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切割穹窿海马伞侧和非切割侧大鼠海马自体NSCs的增殖、迁移和向神经元分化的情况,以及NSCs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与Brn-4表达的关系,探讨穹窿海马伞切割后海马内神经再生与修复的机制。方法:实验一: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分别为切割右侧穹窿海马伞后3、5、7、14、21和28d组。各组大鼠于处死前1d腹腔注射BrdU,每隔8h一次,共注射3次。取脑冰冻切片,行BrdU免疫荧光检测,计数切割侧和非切割侧海马齿状回内BrdU阳性细胞,应用Stata 7.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实验二: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分别为切割右侧穹窿海马伞后3、5、7、14、28和42d组。各组大鼠于切割术后2d开始,腹腔注射BrdU,每天1次,连续5 d。取脑冰冻切片,进行BrdU免疫荧光、BrdU/NF-200和BrdU/GFAP免疫荧光双标检测,用Leica Qwin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计数切割侧和非切割侧海马齿状回内BrdU阳性细胞、BrdU/NF-200双标细胞和BrdU/GFAP双标细胞,观察其迁移和分布。应用Stata7.0统计学软件对两侧BrdU/NF-200双标细胞和BrdU/GFAP双标细胞的数量进行配对t检验,不同时相点之间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SNK检验。实验三: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分别为切割右侧穹窿海马伞后3、7、14、21、28和35d组。各组大鼠于切割术后2d开始,腹腔注射BrdU,每天1次,连续5 d。取脑冰冻切片,进行BrdU/Brn-4/β-TubulinⅢ免疫荧光三标检测,用Leica Qwin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别计数海马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中BrdU/Brn-4阳性双标细胞和检测Brn-4荧光强度、计数BrdU/Brn-4/β-TubulinⅢ阳性三标细胞。用Stata7.0统计软件,分别对切割侧和非切割侧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中BrdU/Brn-4阳性双标细胞数和Brn-4的荧光强度、以及BrdU/Brn-4/β-TubulinⅢ阳性三标细胞数进行配对t检验,对切割侧各时相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SNK检验。结果:实验一:切割后3d,切割侧海马内BrdU阳性的自体NSCs较非切割侧开始增加,5d时增加明显,7d时达到高峰, 14d后增殖开始下降,但仍高于非切割侧,28d时两侧均接近于正常水平;实验二:切割后3d时BrdU阳性的自体NSCs主要位于门区,5d时开始沿颗粒下层迁移,7d时迁移增多,14d时部分阳性细胞进入颗粒层,28d后进入颗粒层的细胞增多;术后5d,切割侧海马内BrdU/GFAP阳性细胞开始出现,7d时BrdU/NF-200阳性细胞开始出现,14d后双标的阳性细胞数均逐渐增加,28d后达高峰,42d时双标阳性细胞不再增加, BrdU/NF-200阳性细胞仅约占BrdU阳性细胞的7%,而BrdU/GFAP阳性的细胞较多,约占BrdU阳性细胞的70%,非切割侧未见到BrdU/NF-200阳性细胞,仅见少量BrdU/GFAP阳性细胞;实验三:切割侧海马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中,3d时可见到BrdU/Brn-4双标细胞,Brn-4荧光较弱,7d时BrdU/Brn-4双标细胞明显增多,Brn-4荧光增强,14d时BrdU/Brn-4双标细胞进一步增多并达到高峰,Brn-4荧光最强;21d后Brn-4阳性细胞未见明显减少,但荧光强度逐渐减弱,并接近于非切割侧;14d始切割侧海马内明显见到BrdU/Brn-4/β-TubulinⅢ三标细胞,21d时三标细胞增多,28d达到高峰。结论:切割穹窿海马伞后海马内自体NSCs明显增殖,其增殖强度呈现由低到高再逐渐恢复正常、切割后7d时最强的时相性特点;切割穹窿海马伞后,增殖的自体NSCs逐渐沿颗粒下层迁移,呈条带状排列,部分进入颗粒层;迁移过程中的自体NSCs少部分可分化为神经元,其数量约占增殖神经干细胞数的7%,大部分分化为胶质细胞;切割穹窿海马伞后,海马齿状回中自体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可能与Brn-4表达的增强有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穹窿海马伞切割论文; 海马论文; 齿状回论文; 神经干细胞论文; 增殖论文; 迁移论文; 分化论文; 神经元论文; 星形胶质细胞论文; 大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