现浇灌注桩应用的比重越来越大。其成桩工艺应用的是带有护壁套筒的钻机,在具体工程建设施工中以泥浆护壁,在水下进行混凝土浇灌作业。这种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因桩底虚土及缩颈造成的工程危害。

混凝土预制桩技术与现浇灌注桩技术相比,因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如振动、噪声及挤土效应等,致使混凝土预制桩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应用量越来越少,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预应力管桩已经逐渐代替了普通的混凝土桩。因钢桩成本投入大,只能用于特殊工程施工中。

3.4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控制

目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夯实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强夯、重锤两种技术。对于地下水位超出0.8m,饱和度在60%以下的湿陷性黄土、稍湿的砂土与粘性土等不良地基的处理,可采用强夯处理施工技术,其主要是采用大型起重机械,根据项目的具体需要与地基土的特点,将夯锤提升至一定高度,通过反复的自由下落,不断夯击土体表面,以此密实不良地基的外表层,起到加固的效果。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深层地基处理技术中最为常用、经济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是利用大型起重机械,将吨位较大的夯锤提拉至6~30m左右的高度,通过自由下落的方式,直接冲击地基土体,在高强度的冲击波、冲击应力的作用下,压缩土体中的间隙,使地基的局部土体出现液化,而作业面的周边区域也将产生裂缝,可将其作为排水沟,去除土体内部的气体、孔隙水,从而重新排列土料,以此提高施工地基的强度、承载能力。

3.5注浆法质量控制点分析

首先,现场钻孔情况应安排专人如实地记录在钻孔记录表上:其次,硅化加固的土层以上应保留1m厚的不加固土层,以防浆液上冒,必要时须夯填素土或打灰土层;再次,灌注浆液的压力一般在0.2―0.4MPa(始)和0.8―1.0MPa(终)范围内;再次,土的加固程序,一般自上而下进行,如土的渗透系数随深度而增大时,则应自下而上进行。如相邻土层的土质不同时,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应先进行加固;再次,应经常抽查浆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标、注浆顺序、注浆孔位、孔径、孔深以及注浆过程的压力值是否满足要求,并将自己的检查结果与现场记录人员的记录相核对(可通过量测注浆管的长度的方法来检查注浆孔的孔深)。

结语

在当代,建筑物的设计和架构日新月异,在满足人们的行为所需的同时,也给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依据。虽然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在人们强大的想象力下被建造了起来,但是每个建筑物都少不了—个重要的工程施工,那就是地基工程的施工,它是建造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部份,它的施工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完缺。

参考文献:

[1]孙永庆,王光峰.浅谈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04)

[2]连怀印,连拴印.关于建筑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山西建筑,2013年14期

标签:;  ;  ;  

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