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中国物流“旗舰”——中远集团开始由全球航运承运人向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谢雨蓉[1](2020)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与手段,经济全球化涉及很多维度,其中一些因素对国际物流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应抓住主要维度、聚焦关键因素。经济全球化在推进进程中,参与主体、推进机制、表现形式等不断变化,与之相伴的是国际物流的空间拓展、方式变革与形态演化等。当前,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新的调整变化,既有的产业分工、贸易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等都在重塑之中,必将引发国际物流的巨大变革。在全球化当前阶段,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已骤然改变,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也在悄然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全球化合作新平台。国际物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也受到这一全球化新模式的深刻影响。中国需要根据相关因素变化,做出积极应对,调整国际物流发展策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也为中国积极融入和主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技术创新与扩散等学科理论为依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主要维度,建立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运用该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全球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每个维度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总结历史规律,并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在明确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四个主要维度,分别是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对每个维度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和界定,在各个维度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建立了研究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以大航海为经济全球化的起点,分三个发展阶段,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第一阶段全球化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依靠暴力与资本推进,形成了根植于殖民地经济的国际生产贸易网络,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地理大发现,这一阶段全球化建立了资本推动、暴力维护的海洋运输体系,大航海将国际航线网络由地中海拓展至全球;第二阶段全球化至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建立了发达国家主导、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垂直化、专门化国际分工,在全球形成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在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中,跨国公司及其母国掌控着全球物流资源与市场,集装箱革命推动产业变革,国际物流中心伴随全球产业转移,在太平洋沿岸兴起;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仍在推进之中,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全球化迈入多元共治与互利共赢时代,大规模的多边贸易合作转向以巨型自贸协定为代表的区域合作,国际物流格局加快调整,资源重配、市场重构、区域内需求快速增长、业态模式多元化发展将推动建立新的规则体系,也为后发国家参与规则制定创造了机遇。第三,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新阶段下的新范式,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中国作为倡议的发出者,主动推动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带动欧亚大陆中间欠发达地区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将形成海陆双向发展格局。在海运物流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应着力寻求国际物流陆向突破,构建陆路物流大通道,统一陆路国际物流规则,以此作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之一。第四,提出以中欧班列为载体,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发展。在四维分析框架下,梳理了影响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因素,建立数学模型识别了关键因素、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研究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围绕关键因素的竞争博弈,并从加快技术与模式创新,统一规则与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中欧班列的发展思路。第五,围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稳步推进海运发展、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应对策略,从中欧班列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和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三个层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点体现在:(1)从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四个维度,构建了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2)拓展了研究国际物流问题的时空视角:时间上,在经济全球化500年的历史进程中,分阶段系统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空间上,将对国际物流的研究从传统海运领域拓展到海陆两个方向、两大空间。(3)运用四维分析框架,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以市场为主导、以国家综合实力为支撑,在稳步推动海运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一带一路”陆路物流突破的应对策略。(4)提出围绕中欧班列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运用数学模型方法识别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的博弈行为,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杨勃[2](2017)在《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化已成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获取战略性资源、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国企业国际化也面临“外来者劣势”的严峻挑战,突出表现为东道国利益相关者对中国企业“组织身份”(即组织核心的、独特的和持久的特征)的误解和歧视。例如,长期以来,在进入发达国家时,中国企业的组织身份常常被定格在“低端产品”、“政府参与”、“不良治理”等负面的标签上,导致中国企业难以在发达国家获取合法性,面临显着的外来者劣势。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企业如何克服由组织身份引致的外来者劣势?然而,针对这一问题,已有研究却缺乏解释力。导致这一理论缺口的主要原因是,已有研究主要从环境因素(如制度距离)来解释外来者劣势现象,忽视了外来者劣势的一些组成部分可能是内生性的,即由跨国企业的身份特征引起。这一理论缺口也导致已有研究对跨国企业如何克服由组织身份引致的外来者劣势缺乏阐释。为了弥补这些理论缺口,本研究基于组织身份理论,揭示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关系,并探究跨国企业如何通过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克服外来者劣势。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遵循“由案例研究构建理论”的典型范式,选择8家中国跨国企业开展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三阶段编码程序对案例数据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揭示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关系,进而从组织身份视角解释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通过对中国企业的组织身份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关系进行案例分析,本研究构建组织身份视角下的外来者劣势形成机制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跨国企业面临的外来者劣势由组织身份冲突和组织身份模糊引起。一方面,由于制度差异,跨国企业根植于母国制度环境的组织身份与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相冲突,导致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难以在东道国新制度环境下获取合法性。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导致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处于模糊状态,进而不被东道国利益相关者理解和认可。(2)探索跨国企业通过组织身份变革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组织身份变革是指跨国企业重新定义“作为组织,我们是谁”的过程,其目的是降低组织身份冲突,进而在东道国制度环境下建立合法化的新组织身份。通过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本研究归纳中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模式、机制及其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组织身份变革包括三种模式:一是以标签为基础,即改变定义“组织是谁”的标签;二是以含义为基础,即不改变身份标签,而是改变标签背后的含义;三是以突出性为基础,即降低负面身份维度的突出性,提高积极身份维度的突出性。通过对身份标签和含义的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本研究归纳出四种具体的组织身份变革机制,即“替换”机制(用积极的身份标签和含义替换负面的身份标签和含义)、“进化”机制(对现有身份进行深化和发展,使之进化为更积极的身份)、“增补”机制(创造新的身份标签和含义)以及“厚化”机制(补充和完善标签的含义)。从过程看,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变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同机制之间呈现序贯、互补等关系。(3)探索跨国企业通过组织身份意义给赋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是指跨国企业向东道国利益相关者营销真实的或变革后的新组织身份,促使利益相关者对“跨国企业是谁”形成正确的、积极的认知。通过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本研究归纳中国企业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具体机制及其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组织身份意义给赋包括三个迭代的、互补的机制:一是“话语”机制,即通过语言进行身份释义,包括身份框定、传播故事、媒体访谈及信息披露;二是“行为”机制,即通过企业的实际行为向外表达组织身份,包括战略营销、业务展示以及产品推广;三是“信号显示”机制,即通过信号显示活动进行身份显示和身份“背书”,包括企业荣誉和权威认证。从过程看,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是一个“厚化—互补”相组合的过程。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理论视角的创新,即为外来者劣势现象增添了组织身份这一新的理论视角,深化和补充了已有理论视角:一方面,从组织身份视角解释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打开了外来者劣势形成过程的“黑箱”;另一方面,从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视角探究跨国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过程,为跨国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在实践意义方面,本研究对中国企业如何在国际化过程中开展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具有启示意义。
刘青山[3](2012)在《中远:破浪海外》文中研究指明中远"走出去"的实践证明,只要战略正确、执行到位,中国企业不但可以"走出去",而且完全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做强做优今年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在回答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提到:"最近美国码头工人协会授予我一个‘美国工人最佳之友奖’,这个奖与其说是授予我的,不如说是中美经贸互利共赢的一个范例。"电视机前,正在收看直播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英文缩写COSCO,以下简称中远)董事长
魏家福[4](2011)在《造百年中远 谱绚丽华章——纪念中远成立五十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关切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智慧,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伴随着伟大祖国扬帆辉煌"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强劲步伐,我们迎来了中远五十周年生日。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代表中远集团向长期以来关怀、关心和支持中远事业的各级领导、广大客户、合作伙伴、业界同仁、股东表示衷心感谢!向为中远耕耘奉献的各位前辈、广大员工表示衷心感谢!中远的五十年是发展的五十年,是奋斗的五十年,同时也是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十年。五十年前,"光华"轮一声汽笛开启了新中国的远洋运输事业,中远也成为新中国航运业的一员。五十年巨变,弹指一挥间。今朝蓦然回首,中远集团已经成为屹立世界航运潮头的领军企业,成为全球航运的领航者。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成立
王颖,梁海松[5](2009)在《危机重创下的航运龙头 魏家福 中远低谷反击》文中研究指明面对一个遭全球金融危机重创的产业,面对一个信心指数暴跌的航运市场,投资者要问:中国远洋目前是否还有投资价值?人们不禁好奇,一个曾被称为全球最会赚钱的航运公司是如何面对巨额亏损的?一个三次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到底是大还是强?但摆在魏家福面前的现实问题或许是:中远集团未来10年怎么布局?中国跨国公司的全球化道路怎么走?
刘振峰[6](2008)在《基于创新能力的中国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在国际贸易运输中,90%以上的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来实现的,因此海上运输是当前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海运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航运企业要想在日益开放和自由化的国际航运格局中生存、发展和不断壮大,就必须打造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论文充分借鉴国内外现有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围绕国内外关于航运企业竞争力理论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确立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运用SWOT的战略管理分析方法,针对中国航运企业现阶段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了影响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开展量化分析,建立了SWOT定量分析模型和五个判断矩阵,从中分析得出了影响航运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了中国航运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方案。运用创新经济学理论,分析比较了基于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能力和一般能力等各种传统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在当前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动态复杂的国际航运市场环境下,解决中国航运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体现为企业的创新能力,由此提出了基于创新能力的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具体包括航运技术创新、航运组织创新和航运管理创新,构建了中国航运企业基于创新能力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理论模型。以理论研究和定性分析为基础,在全国较大范围内对业界人士展开问卷调查,结合财务公开数据加以检验,在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检验后,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多家代表性上市航运企业进行竞争力评价。评价研究结果都很好地验证了基于创新能力的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表明当前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中国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根据中国航运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系统地提出了中国航运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杨敬[7](2008)在《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经济呈现快速、持续的稳定性增长,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航运业和物流业的发展。2005年12月1日后,WTO许可的物流业享受特殊保护过渡期已经结束,外资企业可以在中国设立独资分公司,航运和物流业的进一步开放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但也将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多的活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多式联运的概念和形成,并从国内外两个方面介绍了其发展历史和现状。其次,从我国航运企业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自身行业发展趋势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中国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多式联运成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并对中外航运企业在中国发展多式联运的优劣势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对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的启示。多式联运主要以集装箱为载体实现货物全程的连续运输,所以本文接下来分析了国际、国内集装箱运输市场,并对集装箱运输市场进行了简单预测。然后,对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最后对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李景林,罗虎,李辉民,朱筠[8](2008)在《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发展纪实》文中认为2002年1月8日,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物流")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是中远集团世纪之交"做强航运主业、拓展现代物流业",实现"从全球航运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战略转变的重大举措。此举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当时的主流媒体纷纷以"物流航母今启航"为题发表重要评论;业界也将目光聚焦中远物流,仿佛已经预见到作为中远旗下的物流企业必将对中国物流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徐文峰[9](2007)在《中国航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新的重要利润源泉,越来越多与物流相关的企业正积极筹划和研究向现代物流的转型。事实上,中国航运企业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实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必须突破传统的经营观念和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用户满意为目标,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已经成为企业决策者极为关注的课题,这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中国航运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向现代物流转型并真正成为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中国航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总体战略和具体措施,为企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由于现代物流在我国还是一个年轻的行业,近年来通过与航运企业大量的密切接触和相互交流,深深地体会到了我国传统航运企业在新经济大潮下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迫切心情,同时也发现虽然各种刊物都大量地介绍现代物流,但怎样才能成功地转型和开拓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物流企业,又是大家都感到比较困扰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王向晖[10](2006)在《中远集团服务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取得了飞跃进展。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影响和推动了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一方面,为国际海上运输提供了巨大的货物运输量,另一方面,也对航运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航运企业只从事单一模式的港到港的运输服务,已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企业全球业务的发展需要,要求企业能够提供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加速了我国经济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竞争,走向国际市场。这为我国航运业发展在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促进国内航运企业按照国际航运市场需求来组织营运活动,使我国海上运输在航线布局、规模、结构上发生变化,给中国航运企业开拓全球性运输网络提供了契机,从而使中国从一个航运大国逐步走向航运强国。与此同时,面对新的竞争压力,外国船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中国航运企业也将丧失部分市场,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对手先进管理技术和高质量运输方式的挑战,在人才开发和使用上也将面临外国同行的市场竞争。因此,我国航运业只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加速服务创新,增强竞争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鼓励自主创新已经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企业技术创新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创新不仅是制造业企业的事,服务业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本文分析我国大型远洋运输企业中远集团服务创新的实践,结合服务创新的理论与方法,对中远集图的典型服务创新活动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服务创新的几种典型模式,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服务创新的建议。
二、打造中国物流“旗舰”——中远集团开始由全球航运承运人向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造中国物流“旗舰”——中远集团开始由全球航运承运人向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密切联系 |
1.1.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格局的改变 |
1.1.3 新兴经济体崛起对国际物流秩序的重塑 |
1.1.4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变革的推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逻辑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 |
2.1.2 系统理论和分析方法 |
2.1.3 博弈理论及其应用 |
2.1.4 其他相关学科与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全球化相关研究 |
2.2.2 国际物流的相关研究 |
2.3 既有文献对本文的贡献 |
2.4 本章小结 |
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 |
3.1 基本概念 |
3.1.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 |
3.1.2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 |
3.2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维度 |
3.2.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
3.2.2 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主要维度 |
3.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 |
3.3.1 治理结构维度的影响 |
3.3.2 空间格局维度的影响 |
3.3.3 科学技术维度的影响 |
3.3.4 规则体系维度的影响 |
3.3.5 四个维度的交叉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4.1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4.1.1 治理结构——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瓜分与掠夺 |
4.1.2 空间格局——殖民经济与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 |
4.1.3 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大幅提升西方生产力与军事力量 |
4.1.4 规则体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
4.2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4.2.1 治理结构——依靠军事强权和经济霸权争夺海上战略通道 |
4.2.2 空间格局——地中海贸易区扩张与两洋港口的兴衰 |
4.2.3 科学技术——天文、地理、航海、造船等技术的发展 |
4.2.4 规则体系——西方海权论思想与物流现代市场运行模式初现 |
4.3 本章小结 |
5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5.1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5.1.1 治理结构——大国主导下的多边合作 |
5.1.2 空间格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的形成 |
5.1.3 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垂直专业化产业分工 |
5.1.4 规则体系——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 |
5.2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5.2.1 治理结构——国际资本深度参与国际通道、枢纽之间的竞争 |
5.2.2 空间格局——亚太物流市场扩张与国际航运中心崛起 |
5.2.3 科学技术——集装箱运输建立全新的国际物流运行体系 |
5.2.4 规则体系——统一的国际海运规则不断发展完善 |
5.3 本章小结 |
6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6.1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6.1.1 治理结构——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 |
6.1.2 空间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三大生产网络独立性提高 |
6.1.3 科学技术——工业4.0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6.1.4 规则体系——新型经贸规则正在构建之中 |
6.2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6.2.1 治理结构——国际物流面临资源重新配置与市场重构 |
6.2.2 空间格局——国际物流需求在部分区域内较快增长 |
6.2.3 科学技术——现代科技推动国际物流多元化与创新发展 |
6.2.4 规则体系——适应区域物流发展的国际规则亟待建立完善 |
6.3 本章小结 |
7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
7.1 “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7.1.1 治理结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1.2 空间格局——中国为主体的东亚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 |
7.1.3 科学技术——5G与新技术相互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
7.1.4 规则体系——依托自身优势引领区域经贸规则建立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7.2.1 治理结构——市场为主体、综合实力为支撑推进物流体系建设 |
7.2.2 空间格局——构建海陆双向物流大通道 |
7.2.3 科学技术——智慧物流与跨境电商市场广阔 |
7.2.4 规则体系——推动陆路物流规则统一与完善 |
7.3 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 |
7.3.1 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对“一带一路”的启示 |
7.3.2 “一带一路”物流发展寻求陆向突破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依托中欧班列实现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策略 |
8.1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体系中的作用 |
8.1.1 中欧班列发展情况 |
8.1.2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陆路物流中的骨干作用 |
8.1.3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载体作用 |
8.2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8.2.1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8.2.2 中欧班列发展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
8.2.3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类分析 |
8.2.4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
8.3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调发展 |
8.3.1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作互补 |
8.3.2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竞争博弈 |
8.4 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的融合创新 |
8.5 中欧班列国际规则的统一与完善 |
8.6 本章小结 |
9 中国在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
9.1 中欧班列发展的对策建议 |
9.2 “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9.3 经济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完成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10.1.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0.1.2 主要结论 |
10.2 本文贡献与创新之处 |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欧班列到发欧洲国家的主要线路情况 |
附录 B 中欧班列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 C 中欧班列问卷调查受访专家情况 |
附录 D 班列企业与班轮公司运价及政府最优补贴决策求解过程 |
附录 E 正文中专有名词简称、译文及缩写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对象、关键构念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关键构念界定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检索 |
2.1.1 文献检索过程和结果 |
2.1.2 学术发展趋势 |
2.2 外来者劣势研究综述 |
2.2.1 外来者劣势的构成 |
2.2.2 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 |
2.2.3 克服外来者劣势的理论视角 |
2.2.4 研究不足 |
2.3 组织身份研究综述 |
2.3.1 组织身份的内涵和维度 |
2.3.2 组织身份的持久性和动态性 |
2.3.3 组织身份变革 |
2.3.4 内部身份、外部身份以及组织形象 |
2.3.5 研究不足 |
2.4 意义给赋研究综述 |
2.4.1 意义给赋的目的和主体 |
2.4.2 意义给赋的策略 |
2.4.3 意义给赋与意义建构 |
2.4.4 研究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
3.1 研究方法选择 |
3.1.1 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的比较 |
3.1.2 案例研究方法 |
3.2 案例选择 |
3.2.1 目标东道国选择 |
3.2.2 目标企业选择 |
3.2.3 案例企业简要描述 |
3.3 数据收集 |
3.3.1 档案数据 |
3.3.2 访谈数据 |
3.4 数据分析过程 |
3.4.1 组织身份审计 |
3.4.2 案例内分析 |
3.4.3 跨案例分析 |
3.5 效度和信度保障 |
第4章 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 |
4.1 制度距离与组织身份冲突 |
4.2 信息不对称、来源国效应与组织身份模糊 |
4.3 组织身份冲突、模糊与组织身份合法性 |
4.4 组织身份合法性与外来者劣势 |
4.5 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4.5.1 理论模型构建 |
4.5.2 制度距离与组织身份冲突 |
4.5.3 信息不对称与组织身份模糊 |
4.5.4 来源国效应与组织身份模糊 |
4.5.5 组织身份合法性 |
4.5.6 外来者劣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机制 |
5.1 组织身份变革的模式及其动态机制 |
5.1.1 基于标签的身份变革模式及其动态机制 |
5.1.2 基于含义的身份变革模式及其动态机制 |
5.1.3 基于突出性的身份变革模式 |
5.2 组织身份变革的过程 |
5.2.1 序贯过程 |
5.2.2 互补过程 |
5.2.3 变革时间 |
5.3 组织身份变革的结果 |
5.3.1 变革前后的身份比较 |
5.3.2 组织身份合法性 |
5.3.3 竞争优势 |
5.4 组织身份变革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5.4.1 理论模型构建 |
5.4.2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驱动因素 |
5.4.3 基于标签的身份变革 |
5.4.4 基于含义的身份变革 |
5.4.5 基于突出性的身份变革 |
5.4.6 三种身份变革模式的比较 |
5.4.7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速度和频率 |
5.4.8 组织身份变革、组织身份合法性及竞争优势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机制 |
6.1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具体机制 |
6.1.1 “话语”机制 |
6.1.2 “行为”机制 |
6.1.3 “信号显示”机制 |
6.2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过程 |
6.2.1 厚化过程 |
6.2.2 互补过程 |
6.2.3 “厚化—互补”组合过程 |
6.3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结果 |
6.3.1 组织身份意义建构与意义重建 |
6.3.2 克服外来者劣势 |
6.4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6.4.1 理论模型构建 |
6.4.2 “话语”机制 |
6.4.3 “行为”机制 |
6.4.4 “信号显示”机制 |
6.4.5 意义给赋的“话语—行为—信号”三支柱模型 |
6.4.6 意义给赋的“厚化—互补”组合过程 |
6.4.7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与外来者劣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7.1 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理论模型 |
7.1.1 动态机制理论模型 |
7.1.2 认知与行为视角 |
7.2 组织身份视角与其他理论视角的比较 |
7.2.1 与制度理论视角的比较 |
7.2.2 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比较 |
7.2.3 与社会网络视角的比较 |
7.3 理论边界 |
7.3.1 理论适用范围 |
7.3.2 跨国情境与国内情境的比较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管理启示 |
8.3.1 组织身份变革的管理启示 |
8.3.2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管理启示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组织身份审计结果 |
附录B: 开放性编码形成的概念和副范畴 |
附录C: 案例企业组织身份变革机制图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3)中远:破浪海外(论文提纲范文)
异国叩门 |
远航灯塔 |
化“敌”为友 |
背靠大树 |
落地生根 |
鲜花通道 |
中外一家亲 |
异乡垦丁 |
海外收获 |
全球中远 |
对外窗口 |
(6)基于创新能力的中国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理论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中国航运企业竞争力现状的SWOT分析 |
2.1 概述 |
2.2 国际航运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2.2.1 国际航运市场现状 |
2.2.2 国际航运市场发展趋势 |
2.3 中国航运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
2.3.1 “中国因素”助推全球经济增长 |
2.3.2 中国全力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及物流中心 |
2.3.3 航运市场全面开放公平竞争 |
2.4 中国航运企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
2.4.1 国际航运市场运力过剩 |
2.4.2 全球航运市场联盟及并购趋势带来的压力 |
2.4.3 航运政策过度开放,竞争加剧 |
2.4.4 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压力 |
2.5 中国航运企业自身的优势 |
2.5.1 中国航运企业整体实力大大提高 |
2.5.2 与战略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2.5.3 中国航海教育为航运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
2.6 中国航运企业自身的劣势 |
2.6.1 船队结构不合理 |
2.6.2 集装箱船队规模小 |
2.6.3 一体化物流发展缓慢 |
2.6.4 创新能力不足 |
2.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航运企业SWOT分析 |
2.7.1 运用AHP确定航运企业SWOT因素权重 |
2.7.2 构造判断矩阵 |
2.7.3 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2.7.4 利用SWOT四边形进行战略选择 |
2.8 小结 |
第3章 基于创新能力的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研究 |
3.1 概述 |
3.2 企业创新能力的界定 |
3.2.1 竞争力 |
3.2.2 核心竞争力 |
3.2.3 创新能力 |
3.2.4 自主创新 |
3.3 航运企业的创新体系 |
3.3.1 航运企业的技术创新 |
3.3.2 航运企业的组织创新 |
3.3.3 航运企业的管理创新 |
3.4 基于创新能力的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4.1 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3.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3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5 基于创新能力的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3.5.1 评价模型选择依据 |
3.5.2 基本DEA竞争能力评价模型 |
3.5.3 基于创新能力的竞争力指标生产可能集 |
3.5.4 基于超效率DEA的竞争力评价模型 |
3.6 小结 |
第4章 基于创新能力的中国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
4.1 概述 |
4.2 目标企业和分析工具的简介 |
4.2.1 六家代表性航运企业的概述 |
4.2.2 数据分析工具简介 |
4.3 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基本工作流程 |
4.4 问卷设计及数据有效性分析 |
4.4.1 问卷设计与回收 |
4.4.2 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4.4.3 指标数据的信度分析 |
4.4.4 指标数据的效度分析 |
4.5 中国代表性上市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
4.5.1 总竞争效率的主成分分析 |
4.5.2 总竞争效率的评价分析 |
4.5.3 创新能力的评价分析 |
4.5.4 资源能力的评价分析 |
4.5.5 一般能力的评价分析 |
4.5.6 抗风险能力的评价分析 |
4.5.7 综合分析及结论 |
4.6 中国航运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4.6.1 提高创新能力应对高油价对航运企业的影响 |
4.6.2 发展绿色航运破解发达国家新的壁垒 |
4.6.3 以港航合作联盟为基础推进区域性港港合作 |
4.6.4 加强航运企业之间的联盟合作与兼并收购 |
4.6.5 巩固与战略客户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走资本合作之路 |
4.6.6 优化船队结构化解航运风险 |
4.6.7 充分发挥中国船东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
4.7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5.2 论文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2: 六家航运企业总竞争效率评价的分析报告 |
附录3: 六家航运企业创新效率评价的分析报告 |
附录4: 六家航运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的分析报告 |
附录5: 六家航运企业一般能力效率评价的分析报告 |
附录6: 六家航运企业抗风险能力效率评价的分析报告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7)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式联运的发展策略与管理 |
1.2.2 各种运输方式内部集装箱运输的信息化建设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内容框架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比较 |
2.1 多式联运概述 |
2.1.1 多式联运定义 |
2.1.2 多式联运的形成 |
2.2 国外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趋势 |
2.2.1 加拿大多式联运的发展特点 |
2.2.2 欧洲的多式联运 |
2.3 国内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趋势 |
2.3.1 国内多式联运的主要表现形式 |
2.3.2 国内多式联运通道的形成 |
2.3.3 国内多式联运发展存在的问题 |
2.4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启示及分析 |
2.4.1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启示 |
2.4.2 中外航运企业在中国发展多式联运的优劣势比较 |
2.4.3 国内航运企业发展多式联运物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第3章 集装箱多式联运市场分析及预测 |
3.1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 |
3.1.1 全球经贸分析 |
3.1.2 运力供给分析 |
3.1.3 运力需求分析 |
3.2 国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 |
3.2.1 外贸集装箱运输 |
3.2.2 内贸集装箱运输 |
3.3 集装箱运输市场预测 |
3.3.1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3.3.2 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3.3.3 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3.3.4 全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量预测 |
第4章 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策略分析 |
4.1 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 |
4.1.1 航运企业转型必要性分析 |
4.1.2 多式联运发展成为企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
4.2 航运企业市场定位及竞争策略 |
4.2.1 市场定位 |
4.2.2 竞争策略 |
4.3 航运企业业务经营策略 |
4.3.1 经营策略 |
4.3.2 业务策略 |
4.4 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营销案例分析 |
4.4.1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企业转型案例分析 |
4.4.2 中远物流有限公司开展的“日本二手车跨境运输项目”案例分析 |
4.4.3 西南地区水电站大型设备运输项目案例分析 |
第5章 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展望及建议 |
5.1 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展望 |
5.2 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措施及建议 |
5.2.1 加强内部资源整合,提高自身竞争实力 |
5.2.2 完善多式联运网络 |
5.2.3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
5.2.4 优化多式联运系统流程,建立运输决策支持系统 |
5.2.5 大力开展海铁联运,突出特色服务 |
5.2.6 多式联运品牌的建设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8)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发展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科学规划引领发展 |
系统集成优化发展 |
技术创新支撑发展 |
依托航运协同发展 |
控制资源借力发展 |
精益管理集约发展 |
转型高端深化发展 |
跨国经营开拓发展 |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
履行责任持续发展 |
(9)中国航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代物流 |
第一节 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第二节 现代物流的发展进程 |
第三节 现代物流在国外的发展 |
一、世界各国物流的发展状况 |
二、世界物流市场 |
第四节 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 |
一、我国物流行业的总体发展概况 |
二、我国的物流政策 |
三、我国物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 |
四、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
五、我国物流软件和物流技术的发展 |
六、我国物流企业的状况 |
第三章 现代航运 |
第一节 航运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 |
一、航运是现代物流的重要部分 |
二、航运是现代物流供应链的关键环节 |
三、航运是现代物流的核心支点 |
第二节 现代航运的发展 |
一、世界航运业的发展 |
二、我国航运业的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航运业存在的问题 |
一、港口主枢纽规模和地位不突出,综合服务功能薄弱 |
二、航运业缺少竞争实力 |
三、法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
第四章 航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 |
第一节 航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必要性 |
一、航运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压力 |
二、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是航运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三、入世给我国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
第二节 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现状 |
一、国际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现状 |
二、我国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现状 |
第五章 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物流的策略分析 |
第一节 利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传统物流功能 |
第二节 发挥现有的人才优势,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
第三节 更新服务理念,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柔性服务体系 |
第四节 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多方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
第五节 优化运营模式,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一、根据现代物流的需要再造业务流程 |
二、根据业务流程的需要重整组织结构 |
三、结合业务流程再造实施电子商务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概况 |
第二节 案例运作模式研究 |
一、中远集团发展物流的优势 |
二、中远集团发展物流的具体举措 |
第三节 发展对策建议 |
一、充分利用外界物流资源,组建物流战略联盟 |
二、以满足顾客需要为切入点,改变传统服务理念 |
三、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远集团服务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关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1.2 目的 |
1.2 和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服务创新概念及其意义 |
2.1 服务创新的概念 |
2.2 服务创新的基本特征 |
2.2.1 追求服务的产品化 |
2.2.2 讲究服务的规范化 |
2.2.3 创建高效率、网络化的服务分销体系 |
2.3 服务创新的意义与作用 |
2.3.1 服务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
2.3.2 服务创新在激烈的竞争占尽优势 |
2.3.3 服务创新促进科技的进步 |
第3章 服务创新理论的应用研究 |
3.1 国外企业服务创新模式理论研究 |
3.2 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 |
3.3 四维度服务创新模型的特点 |
3.4 企业服务创新的要素 |
3.4.1 创新战略 |
3.4.2 服务理念 |
3.4.3 组织管理 |
3.4.4 服务方式 |
3.4.5 技术支撑 |
3.5 服务创新的动力 |
3.5.1 内部驱动力 |
3.5.2 外部驱动力 |
3.5.3 驱动力的变化 |
第4章 中远集团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
4.1 主要经营领域与发展格局 |
4.1.1 主要经营领域 |
4.1.2 发展格局 |
4.2 中远集团目前面临的挑战 |
4.3 中远面对入世的竞争力 SWOT分析 |
第5章 中远集团服务创新案例分析及模式研究 |
5.1 创新主体与创新产品 |
5.1.1 差异化创新—中远集运快航系列 |
5.1.2 结构性创新—广州远洋特种船运输服务 |
5.1.3 战略性创新—中远物流专业物流服务 |
5.1.4 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 |
5.1.5 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 |
5.2 中远集团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
5.2.1 服务专业创新模式 |
5.2.2 有组织的创新模式 |
5.2.3 特种技术推动模式 |
5.2.4 网络集成创新模式 |
5.2.5 战略管理推动模式 |
5.2.6 服务创新模式小结 |
5.2.7 服务创新总体模式 |
第6章 进一步开展服务创新的建议 |
6.1 有利于服务创新的因素 |
6.2 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
6.3 进一步推动服务创新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打造中国物流“旗舰”——中远集团开始由全球航运承运人向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D]. 谢雨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D]. 杨勃. 东北大学, 2017(08)
- [3]中远:破浪海外[J]. 刘青山. 国企, 2012(05)
- [4]造百年中远 谱绚丽华章——纪念中远成立五十周年[J]. 魏家福. 中国远洋航务, 2011(05)
- [5]危机重创下的航运龙头 魏家福 中远低谷反击[J]. 王颖,梁海松. 英才, 2009(09)
- [6]基于创新能力的中国航运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刘振峰. 大连海事大学, 2008(08)
- [7]航运企业多式联运发展问题研究[D]. 杨敬. 大连海事大学, 2008(07)
- [8]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发展纪实[J]. 李景林,罗虎,李辉民,朱筠. 中国远洋航务, 2008(06)
- [9]中国航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研究[D]. 徐文峰. 上海海事大学, 2007(07)
- [10]中远集团服务创新模式研究[D]. 王向晖.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