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改性蒙脱土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及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有机改性蒙脱土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及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论文摘要

蒙脱土由于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膨胀性等特殊的性质,因而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表面亲水性强,限制了其在非水介质中的应用。利用蒙脱土层间阳离子的可交换性,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引入蒙脱土层间对其进行有机改性,使其表面疏水化,增大粘土的层间距,从而提高其与有机物的相容性。由于有机改性的蒙脱土(又称有机土)在涂料、胶黏剂、润滑油脂、复合材料、污水处理和钻井液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而人们对有机土从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有机土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可以在有机介质中膨胀形成具有触变性的凝胶结构,同时由于其具有廉价易得,用量低,抗高温性能好,不易受其他化学物质影响等优点,因而有机土在很多领域被用作增粘剂或胶凝剂。最近有机土在纳米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粘土颗粒由于其特殊的层状结构和物理性能,被认为是优良的填充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温性等性能。但是由于蒙脱土的强亲水性,与有机物的亲和力较差,这就需要对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由于蒙脱土的有机化改性降低了其与有机物之间的界面能,从而使有机土可以和聚合物相容。其次,由于有机改性分子可与聚合物分子上的基团发生反应,进一步增强有机土与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制备出均一的复合材料。油基钻井液是以油作为连续相的钻井液。与水基钻井液相比较,油基钻井液具有抗高温,很强的抑制性和抗盐、抗钙污染的能力,润滑性能好,并可有效地减轻对油气层的损害等优势,因此在深井、高温井、复杂地层复杂井、大位移井等特殊结构井及储层保护要求高的井中具有显著优势,并且已在国内外大量使用。但是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当人们用毒性较低的白油等芳烃含量少的非极性油来代替原油、柴油作为基础油时,有机土存在着在白油中成胶、分散能力弱的问题。另外,在油包水(W/O)钻井液中,有机土可以吸附在油水界面,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增加钻井液的粘度。本文基于以上背景,研究了有机土的制备和有机土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分散以及改进其分散稳定性的方法,测定了分散体系的流变行为,并对有机土稳定的乳液和影响乳液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1.有机土的制备及其在白油中的流变行为用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对蒙脱土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制备有机土,并用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有机土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体系的pH值以及改性剂用量对有机土层间距、有机物含量及其在非极性分散介质中沉降稳定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50~90℃,不需要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改性剂用量为蒙脱土土阳离子交换容量的1.0倍即1.0CEC。增大改性剂用量,有机土的层间距增大,热稳定性降低。当改性剂用量增大至1.4CEC时,改性剂在蒙脱土上双层吸附。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环保问题的逐渐重视,毒性较小,更加环保的矿物油如白油等逐渐取代了芳烃含量较高的柴油作为油基钻井液的基础油。有机土在白油基钻井液中分散能力较差,增粘效果不理想,需要增大有机土的浓度来调整体系的流变性能。但是当有机土的浓度较高时,油基钻井液的塑性粘度也会随之上升,即体系的剪切稀释性变差。因而本文研究了有机土在白油中的流变行为,发现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大,有机土/白油分散体系的粘度先增大后减小,1.0CEC有机土在白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增粘效果和分散体系的剪切稀释性最好。同时对比了有机土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白油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发现亲水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分散体系的稳定性、粘度和剪切稀释性要远优于有机土/白油分散体系。2.有机土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颗粒在非极性分散介质中的分散体系在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例如陶瓷制备、显影技术、油墨、油漆和化妆品等。但是颗粒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往往较差,通常需要加入分散剂来提高其稳定性。关于分散剂的作用机理,一般认为是空间稳定作用起主导作用。由于分散介质的介电常数较低,颗粒间的静电斥力作用一般被忽略。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在非极性介质中静电稳定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对球型颗粒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体系研究较多,而对于非等轴胶体颗粒的分散体系研究较少。有机土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均匀分散是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和提高其性能的关键一步,另外研究有机土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状态对于有机土在润滑油脂和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有机土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性较差,颗粒迅速沉降。向分散体系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Span85)和甘油单油酸酯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乙基己基)磺化琥珀酸钠(AOT)都可以提高有机土分散体系的稳定性。通过紫外、元素分析、小角X-射线衍射等手段,我们发现表面活性剂在有机土表面发生吸附,增大有机土表面的疏水性;表面活性剂吸附在有机土颗粒表面,可以阻碍颗粒聚集,提供空间稳定作用;表面活性剂不仅吸附在有机土表面,而且能够进入有机土层间,进一步增大有机土的层间距,有利于有机土片层在分散介质中剥离,使有机土颗粒尺寸减小;通过测定有机土在非极性分散介质中的zeta电势,发现表面活性剂吸附在颗粒上可以增大颗粒的zeta电势,表面活性剂与有机土颗粒表面通过酸碱相互作用发生电荷转移,使有机土颗粒表面带电,增大了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从而有助于分散体系的稳定性的提高。表面活性剂通过空间稳定和静电稳定作用提高有机土/非极性介质分散体系的稳定性。3.有机土稳定W/O乳液的研究有机土在油基钻井液中一般是用作增粘剂,在W/O钻井液中,有机土可以吸附在油水界面,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增加体系的粘度。油基钻井液的水相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因而研究有机土稳定的W/O乳液以及盐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有机土的改性剂用量和水相中的盐浓度对有机土稳定的W/O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固定体系的油水比和颗粒浓度,改变有机土改性剂用量可以改变有机土稳定的乳液类型。蒙脱土自身亲水性强,不能够形成稳定的乳液;用季铵盐对其进行有机改性,使颗粒表面疏水性增强,当改性剂用量低于0.8CEC时,由于颗粒表面亲水,形成水包油(O/W)乳液;当改性剂用量在0.8~1.2CEC时,颗粒表面的疏水性增强,形成W/O乳液。继续增大改性剂用量,改性剂通过烷基链段间的疏水作用在有机土上双层吸附,使颗粒表面重新亲水,但是却得到O/W乳液,这可能是由于有机土制备过程中的洗涤步骤去除了游离的表面活性剂,而在乳化过程中通过疏水作用吸附的改性剂从颗粒表面发生脱附,颗粒表面的亲水性不够强,因此乳液类型不再随改性剂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反转为O/W型。一般来说,向颗粒水分散体系中加入盐,会屏蔽带电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同时还会使颗粒表面的亲水性降低,从而促使粘土水分散体系发生絮凝。当盐浓度较低时,颗粒水分散体系会发生弱絮凝,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乳液;当盐浓度较高时,颗粒水分散体系发生强絮凝,不利于形成稳定的乳液。本文首次研究了盐浓度对W/O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将有机土分散在液体石蜡中,改变水相中的盐浓度,发现随着水相中盐浓度的增大,W/O乳液的稳定性降低,当水相中盐浓度超过一定值时,不能形成稳定的乳液。在相同的盐浓度条件下,1.2CEC有机土制备的乳液的稳定性优于1.0CEC有机土,0.8CEC有机土制备的乳液的稳定性最差。通过测定有机土/盐水体系离心后上清液中有机物含量,发现随着盐浓度增大,改性剂在有机土上的脱附量增大。通过测定有机土和不同浓度盐水的接触角,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增大,有机土颗粒表面亲水性增强。综上所述,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有机土稳定的W/O乳液的稳定性降低,这是由于盐的加入促使吸附在有机土外表面的季铵盐发生脱附,导致有机土表面亲水性增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蒙脱土
  • 1.2.2 有机土的制备
  • 1.2.2.1 蒙脱土种类的影响
  • 1.2.2.2 改性剂种类的影响
  • 1.2.2.3 改性剂用量的影响
  • 1.2.2.4 制备条件的影响
  • 1.2.3 有机土的表征
  • 1.2.3.1 X-射线衍射(XRD)
  • 1.2.3.2 光谱法
  • 1.2.3.3 热重分析(TGA)
  • 1.2.3.4 电子显微镜
  • 1.2.4 颗粒在非水介质中的分散
  • 1.2.4.1 空间稳定作用
  • 1.2.4.2 静电稳定作用
  • 1.2.4.3 油相中颗粒带电的影响因素
  • 1.2.4.4 非水介质中颗粒分散的影响因素
  • 1.2.5 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变性
  • 1.2.6 Pickering乳液的研究
  • 1.2.6.1 颗粒润湿性
  • 1.2.6.2 颗粒浓度
  • 1.2.6.3 电解质和pH值
  • 1.2.6.4 颗粒初始分散相及油相的类型
  • 1.2.6.5 其它影响因素
  • 1.2.7 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 1.2.7.1 协同作用
  • 1.2.7.2 竞争作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有机土的制备及其在油相中的流变行为
  • 2.1 引言
  • 2.2 仪器和药品
  • 2.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2 原料及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蒙脱土的提纯
  • 2.3.2 有机土的制备
  • 2.3.2.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3.2.2 反应体系pH值的影响
  • 2.3.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2.4 改性剂用量的影响
  • 2.3.3 有机土的表征手段
  • 2.3.3.1 热重分析(TGA)
  • 2.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3.3.3 X-射线衍射(XRD)
  • 2.3.3.4 沉降实验
  • 2.3.4 分散体系粘度的测定
  • 2.3.4.1 分散体系的制备
  • 2.3.4.2 分散体系高温实验
  • 2.3.4.3 分散体系粘度的测定
  • 2.3.5 接触角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4.2 pH值的影响
  • 2.4.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4.4 改性剂用量的影响
  • 2.4.5 分散体系的流变行为
  • 2.4.6 有机土的表征
  • 2.5 本章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有机土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
  • 3.1 引言
  • 3.2 仪器和药品
  • 3.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2 原料及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改性剂脱附量的测定
  • 3.3.2 沉降实验
  • 3.3.3 电子显微镜观察
  • 3.3.4 Span 80在有机土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3.3.5 层间距的测定
  • 3.3.6 zeta电势的测定
  • 3.3.7 分散体系粘度的测定
  • 3.3.8 C/N的测定
  • 3.3.9 AOT在有机土上吸附的测定
  • 3.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4.1 改性剂的脱附
  • 3.4.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有机土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3.4.2.1 分散剂的筛选
  • 3.4.2.2 Span 80对有机土/正辛烷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3.4.2.3 Span 80在有机土上的吸附
  • 3.4.2.4 Span 80对有机土层间距的影响
  • 3.4.2.5 Span 80对有机土zeta电势的影响
  • 3.4.2.6 分散体系的流变行为
  • 3.4.2.7 其它表面活性剂的对比
  • 3.4.2.8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提高有机土分散体系稳定性的机理解释
  • 3.4.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有机土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3.4.3.1 沉降实验
  • 3.4.3.2 AOT在有机土上的吸附
  • 3.4.3.3 AOT对有机土层间距的影响
  • 3.4.3.4 AOT对有机土zeta电势的影响
  • 3.4.3.5 AOT提高有机土/正辛烷分散体系稳定性的机理解释
  • 3.5 本章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有机土稳定的乳液以及盐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仪器和药品
  • 4.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2 原料及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不同改性剂用量的有机土稳定的乳液
  • 4.3.1.1 有机土分散体系的制备
  • 4.3.1.2 有机土润湿性的表征
  • 4.3.1.3 有机土稳定的乳液的制备
  • 4.3.1.4 DODMACl稳定的乳液的制备
  • 4.3.2 盐对有机土稳定的乳液的影响
  • 4.3.2.1 有机土/盐水分散体系的制备
  • 4.3.2.2 有机土稳定的乳液的制备
  • 4.3.2.3 乳液流变学参数的测定
  • 4.3.2.4 接触角的测定
  • 4.3.2.5 改性剂脱附量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改性剂用量对有机土稳定的乳液性质的影响
  • 4.4.1.1 改性剂用量对有机土润湿性的影响
  • 4.4.1.2 有机土稳定的乳液
  • 4.4.2 盐对有机土稳定的乳液性质的影响
  • 4.4.2.1 NaCl对1.0 CEC有机土稳定的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4.2.2 NaCl对乳液流变性质的影响
  • 4.4.2.3 CaCl2对1.0 CEC有机土稳定的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4.2.4 NaCl对0.8 CEC和1.2 CEC有机土稳定的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4.2.5 NaCl对颗粒接触角的影响
  • 4.4.2.6 NaCl对改性剂脱附的影响
  • 4.5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不足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本文的不足
  • 致谢
  •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有机改性蒙脱土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及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