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土壤修复模式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特性及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若干土壤修复模式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特性及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论文摘要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栽培面积广布南方十六省市。长期以来的林业生产实践表明,杉木连栽引起的土壤退化,严重影响了杉木人工林连栽地生产力的提高。本论文针对杉木连栽地力衰退,结合经济因素考虑,以杉木一代林、二代林、阔叶林土壤为培养基质,采用模拟生物培养方法,从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角度,分析外源添加不同量的木荷枯枝落叶、有机肥、活化剂PVP(乙烯吡咯啉酮K30)对杉木一代林、二代林、阔叶林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的影响,并测定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对防治杉木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及实现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pH值添加木荷枯枝落叶、有机肥、PVP处理后,同一测定时间,三种林分类型土壤的pH值均比相应的对照上升,以木荷枯枝落叶100g、有机肥500g、PVP 6g/L上升的幅度最大;三种修复模式下,同一质量处理下,同一测定时间,阔叶林土壤pH值上升的幅度最大,一代林次之,二代林最小;(2)土壤养分添加木荷枯枝落叶、有机肥、PVP处理后,同一测定时间,三种林分类型土壤的全氮、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均比相应的对照上升,木荷枯枝落叶100g、有机肥500g、PVP 6g/L上升的幅度最大;三种修复模式下,同一质量处理下,同一测定时间,阔叶林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上升的幅度最大,一代林次之,二代林最小;(3)土壤微生物添加木荷枯枝落叶、有机肥、PVP处理后,同一测定时间,三种林分类型土壤的菌株数量均比相应的对照上升,以木荷枯枝落叶100g、有机肥500g、6g/L处理上升的幅度最大;三种修复模式下,同一质量处理下,同一测定时间,阔叶林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上升的幅度为最大,二代林土壤真菌数量上升的幅度为最大;(4)土壤酶活性添加木荷枯枝落叶、有机肥、PVP处理后,同一测定时间,三种林分类型土壤的转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比相应的对照上升,木荷枯枝落叶100g、有机肥500g、PVP 6g/L上升的幅度最大;同一质量处理下,同一测定时间,阔叶林土壤转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上升的幅度为最大,二代林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上升的幅度为最大;(5)叶绿素荧光参数添加木荷枯枝落叶、有机肥、PVP处理后,同一测定时间,杉木幼苗光能潜在活性和光化学效率均比相应的对照上升,木荷枯枝落叶100g、有机肥500g、PVP 6g/L处理上升的幅度最大;同一质量处理下,同一测定时间,杉木幼苗阔叶林上升的幅度为最大,杉木一代林次之,二代林最小;同一质量处理下,同种林分土壤,杉木幼苗光能潜在活性和光化学效率从8月12月均呈上升趋势。综上,采用不同的土壤修复措施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土壤PH值、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指标均表现为阔叶林>一代林>二代林,木荷枯枝落叶处理中以100g效果最佳,有机肥处理以500g效果最佳,PVP处理以6g/L效果最佳。因此,从既获得较高的优质木材产量,又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的经营目出发,建议对杉木连栽土壤进行施肥、营造杉荷混交林,以促进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持续生产力和稳定性的提高,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人工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而PVP的经济成本相对较高,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建议采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全球土壤退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土壤退化动态
  • 1.2.2 我国土壤退化动态
  • 1.3 国外土壤修复的研究动态
  • 1.3.1 国外土壤修复的研究动态
  • 1.3.2 我国土壤修复研究动态
  • 1.4 杉木连栽土壤地力衰退及修复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土壤收集区基本概况
  • 2.2 实验材料来源
  • 2.2.1 盆栽土壤来源
  • 2.2.2 木荷枯枝落叶来源
  • 2.2.3 有机肥来源
  • 2.2.4 PVP 来源
  • 2.2.5 杉木幼苗来源
  • 2.3 实验设计
  • 2.4 土壤及苗木指标测定方法
  • 2.4.1 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法
  • 2.4.2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方法
  • 2.4.3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 2.4.4 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的测定方法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木荷枯枝落叶处理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特性及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1.1 木荷枯枝落叶处理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的影响
  • 3.1.2 木荷枯枝落叶处理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1.3 木荷枯枝落叶处理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1.4 木荷枯枝落叶处理对杉木苗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3.1.5 木荷枯枝落叶处理下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 3.2 有机肥处理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特性及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1 有机肥处理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2 有机肥处理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2.3 有机肥处理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4 有机肥处理对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5 有机肥处理下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 PVP 处理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特性及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3.1 PVP 处理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2 PVP 处理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3.3 PVP 处理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4 PVP 处理对杉木苗叶绿素荧光的影响分析
  • 3.3.5 PVP 处理下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木荷枯枝落叶处理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影响
  • 4.2 有机肥处理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影响
  • 4.3 PVP 处理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若干土壤修复模式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特性及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