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紊乱论文-廖焦鲁,樊沙沙,苟春雁,王毅刚

寰枢关节紊乱论文-廖焦鲁,樊沙沙,苟春雁,王毅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寰枢关节紊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眩晕,寰枢关节紊乱,“动留针术”,针刺

寰枢关节紊乱论文文献综述

廖焦鲁,樊沙沙,苟春雁,王毅刚[1](2019)在《“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留针术"组、普通针刺组,每组32例,"动留针术"组用采用王毅刚老师的"动留针术"治疗,普通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7 d。7 d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眩晕症状、发作频次、持续时间的改变,计算总有效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两组在眩晕症状总积分、眩晕发作程度、眩晕发作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眩晕持续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在临床疗效方面,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动留针术"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3)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操作安全性可靠。结论 "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减少发作频率,疗效显着,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9年05期)

付涛,冯希,黄崇侠[2](2019)在《黄氏理伤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20例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黄氏理伤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黄氏手法组和传统推拿组各20例,分别用黄氏理伤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予以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及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评分(NPQ)、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黄氏手法组总有效率为90.0%,传统推拿组为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6,P=0.658)。治疗前,2组NPQ评分、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NPQ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 <0.05);黄氏手法组NPQ评分、VAS评分低于传统推拿组(P <0.05),黄氏手法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高于传统推拿组(P <0.05)。结论:黄氏理伤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良好,且操作简便、安全,为治疗本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02期)

李漠平[3](2018)在《综合疗法治疗枕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综合疗法治疗枕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分析如下。(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8年11期)

王元新,李金领,陈建法[4](2018)在《正骨联合推拿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正骨联合推拿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寰枢关节紊乱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推拿、牵引治疗,1次/d,10次/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正骨治疗,1次/周,共治疗3次。对比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颈功能主动旋转活动度(AROM)。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AROM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AROM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正骨联合推拿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可取得良好的疗效,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微创医学》期刊2018年05期)

曹杰[5](2018)在《超微针刀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的术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寰枢关节紊乱是指由于外伤、劳损(长期低头工作、不良睡姿、用枕不当)、炎症、退行性变、先天发育畸形等因素造成寰枢关节正常解剖位置改变。临床以斜颈、头颈疼痛、眩晕、恶心等症状为主,多发生于成年年人,尤其以低头族常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占颈性眩晕的35%左右,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8年19期)

罗健,安建军,邬志雄[6](2018)在《电针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为6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0.0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的诊断应以发作时临床特征和寰枢关节不对称体征和影像学特征为依据并排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电针治疗寰枢椎失稳型眩晕疗效显着,值得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刘鹏,王永虎[7](2018)在《定点旋转扳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70例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定点旋转扳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寰枢关节紊乱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定点旋转扳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枕颌牵引与毫针针灸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3%,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65.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定点旋转扳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效果显着,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梁丽花,王高岸[8](2018)在《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21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仅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寰齿前隙、颈部曲度、临床症状评分,评价疗效及治疗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寰齿前隙、临床症状评分、颈椎曲度深度、角度、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着增加(P<0.05),且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显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罗健,安建军,邬志雄,叶立汉[9](2017)在《寰枢关节紊乱性眩晕临床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的临床症状、体征、放射学检查特点及中医症状特征,为诊断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对65例符合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诊断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放射学检查及中医症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65例患者的眩晕均有在起床、躺下和辗转时出现阵发性、一过性的眩晕临床特点,且45例(69%)有颈项部不适感,体查中32例(49%)有颈后关节突或横突两侧不对称的特征但无眼震体征,有39例(60%)在放射学X线中有寰枢侧间距或寰枢关节不对称现象,34例(52%)颈2棘突有偏歪现象。结论: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诊断应以在起床或躺下或辗转时出现阵发性、一过性的眩晕特征且无眼震体征为标准,同时有一项寰枢关节不对称的体查或放射学表现即可确诊。中医认为此类眩晕与风、痰、虚有关。(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7年23期)

万意佳,宣丽华[10](2017)在《腹针为主治疗面瘫合并寰枢关节紊乱54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腹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面瘫合并寰枢关节紊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4例面瘫合并寰枢关节紊乱的患者,采用腹针结合普通针刺法,取中脘、关元、患侧商曲、双侧滑肉门、患侧阳白、攒竹、丝竹空、颧髎、下关、颊车、大迎、迎香、地仓、水沟、承浆、患侧合谷、足叁里、阳陵泉、叁阴交、太冲穴,静留针30min,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d,连续观察治疗3个疗程。结果:痊愈22例,显效2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5%。结论:腹针结合普通针刺是一种治疗面瘫合并寰枢关节紊乱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2-01)

寰枢关节紊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黄氏理伤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黄氏手法组和传统推拿组各20例,分别用黄氏理伤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予以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及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评分(NPQ)、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黄氏手法组总有效率为90.0%,传统推拿组为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6,P=0.658)。治疗前,2组NPQ评分、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NPQ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 <0.05);黄氏手法组NPQ评分、VAS评分低于传统推拿组(P <0.05),黄氏手法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高于传统推拿组(P <0.05)。结论:黄氏理伤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良好,且操作简便、安全,为治疗本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寰枢关节紊乱论文参考文献

[1].廖焦鲁,樊沙沙,苟春雁,王毅刚.“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9

[2].付涛,冯希,黄崇侠.黄氏理伤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20例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

[3].李漠平.综合疗法治疗枕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J].健康之路.2018

[4].王元新,李金领,陈建法.正骨联合推拿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J].微创医学.2018

[5].曹杰.超微针刀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的术式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

[6].罗健,安建军,邬志雄.电针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

[7].刘鹏,王永虎.定点旋转扳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70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8

[8].梁丽花,王高岸.手法复位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9].罗健,安建军,邬志雄,叶立汉.寰枢关节紊乱性眩晕临床特点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

[10].万意佳,宣丽华.腹针为主治疗面瘫合并寰枢关节紊乱54例[C].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17

标签:;  ;  ;  ;  

寰枢关节紊乱论文-廖焦鲁,樊沙沙,苟春雁,王毅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