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新辅助化疗(NAC)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标准治疗方案已经得到广泛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乳腺癌病人长期生存率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因此,提高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研究重点。另外,确定新辅助化疗的疗效预测因子并了解新辅助化疗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将有助于指导乳腺癌个体化的临床治疗。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寻找化疗前有效预测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因子。分析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CEF和ET)的化疗疗效差异及两种方案是否存在不同的疗效预测指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本院收治的拟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的62例Ⅱa期至Ⅲb期的LABC(不包括炎性乳腺癌)。依据新辅助化疗方案不同而分为两组:一组方案为CEF [环磷酰胺(CTX)+表阿霉素(E-ADM)+5-氟尿嘧啶(5-FU)]第1、8天静脉滴注;另一组方案为ET [表阿霉素+紫杉醇(PTX)]第1天。患者化疗前接受肿瘤原发灶空芯针穿刺活检(CNB)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的方法对肿瘤生物学因子的表达进行检测。化疗后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通过化疗前肿瘤临床病理指标与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了解可能在化疗前有效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因子。研究结果:新辅助化疗方案CEF与ET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1.8%和85.7%,其中临床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1.8%和21.4%,临床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0.0%和64.3%,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和14.3%。两组总体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完全缓解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P=0.691)。主要的毒副反应均为白细胞减少症、恶心呕吐和脱发,CEF组恶心呕吐症状较为严重。但患者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药物的支持下均能完成预定疗程的化疗。新辅助化疗疗效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CEF方案新辅助化疗的34例患者中,肿瘤原发灶大小和化疗前肿瘤组织p53、Ki-67及BCRP的表达均与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相关,肿瘤原发灶直径<5cm的乳腺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直径≥5cm的病人(90.9% vs. 47.8%,P=0.024)。p53阴性,Ki-67阳性及BCRP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总有效率(P<0.05);ET方案化疗的28例患者中,肿瘤原发灶大小与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相关(P=0.038),肿瘤原发灶直径<5cm的乳腺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的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直径≥5cm的病人(57.1%)。新辅助化疗疗效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相关性的多因素分析:乳腺癌原发灶大小(P=0.015)和新辅助化疗前肿瘤组织Ki-67(P=0.041)及BCRP(P=0.049)的表达独立地与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发现CEF和ET两种化疗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T方案可能获得更高的总有效率。化疗前肿瘤大小及肿瘤组织中Ki-67和BCRP的表达是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的独立预测指标,未发现两种化疗方案存在不同的疗效预测因子。同时发现化疗前肿瘤组织中Her-2阴性的患者接受包括紫杉醇在内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有可能获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