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模式的DRM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基于P2P模式的DRM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论文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诸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文件格式的数字内容产品充斥着整个网络。由于这些数字产品具有易复制、传播成本低、副本质量好等特点,因而存在着被无限复制的不良倾向,直接损害了版权所有者的利益,数字版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通过法律途径对盗版侵权行为打击不力的情况下,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简称DRM)技术应运而生了,DRM技术是指数字产品在生产、传播、销售、使用过程中知识产权能得以保护与管理的技术工具,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版权保护问题,但其核心目标是保护数字产品的出版商和发行商的权益,却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利益所在。此外,它只能在传统的C/S或B/S架构的网络模式下工作,而不能在近年来非常流行的P2P(Peer to peer)网络模式中发挥其应有的版权保护作用,这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DRM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本文首先对传统DRM技术的概念、相关技术基础、基本的功能架构和不足之处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现有DRM系统在内容分发机制上存在的缺陷分析,引出了采用P2P分发机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而论文随后展开了对P2P技术(或称为对等网技术)的介绍和研究,分析了其系统架构、简单分类和发展历程,然后研究了它的主要特性、当前的应用状况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对现有P2P网络模式在版权保护机制上存在的缺失分析,引出了与传统DRM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思路。由此可见,DRM技术与P2P技术的结合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的一桩好事,符合了双方的各自利益,从而能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论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设计思路,结合了双方各自的技术优点,扬长避短,设计了一个基于P2P模式的DRM系统模型。P2P内容分发模式必定能有利于提高加密的数字产品在DRM系统中的分发效率,而传统的DRM系统也会由于P2P技术的引入重获新生,必将取得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安排
  • 2 DRM 技术的研究
  • 2.1 DRM 技术概述
  • 2.2 DRM 的相关技术基础
  • 2.2.1 密码学理论
  • 2.2.2 对称密钥体制
  • 2.2.3 非对称密钥体制
  • 2.2.4 单向散列函数
  • 2.2.5 数字签名技术
  • 2.2.6 数字水印技术
  • 2.2.7 身份认证技术
  • 2.2.8 权限描述语言
  • 2.3 DRM 的基本架构
  • 2.4 DRM 的不足
  • 3 P2P 技术的研究
  • 3.1 P2P 技术概述
  • 3.2 P2P 的基本架构及分类
  • 3.2.1 P2P 模式与传统C/S 模式的对比
  • 3.2.2 P2P 系统的简单分类
  • 3.2.3 P2P 的发展历程
  • 3.3 P2P 的特性
  • 3.4 P2P 的应用
  • 3.5 P2P 的不足
  • 4 DRM与P2P的结合
  • 4.1 DRM 与P2P 结合的主要思想
  • 4.2 DRM 与P2P 的基本特点
  • 4.3 P2P 分发机制所关注的DRM 问题
  • 4.4 基于P2P 分发机制的DRM 方法
  • 4.5 基于P2P 机制的DRM 系统的功能分配
  • 4.6 DRM 与P2P 结合的系统模型
  • 5 基于P2P 模式的DRM 系统的设计
  • 5.1 系统概述
  • 5.2 基于P2P分发机制的系统运作描述
  • 5.2.1 系统中的加解密操作
  • 5.2.2 分发机制的设计
  • 5.2.3 关于机器特征码
  • 5.3 系统安全性分析
  • 5.4 系统性能分析
  • 5.5 小结
  • 6 基于P2P 模式的DRM 系统的实现
  • 6.1 内容封装打包
  • 6.1.1 文件打包类说明
  • 6.1.2 密钥类说明
  • 6.1.3 头文件类说明
  • 6.1.4 内容保护类说明
  • 6.1.5 权限类说明
  • 6.2 许可证管理系统
  • 6.2.1 许可证生成模块
  • 6.2.2 信息接收类说明
  • 6.2.3 许可证生成类说明
  • 6.2.4 许可证响应类说明
  • 6.2.5 许可证取得类说明
  • 6.3 内容管理系统
  • 6.4 内容发布系统
  • 6.5 用户管理系统
  • 6.6 支付结算系统
  • 6.7 P2P 追踪服务器与专用客户端
  • 6.8 P2P 原始种子服务器
  • 7 系统的测试
  • 7.1 文件封装打包
  • 7.2 制作P2P元文件并发布
  • 7.3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
  • 7.4 许可证获取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四位一体:融合出版时代的数字内容资源安全管理策略[J]. 科技与出版 2020(02)
    • [2].数字内容平台版权集中的法律规制研究[J]. 政治与法律 2020(10)
    • [3].揭秘“数字内容”——虚拟空间的交互体验[J]. 公共艺术 2016(06)
    • [4].论教育出版社的数字内容服务——以人教社、高教社为例[J]. 社科纵横 2015(05)
    • [5].数字内容价值创造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J]. 情报科学 2015(10)
    • [6].我国数字内容产品消费模式的实证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10)
    • [7].本期《垂钓》数字内容总览[J]. 垂钓 2018(13)
    • [8].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内容服务与安全监管技术研究与实现[J]. 信息网络安全 2020(10)
    • [9].数字内容产品化策略及应用研究——以小学数学北师豆课件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22)
    • [10].专访联通在线秦吉波 探索5G数字内容生态新模式[J]. 通信世界 2019(34)
    • [11].5G时代数字内容的市场营销策略[J]. 现代商业 2020(05)
    • [12].数字内容对英国图书馆危机的影响[J]. 出版参考 2019(05)
    • [13].标准资源数字内容运营平台建设研究[J]. 中国标准化 2019(17)
    • [14].印度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及启示[J]. 青年记者 2018(14)
    • [15].论数字内容合同的权利救济体系——以欧盟《数字内容合同指令议案》为中心[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16].教育出版数字内容服务平台构建[J]. 传播与版权 2015(11)
    • [17].新型数字内容服务及其支撑体系研究框架探析[J]. 科技与出版 2013(07)
    • [18].三网融合环境下数字内容服务元数据规范研究[J]. 网络新媒体技术 2012(01)
    • [19].数字内容生态与出版业的颠覆性创新[J]. 出版广角 2012(11)
    • [20].基于内容的数字内容标识描述机制[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1(08)
    • [21].云服务及其对数字内容产业的影响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11)
    • [22].英国馆举办英国数字内容高端论坛[J]. 计算机与网络 2010(19)
    • [23].数字内容产品特征及其商业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02)
    • [24].全球数字内容总量逼近5000亿GB[J]. 科技与出版 2009(07)
    • [25].可信数字内容安全认证与授权管理协议[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11)
    • [26].数字内容阅读之忧[J]. 出版参考 2009(30)
    • [27].国内外媒体数字内容付费实践研究[J]. 青年记者 2019(17)
    • [28].2018年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报告[J]. 出版发行研究 2019(07)
    • [29].欧美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政策模式比较[J]. 中国出版 2018(06)
    • [30].海量数字内容资源的安全存储策略研究[J]. 科技与出版 2016(09)

    标签:;  ;  

    基于P2P模式的DRM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