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法形貌可控制备稀土元素掺杂的钒酸钇粉体及其发光性能

沉淀法形貌可控制备稀土元素掺杂的钒酸钇粉体及其发光性能

论文摘要

本文简述了光致发光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稀土发光材料的特点、发光原理和制备方法,并简单介绍了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采用沉淀法合成了Y1-x-yVO4:Eux3+,Biy3+(x=0.03,0.06,0.12,0.15;y=0.03,0.05,0.06,0.09,0.12,0.15)荧光粉,利用XRD,SEM和T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讨论了掺杂浓度的改变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X射线衍射图分析表明所制得的荧光粉与YVO4的物相一致,样品属于体心四方相;其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照片显示颗粒为纺锤形,大小比较均匀,长径为250nm左右,短径为100nm左右,为多晶。YVO4:Eu3+,Bi3+荧光粉测得激发光谱的有两个激发带:在225360nm左右的宽带,对应着VO43-中的O2-到中心离子V5+的电荷迁移带;位于370420nm之间的窄激发带,归属于Eu3+的4f6组态内层电子的4f-4f跃迁吸,随着Eu3+和Bi3+掺杂浓度的增加,激发峰强度增强。YVO4:Eu3+,Bi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主峰峰分别归属于Eu3+的5D0→7F1(596nm),5D0→7F2(617nm,621nm)辐射跃迁。最强发射位于617nm左右,属于红光。研究了Eu3+浓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随着Eu3+的浓度从3(mol)%增加到12(mol)%,YVO4:Eux,Bi0.05粉体中Eu3+的发光强度先增强,当Eu3+掺杂浓度12(mol)%时发光强度最大;Eu3+的浓度继续升高,Eu3+的发射强度反而降低,出现了浓度猝灭现象。Bi3+对Eu3+的发光有一定的敏化作用,当Bi3+浓度达到5(mol)%时,敏化作用最强。采用沉淀法合成了Y1-xVO4:Tbx3+(x=0.03,0.06,0.09,0.12,0.15,0.18,0.21)荧光粉,利用XRD和S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讨论了掺杂浓度的改变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表明所制得的荧光粉属于体心四方相,与YVO4的物相一致;从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粉体颗粒比较均匀,为纺锤形,长径为200nm左右,短径为100nm左右。YVO4:Tb3+荧光粉荧光粉激发光谱的激发峰由300350nm的激发带和350450nm的激发带组成的。前者是VO43-中的O2-到中心离子V5+的电荷迁移带;后者对应着Tb3+的4f8→4f75d1允许跃迁的激发带。Tb3+掺杂浓度的增加使激发峰强度先增强后减弱。YVO4:Tb3+荧光粉在紫外线激发下的发射峰位于450nm,468nm,490nm和546nm,分别对应着Tb3+的5D3→7F3,5D3→7F2,5D4→7F6,5D4→7F5跃迁。随着Tb3+掺杂浓度增加,YVO4:Tbx粉体中Tb3+的发光强度先增强;当Tb3+掺杂浓度增加到9(mol)%时发光强度最大,Tb3+的浓度继续升高,Tb3+的发光强度反而降低,出现浓度猝灭现象。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发光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 1.2.1 发光的基本原理
  • 1.2.2 发光的分类
  • 1.2.2.1 光致发光
  • 1.2.2.2 电致发光
  • 1.2.2.3 阴极射线发光
  • 1.2.2.4 X 射线及高能粒子发光
  • 1.2.2.5 化学发光
  • 1.2.2.6 生物发光
  • 1.2.3 光致发光基本原理
  • 1.2.4 发光材料的基本构成
  • 1.2.4.1 激活剂
  • 1.2.4.2 猝灭剂
  • 1.2.4.3 共激活剂和敏化剂
  • 1.2.5 发光中心
  • 1.2.5.1 复合发光中心
  • 1.2.5.2 分立发光中心
  • 1.2.6 发光材料的要求
  • 1.3 稀土发光材料
  • 1.3.1 稀土发光材料的电子层结构
  • 1.3.2 稀土发光材料的分类
  • 1.3.3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1.3.4 稀土元素的光谱性质
  • 1.3.4.1 +3 价态稀土离子的能级跃迁特点和光谱特性
  • 1.3.4.2 +2 价态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
  • 1.3.4.3 +4 价态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
  • 1.3.5 稀土离子发光与猝灭
  • 1.3.6 稀土发光材料的优点
  • 1.3.7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
  • 1.3.7.1 电光源照明领域
  • 1.3.7.2 信息显示技术领域
  • 1.4 钒酸盐发光材料的简介
  • 4的结构'>1.4.1 YVO4的结构
  • 4基本性质'>1.4.2 YVO4基本性质
  • 4:Eu 荧光粉的发光原理'>1.4.3 YVO4:Eu 荧光粉的发光原理
  • 3+的发光特性'>1.4.3.1 Eu3+的发光特性
  • 1.4.3.2 钒酸根与激活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方式
  • 1.5 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1 固相法制备发光材料粉体
  • 1.5.1.1 高温固相法
  • 1.5.1.2 喷雾热解法
  • 1.5.1.3 燃烧法
  • 1.5.1.4 微波辅助加热法
  • 1.5.2 溶液法制备发光材料粉体
  • 1.5.2.1 沉淀法
  • 1.5.2.2 水热法
  • 1.5.2.3 溶胶-凝胶法
  • 1.5.3 各种制备方法的比较
  • 1.6 发光材料的表征方法
  • 1.6.1 发光效率
  • 1.6.2 发光亮度
  • 1.6.3 发光光谱
  • 1.6.4 发光衰减
  • 1.6.5 发光过程中的能量输运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x-yEuxBiyVO4纳米颗粒沉淀法制备、表征与发光性能'>第二章 Y1-x-yEuxBiyVO4纳米颗粒沉淀法制备、表征与发光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样品的 XRD 分析
  • 2.3.2 样品的 SEM 形貌
  • 2.3.3 样品的 TEM 形貌
  • 2.3.4 样品的发光性能
  • 2.4 本章结论
  • 1-xTbxVO4纳米颗粒沉淀法制备、表征与发光性能'>第三章 Y1-xTbxVO4纳米颗粒沉淀法制备、表征与发光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的 XRD 分析
  • 3.3.2 样品的 SEM 形貌
  • 3.3.3 样品的发光性能
  • 3.4 本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级沉淀法处理液晶面板生产中含氟废水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9(21)
    • [2].超声波沉淀法制备不同粒径的纳米氧化锌[J]. 山东化工 2012(03)
    • [3].用酸沉淀法分离大豆糖蜜中蛋白质的研究[J]. 黑龙江粮食 2008(01)
    • [4].沉淀法分离镍锌研究进展[J]. 湿法冶金 2013(05)
    • [5].硫酸锰溶液氟化沉淀法除镁的研究[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2(12)
    • [6].溶解-沉淀法回收废弃聚砜膜的工艺[J]. 化工进展 2011(S1)
    • [7].氧化-沉淀法处理冶炼废水中铊的研究[J]. 山西冶金 2018(04)
    • [8].多级沉淀法处理含砷废水[J]. 过程工程学报 2017(02)
    • [9].汽车磷化废水的磷沉淀法处理原理和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22)
    • [10].基于并流沉淀法研究纳米氧化锌的表面改性[J]. 矿冶 2009(02)
    • [11].选择沉淀法分离电镀废水中铜和镍的研究[J]. 贵州化工 2008(03)
    • [12].诱导沉淀法处理选矿厂循环水的研究[J]. 梅山科技 2013(05)
    • [13].无皂沉淀法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J]. 中国塑料 2013(08)
    • [14].赢创大幅扩产用于制造高品质汽车轮胎的沉淀法二氧化硅[J]. 上海化工 2012(12)
    • [15].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J]. 化工中间体 2010(07)
    • [16].磷酸盐沉淀法除铬热力学研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7(05)
    • [17].无表面活性剂快速沉淀法制备盐酸吡格列酮微粉[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4(10)
    • [18].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10(05)
    • [19].酸性沉淀法测定腐殖酸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研究[J]. 山西化工 2020(01)
    • [20].用硝酸铵复盐沉淀法制备高纯硝酸铈铵[J]. 湿法冶金 2016(01)
    • [21].沉淀法制备纳米硫酸四氨合铜[J]. 化工中间体 2014(09)
    • [22].再沉淀法制备聚酰亚胺粒子[J]. 应用化工 2012(01)
    • [23].浅谈沉淀法的测定[J]. 广东建材 2009(04)
    • [24].离子沉淀法提取揭阳地区绿茶茶多酚的基础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12)
    • [25].氟化锰沉淀法除去硫酸锰中钙镁的工艺研究[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0(01)
    • [26].焦锑酸钾沉淀法在百合花柱钙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 北方园艺 2014(01)
    • [27].煅烧温度对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纯度的影响[J].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2(05)
    • [28].碳酸氢铵沉淀法制备大颗粒CeO_2的研究[J]. 稀土 2008(04)
    • [29].碳酸钙沉淀法从钨酸钠溶液中深度脱除磷的研究[J]. 中国钨业 2019(05)
    • [30].沉淀转化法处理铜冶炼含砷污酸的工业化应用[J]. 中国有色金属 2018(S2)

    标签:;  ;  ;  

    沉淀法形貌可控制备稀土元素掺杂的钒酸钇粉体及其发光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