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珺(四川省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621701)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110ADR报表,按报表完整性,报告人职业、药品种类分布、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规范分级标准:0级8例、1级15例、2级12例、3级35例、4级40例,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ADR的例数最多,有81例(73.64%);医师上报的ADR最多,有104例(占94.55%);所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居多,有54例(49.09%),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有47例(42.73%),其次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损害等。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药品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对其监测上报是医疗机构的一项法定义务[1],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我院ADR报表,以提高ADR报表完整性,ADR的发生特点与相关因素,以降低或避免ADR的发生。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纸质报表及ADR监测站上报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110例ADR报表。
1.2方法
对110例ADR病例,按报表完整性、药品种类分布、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新的和严重的ADR、ADR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报表完整性及报告人职业
110例ADR中,医师104例,护士5例,药师1例,分别占ADR上报总人数的94.55%、4.5%、0.95%;纸质报表规范分级标准[2]见表1。
表1报表完整性分级
2.2给药途径分布
110例ADR中,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为81例(73.64%),口服给药16例(14.55%),肌肉注射8例(7.27%),静脉推注2例(1.81%),局部外用3例(2.73%)。
2.3引发ADR药品种类分布
110例ADR中,引发ADR药品种类分布见表2。
表2引发ADR药品种类分布
2.4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按累及器官或系统分类统计,110例A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损害。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分布见表3。
表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2.5ADR转归
根据ADR治疗结果的不同,将全部ADR病例分为治愈、好转、有后遗症和死亡4类。ADR的转归见表4。
表4ADR转归
3.讨论
由表1可见,2011-2012年4级报表仅40例占36.36%,我院ADR报表完整性不够,在格式方面,填写缺项、填写内容不完整情况较为普遍。在内容方面,缺少药品厂家、药品批号、联系方式、患者体重、用药起止时间、以缺少药品批号为最多;还有将ADR名称笼统写为过敏反应;另外,对ADR症状、体征及处理情况的描述很多都过于简单,不够全面。报告人多为医师,部分人员仍存有上报ADR后易引发医患纠纷提示我院还需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以增强医务人员ADR上报意识,进一步提高报告数量和质量。由表2可知,我院引发ADR的药品以抗感染药和中药制剂较多,分别为54例(49.09%)和17例(15.45%)。中药制剂中注射剂ADR发生率较高,提示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使用这些药物。我院引起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为常见,这与其他医院的报道一致。[3,4]从由表3ADR的临床表现来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总数的43.95%。这可能与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且不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从表4ADR转归情况来看,所有上报的不良反应治愈和好转达100%。
综上所述,ADR监测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医务人员ADR上报意识,提高报告质量,减少漏报;我院定期收集ADR报告为被动监测,应该利用局域网开通ADR报告表在线填报和下载功能,使ADR上报更加方便。同时向医护人员宣传安全用药、合理用药、药品风险防范方面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对药品风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关注新的、严重的ADR。全院发布用药风险警示讯息,到用药品集中科室进行的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知识宣教,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附录八.
[3]孙燕,吴激,曾平,等.我院2002~2005年31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21):1648.
[4]高岩芳,王华,赵志强,等.我院2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2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