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历史上对奇恒之腑内容的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随后的历代医籍记载虽不甚详尽,但也都有所阐发。论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奇恒之腑文献学概述。主要对奇恒之腑整体及奇恒之腑各组成部分的形态、功能、病证、治疗的历史文献记载进行整理。从而明确奇恒之腑相关理论内容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同时在文献整理过程发现诸多奇恒之腑理论中需探讨的学术问题,如奇恒之腑的实证研究未能展开,奇恒之腑功能的独立性不强,奇恒之腑在临床上缺少独立、明确的意义等。下篇为奇恒之腑理论问题及历史文化探究。首先对奇恒之腑的认识发生过程及理论规定进行了阐述,然后主要从历史文化及中医学理论模式的影响等方面对奇恒之腑诸多理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析,认为奇恒之腑的解剖实证缺陷及中医五脏系统理论模式的限制是造成奇恒之腑独立的生理、病理及治疗意义缺失的主要原因。同时又论述了中国文化及中医认识图式的建构等方面对奇恒之腑理论的发展取向。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引言上篇:奇恒之腑文献学概述1. 对奇恒之腑整体的历史文献记载1.1 原文引用1.2 理论阐发1.3 相关论述2. 奇恒之腑各组成部分的历史文献记载2.1 奇恒之腑各组成部分的形态部位历史文献记载2.1.1 脑的形态、部位2.1.2 髓的形态部位2.1.3 骨的形态、部位2.1.4 脉的形态、结构、部位2.1.5 胆的形态、部位2.1.6 女子胞的形态、部位2.2 奇恒之腑各组成部分生理功能的历史文献记载2.2.1 脑的生理功能2.2.2 髓的生理功能2.2.3 骨的生理功能2.2.4 脉的生理功能2.2.5 胆的生理功能2.2.6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2.3 奇恒之腑各组成部分疾病的历史文献记载2.3.1 脑的病证2.3.2 髓的病证2.3.3 骨的病证2.3.4 脉的病证2.3.5 胆的病证2.3.6 女子胞的病证2.4 奇恒之腑各组成部分病证的病机、治法、方药的历史文献记载2.4.1 脑病的病机、治法、方药2.4.2 髓病的病机、治法、方药2.4.3 骨病的病机、治法、方药2.4.4 脉病的病机、治法、方药2.4.5 胆病的病机、治法、方药2.4.6 女子胞病的病机、治法、方药下篇:奇恒之腑理论问题及历史文化探究1. 关于奇恒之腑的认识发生过程和理论规定1.1 奇恒之腑认识源于解剖1.2 对奇恒之腑认识的功能态转化1.3 关于奇恒之腑的理论规定2. 奇恒之腑理论问题解析2.1 奇恒之腑功能问题及其原因2.2 奇恒之腑辨证治疗问题及其原因3. 历史文化及中医固有模式因素对奇恒之腑的影响探源3.1 奇恒之腑的实证研究未能展开3.1.1 解剖学的时代限制3.1.2 重道轻器的传统文化背景3.2 中医五脏系统理论模式对奇恒之腑的限定3.2.1 藏象理论形成受古代哲学思想及主体知识结构的影响3.2.2 元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对五脏理论模式的建构3.2.3 五脏理论模式对奇恒之腑的制约排斥3.3 中国文化传统及中医认识图式对奇恒之腑理论的影响3.3.1 中国文化传统因素的制约3.3.2 中医认识图式的影响结语致谢参考文献个人简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奇恒之腑论文; 藏象论文; 理论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