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向滑步推铅球是大中学体育教学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锻炼项目之一。由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这就构成了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难点。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教学时数内基本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提高铅球的成绩也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提高该项教学的教学质量、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已成为现今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查阅文献、专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推铅球技术特点,提出了以下练习手段:下坡学习连续滑步及背向滑步推实心球练习、标志双脚落地点、限制落地区域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上坡滑步及背向滑步推实心球练习、挡住学生的固有反馈进行背向滑步推铅球练习、双脚踩在木板上背向滑步推铅球练习,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采用下坡连续滑步及背向滑步推实心球练习,对于提高学生完整动作过程的连贯性有积极作用。采用限制落地区域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对于改进铅球落地位置的准确性稍有效果。采用标志双脚落地点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对于加大滑步距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采用限制落地区域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对于改进铅球落地位置的准确性稍有效果。2.采用上坡原地背向推实心球练习,对于提高最后用力左腿支撑效果和左侧用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对于最后用力超越器械的程度在有限的18学时教学内没有显著差异性影响。4.采用上坡原地背向推实心球练习,对于提高最后用力左腿支撑效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对于最后用力超越器械的程度在18学时内没有差异性的影响。3.采用障碍遮挡物挡住学生的固有反馈进行背向滑步推铅球练习,对于提高铅球出手点手臂前伸高度有良好的作用。采用在限制线区域内背向滑步推铅球练习,对于提高滑步时身4.本研究所采用的适宜练习手段对于提高试掷成绩及背向滑步推铅球在y方向上出手速度有一定的作用,而在x方向上出手速度以及最后出手速度在18学时内没有差异性的影响。5.通过本研究设计的教学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良好的影响。本文针对练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滑步推铅球技术几个适宜练习手段,并给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师提出了几点建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实要求,从而达到发挥运动员技术水平的目的,取得更好的成绩。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前言1.1 选题依据1.1.1 技术特点1.1.2 传统的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手段决定了适宜学习手段的提出1.1.3 高校扩招以及教学时数的变化决定了教学手段的改革1.1.4 田径课课时的变化1.1.5 学生学习态度的偏差1.1.6 自身项目的重要性2 文献综述2.1 推铅球技术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2.1.1 推铅球项目的产生及探索与演变阶段2.1.2 背向滑步推铅球盛行阶段2.1.3 旋转推铅球技术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争奇斗艳阶段2.2 背向滑步推铅球与旋转式推铅球的技术差异2.2.1 预摆间的差异2.2.2 滑步与旋转间的差异2.2.3 最后用力及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的差异2.3 背向滑步推铅球的研究历程2.3.1 国外学者对背向滑步推铅球的研究2.3.2 我国学者对背向滑步推铅球的研究2.3.3 我国学者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2.3.4 最后用力时右腿转蹬不够2.3.5 最后用力时,身体左侧支撑无力2.3.6 最后用力时髋部后凸,上体前屈,将臀部丢在后面,只用腰臂力量推球2.3.7 滑步与最后用力之间出现停顿,整体技术不连贯2.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3.2 研究方法3.2.1 文献资料法3.2.2 问卷调查法3.2.3 实验法3.2.4 数理统计法3.2.5 影像拍摄法4 研究结果与分析4.1 学生下坡学习连续滑步及背向滑步推实心球练习手段结果分析4.2 限制落地区域,对学生在投掷圈内推铅球的结果分析4.3 标志双脚落点,学生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评分析4.3.1 "滑步距离"专家技评成绩分析4.4 学生上坡原地背向推实心球练习技评分析4.5 挡住学生的固有反馈进行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评分析4.6 学生在限制线区域内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评分析4.7 两组学生试掷远度的比较分析4.8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技术阶段时间的组间比较4.8.1 实验组和对照组背向滑步推铅球单支撑时间的组间比较4.8.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双支撑时间组间比较4.8.3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最后用力阶段时间组间比较4.8.4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铅球出手速度组间比较4.9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挖掘与培养5 结论与建议5.1 结论5.2 建议6 致谢7 参考文献8 附录9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体育教育专业论文; 背向滑步推铅球论文; 教学手段论文;
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背向滑步推铅球适宜教学手段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