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家兔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中性粒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

烫伤家兔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中性粒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家兔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模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蛋白质组的变化,从PMN细胞整体蛋白质水平探讨烫(烧)伤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诊治烫(烧)伤脓毒症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分4组:假烫伤组、烫伤组、烫伤脓毒症2小时组及烫伤脓毒症6小时组,每组3只家兔。后两组于烫伤后24小时经耳静脉注射对数生长期金葡菌(标准株ATCC25923),然后分别于2小时、6小时后经颈动脉插管取血。单纯烫伤及假烫伤组于伤后或假烫伤处理后24小时取颈动脉血。分离PMN,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提取PMN细胞总蛋白,利用固相pH梯度(IPG)及SDS—PAGE二维凝胶电泳分离PMN细胞总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Imagescanner扫描、PDQuest软件图象分析找出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DI-TOF-MS)分析及Mascot查询软件、NCBI、MSDB数据库鉴定特征性差异蛋白。结果1)每组3张胶上表达的蛋白质点数分别为759±20、749±27、753±33、723±19个;平均匹配率分别为93%、91%、93%、90%;等电聚焦(IEF)方向位置偏差分别为0.80±0.29、0.75±0.43、0.86±0.23、0.69±0.15mm;SDS—PAGE方向位置偏差分别为1.1±0.37、1.2±0.46、1.5±0.31、1.3±0.22mm。各组平均胶之间匹配率为81%~100%。2)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质点19个,进行质谱分析质谱峰信噪比均高,经查询蛋白质序列数据库鉴定了9个蛋白质点,对应7种蛋白质,分别为二硫键异构酶前体、膜联蛋白-Ⅰ、膜联蛋白-Ⅱ、肌动蛋白β、巯基特异抗氧化蛋白、硫氧还蛋白及假定蛋白,其中二硫键异构酶前体和膜联蛋白-Ⅰ各有2种异构体。3)图象分析发现在鉴定出的蛋白质中,烫伤组与假烫伤组比较除膜联蛋白-Ⅰ和肌动蛋白β表达上调外,其余几种蛋白均下调,二硫键异构酶前体在烫伤组的表达量约为假烫伤组的1/100,硫氧还蛋白在烫伤组表达量接近于零。这7种蛋白的表达量在烫伤和脓毒症不同时相组3组之间两两比较有差异但比烫伤组与假烫伤组之间的差异小(比值为0.22~13.14)。结论1)本研究建立了图象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家兔烫伤脓毒症PMN细胞蛋白质固相pH梯度2—DE图谱,为烫(烧)伤脓毒症PMN细胞2—DE图谱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数据资料。2)假烫伤组、烫伤组和烫伤脓毒症组家兔PMN细胞蛋白质表达具有差异,这些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可能使PMN趋化、吞噬、杀菌功能降低,滞留于微循环引起内皮和器官组织损伤,促发SIRS和脓毒症,对早期诊断烫(烧)伤脓毒症可能具有分子标记意义,为脓毒症临床治疗新途径的开辟提供了新线索。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语缩略语说明
  • 论文正文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与步骤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1. 模型动物一般情况
  • 2. PMN回收率、纯度及存活率
  • 3. 凝胶图象分辨率及重复性
  • 4. 各组间图谱比较分析
  • 5. 质谱峰情况
  • 6. 数据库搜索、蛋白质鉴定
  • 第四章 讨论
  • 1. 家兔严重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模型的建立
  • 2. 实验结果对于探讨烫(烧)伤脓毒症发病机制的意义
  • 2.1 抗氧化蛋白
  • 2.2 细胞骨架蛋白及细胞骨架相关信号转导蛋白
  • 2.3 差异蛋白的意义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烫伤家兔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中性粒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