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解与重构 叛逆与回归 ——论“三言”思想的内在冲突

瓦解与重构 叛逆与回归 ——论“三言”思想的内在冲突

论文摘要

本文指出,“三言”既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封建伦理道德的瓦解叛逆以及觉醒自然人情、人性,追求一种真正属于人的自由生活理想的特点;同时又存在着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极力维护。这种思想上的矛盾冲突状态,实际上反映了身处于晚明这样一个特定时代,同时又深受儒家传统文化浸染的编者冯梦龙的思想矛盾,也是整个时代既要求个性解放又亟需规范膨胀的人欲的困窘状态的反映。为调和这种矛盾冲突,冯梦龙通过重构起一套化理入情、兼顾人情与规范的伦理道德来批判抨击教条专制的封建伦理道德。这实际上是对儒家传统的一种回归——一种带有了时代新生特点的回归。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章:第一章分析了“三言”的成书背景与编者的精神面貌。指出晚明既是一个受传统文化长期压抑的自然人性高度解放的时代,又是一个人类感性欲望极度张扬的时代。这一特殊时代的人们生活在既渴望尽情享受又不忘苦心救世的矛盾之中。冯梦龙是一个既充满叛逆者的锐气又带着卫道者的腐气的人物。正是受成书环境和编者精神面貌的共同影响,“三言”也带有在矛盾冲突中寻找出路的特点。第二章分析了“三言”思想矛盾冲突的表现之一:情、欲(情欲)、理的纠缠。指出冯梦龙通过建构起一套化理入情的情教伦理来批判抨击尊理灭情的宋明儒学,这是对传统儒学的一种回归。第三章分析了“三言”思想矛盾冲突的表现之二:利、欲(物欲)、义的牵制。指出冯梦龙既肯定了对自然物欲的追求,又批判谴责了金钱至上、为利背义的行为,主张在“信”、“义”观念指导下对“利”进行正当追求。这实质上也是对儒家传统的一种回归。第四章从人类社会化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中国传统文士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两个方面的影响出发,分析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既要求个性解放又不忘维护伦理纲常的思想矛盾的深层原因。第五章指出在“三言”中,主要通过因果报应的情节结构方式来弥合情、欲冲突,调节义、利关系,从而达到淳化风俗、劝导人心的目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三言”成书背景与编者观照
  • 1.1 矛盾冲突的历史环境—晚明
  • 1.2 矛盾冲突的“三言”编者—冯梦龙
  • 1.2.1 畸人狂士
  • 1.2.2 名师治吏
  • 第2章 “三言”思想内在冲突之表现(一)
  • 2.1 早期儒家之观点:以理节情
  • 2.2 宋明儒家之观点:尊理灭情
  • 2.3 “三言”所持之观点:融情入理
  • 2.3.1 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情”与“理”的对抗
  • 2.3.2 情近于淫,而淫实非情:“情”与“欲”的纠缠
  • 2.3.3 好色不乱真英豪:理对欲的整合
  • 第3章 “三言”思想内在冲突的表现(二)
  • 3.1 义利之辨
  • 3.1.1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之际的义利论
  • 3.1.2 存天理,灭人欲:宋明理学的义利论
  • 3.1.3 义利统一:明代新兴思潮的义利论
  • 3.2 “三言”所持之观点
  • 3.2.1 肯定好货慕利
  • 3.2.2 反对唯利是图
  • 3.2.3 提倡义利合一
  • 第4章 “三言”思想冲突出现的原因探析
  • 4.1 人类社会化的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
  • 4.2 中国传统文士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5章 化合“三言”思想冲突的途径:因果报应
  • 5.1 因果报应之说介绍
  • 5.2 因果报应情节在“三言”中的作用
  • 5.2.1 化合情礼之冲突
  • 5.2.2 调节义利之矛盾
  • 5.3 设置因果报应情节的目的:教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冯梦龙“三言”小说的英译及其研究:回顾与展望[J]. 昌吉学院学报 2020(03)
    • [2].“三言”中商业活动作品的客观成因[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2)
    • [3].试论“三言”中的侠商形象[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4].“三言”翻译研究史论[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5].关于“三言”研究的几个思考[J]. 科学经济社会 2015(04)
    • [6].“三言”爱情观:情对理的超越[J]. 唐山文学 2019(04)
    • [7].从“三言”故事改编看“以小说行教化”编创意图[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6(33)
    • [8].论“三言”中的平民意识[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8)
    • [9].论“三言”中风尘女性形象[J]. 青年文学家 2017(23)
    • [10].接受美学视野下“三言”中的果报思想——以《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017(24)
    • [11].关于“三言”研究的几个思考[J]. 南方论丛 2015(06)
    • [12].从运河叙事看“三言”里的“被救而生”[J]. 大众文艺 2020(07)
    • [13].“三言”里的运河——赴死场[J]. 大众文艺 2020(06)
    • [14].文学地域叙事的历史、文化价值——“三言”闽地叙事初探[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5].论“三言”中的“鬼神”形象[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20)
    • [16].民俗文化在“三言”故事中的功用[J]. 牡丹 2019(23)
    • [17].基于文本细读视角下的“三言”贤内助形象分析——以赵春儿与李氏为例[J]. 散文百家 2018(06)
    • [18].“三言”意象功能探析二:在思想倾向上的功能[J]. 北方文学 2018(29)
    • [19].熟语使用与“三言”叙事风格[J]. 文学评论 2016(06)
    • [20].从“三言”中的信物看女子爱情观[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4)
    • [21].“三言”视域中的冯梦龙创作观略论[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3(02)
    • [22].“三言”“两拍”中人物诗词的伦理说教研究[J]. 北方文学 2019(36)
    • [23].论“三言”女性形象的进步意义[J]. 山花 2009(10)
    • [24].从“三言”本事考看寺院场景的叙事功能与文化意蕴[J]. 明清小说研究 2012(04)
    • [25].论“三言”叙事对社会失序现象的批判与惩戒[J]. 唐山文学 2019(06)
    • [26].“三言”寓教于乐的艺术手法探究[J]. 语文建设 2014(11)
    • [27].“三言”中的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J].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08(02)
    • [28].从“三言”中看明代服饰的守旧与突破[J]. 纺织科技进展 2017(11)
    • [29].“三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宝库[J]. 月读 2018(12)
    • [30].从哲学方法论观《庄子》中的“三言”[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03)

    标签:;  ;  ;  ;  ;  ;  ;  

    瓦解与重构 叛逆与回归 ——论“三言”思想的内在冲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