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传输线论文-贾小翠,林先其,刘东屹

微波传输线论文-贾小翠,林先其,刘东屹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波传输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耗传输线,微波加热,高效率

微波传输线论文文献综述

贾小翠,林先其,刘东屹[1](2019)在《基于有耗传输线微波加热结构的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一种有耗传输线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加热结构的方法。文章对有耗传输线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基于此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为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设计加工了一种工作于900MHz-930MHz的弯折传输线加热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加热结构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初步试验验证了此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接下来进行整机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5-19)

贾小翠[2](2019)在《基于高损耗传输线的微波加热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加热技术及其应用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应用研究最活跃的内容之一,目的是为了实现从微波能向热能的有效转化。微波加热技术及其应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腔体谐振原理和辐射原理,腔体谐振式应用主要是在金属腔体内,将微波能转化为热能,利用该种形式微波腔体产品化的微波炉及大型应用设备使用最为广泛。最近的课题研究方向基本上是在对腔体谐振理论应用基础上的性能提升与改善,鲜有创新突破性的研究。本文对国内外微波加热相关方面的文献进行了调研,针对微波加热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和创新的内容如下:一、提出基于高损耗传输线的微波加热研究概念。首先分析了微波电路设计中各种常见类型传输线的结构与组成,其次选择适合应用于微波加热的悬置微带线并对其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再根据悬置微带线的结构提出了复合介质悬置微带线,并将该结构作为设计原型应用于微波加热设计中。二、为验证复合介质悬置微带线用于微波加热中的可行性,仿真并设计了开路、短路两种传输线结构,且针对每种结构进行了实物加工与实验,给出了每种结构的加热效果图,验证了复合传输线用于微波加热的可行性。在验证可行性的基础上,为扩大加热区域,设计了开路弯折复合介质传输线模型,并对开路弯折结构模型进行了加工与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在保证S参数吻合的基础上,扩大了加热区域,和所设计的模型预期结果一致。叁、根据指标需求,应用高损耗传输线理论设计出弯折传输线模型。在保证馈电端口到模型的S参数与保证效率的基础上,扩大了加热区域,对设计的模型进行实物加工。并对系统所需的金属屏蔽腔尺寸对加热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腔体尺寸对系统S参数以及介质的能量利用率的影响,最终给出了设计模型以及加工实物图。四、金属屏蔽腔,传输线加热结构结合系统所需的功放源,共同组成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从功放源到加热系统,其效率高达84.15%,验证了所提出的高损耗传输线应用于微波加热的可行性。最后对介质形状对加热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17)

张大维[3](2019)在《基于微波平面传输线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具有类似光波段上表面等离激元特性的表面电磁模式,探索在微波和太赫兹频段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机理及其传输特性研究是本论文的任务。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展现出的这些奇异特性在微波段的应用必将让传统微波器件性能的改善产生颠覆性的效果。然而,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在传统微波平面电路中的实际应用尚存许多限制需要进一步解决。因此,本论文基于几种经典微波平面传输线的应用场景,包括双导体结构的共面波导和微带线以及基片集成波导,开展了对人工表面等离激元高效激励和传输调控的研究,旨在解决传统单导体结构在微波平面电路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并实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多样化的传输特性调控,促进其在微波新型功能器件中的发展。提出并研究了基于微波平面传输线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实现了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基模以及高阶模式的有效激励。同时,还研究了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传输调控方法,并分别实现了单频带、双频带及宽带的带阻传输调控和宽带的带通传输调控。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通过研究双导体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基模激励的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共面波导的双导体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揭示了单元所支持模式的色散特性并提取了单元阻抗。设计了与共面波导的平滑过渡结构,对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特性进行了仿真优化与实验测试,显着提高了工作频带低端的传输效率(实测的反射系数在低于7.2GHz的频带内低于-10dB),验证了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基模的高效激励机制。(2)考虑到双导体人工表面等离激元采用高阶模式的激励,提出了两种基于微波平面传输线(共面波导和微带线)的双导体互补凹槽单元,并设计了与传统微波平面电路无缝连接的过渡结构,分析了单元所支持的高阶模式的色散特性。通过仿真优化和实验测试,验证了人工表面等离激元高阶模式的高效宽带激励,高阶模式工作带宽分别从单导体单元的1.52GHz和2.85GHz提高到了11.75GHz和11.94GHz,反射系数在工作频带内均基本低于-10dB。(3)为了实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带阻传输调控,通过加载开环谐振器的方式对基于共面波导的双导体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进行改进。分析了单元所支持模式的色散特性并提取了单元的阻抗曲线,揭示了开环谐振器开口朝向和分布位置对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阻带的影响。通过仿真优化和实验测试,验证了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单频带、双频带和宽带的带阻传输特性,实测的传输系数优于-10dB的频带分别为5.72GHz到5.83GHz(单频带)、4.59GHz到4.65GHz与5.74GHz到5.82GHz(双频带)和6.67GHz到8.47GHz(宽带)。(4)通过改进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色散特性,研究了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带通传输调控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开孔基片集成波导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利用S参数提取和模式分析方法分析了单元所支持模式的色散特性。实现了由微带线的高效激励,仿真优化和实验测试结果共同验证了对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带通传输调控,实测的相对带宽高达93.9%(4.51GHz到12.5GHz),带内反射系数基本优于-10dB。(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3-01)

张铭[4](2019)在《无条件稳定FDTD在微波传输线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电磁学方法近年来在电磁领域得到充分的重视,而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FDTD),作为一种高效,精准的数值方法,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在高频高速的现代化电磁环境下,利用FDTD方法可以快速计算模拟宽频带响应的电磁特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传统显式时域有限差分格式存在稳定性条件,时间步长的选取将受到空间网格大小的限制,这使得在计算高频、微波、细小结构等问题上将需要大量的迭代次数和计算资源,增加了计算时间。本论文针对这一问题,使用具有较高稳定性隐式差分算法,研究了横电磁波传输线和横电、横磁模式波导的传输特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讨论了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网格划分方法、共形技术和具体计算流程;推导了FDTD方法的稳定性条件,证明分析了显式差分格式和隐式差分格式在稳定性上存在的差异。2.针对高频情况下,传统电路分析原理将不再适用的情况,引入传输线方程对横电磁波模式的传输线模型进行分析;给出了FDTD对传输线方程差分近似的方法和阻抗匹配边界条件的迭代方程。为了解决显式差分存在的稳定性限制,提出一种传输线方程隐式差分格式算法,并给出了求解隐式差分格式中特有的对角矩阵方程的快速求解方法。适当的选取时间步长来达到减少计算时间的效果,并给出了仿真的对比实验。3.在频率更高的情况下应当使用传输容量更大的波导来进行电磁波传输。针对波导横向分布形成驻波,造成的导行波截止特性,使用二维FDTD方案分别计算横电波与横磁波模式的横向传播特性;为解决二维FDTD显式差分的稳定性限制,本文深入研究了交替隐式差分和局部一维差分格式的无条件稳定计算方法,可以快速的计算出波导多个模式波的截止频率,仿真结果实现了二维FDTD的无条件稳定。本论文通过深入研究隐式差分格式及其衍生方法,使得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两类微波传输线上的计算与应用实现了无条件稳定,并通过仿真实例来证明隐式差分格式算法的无条件稳定。(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9-01-01)

鲁合德,朱峰,刘庆想,李鑫[5](2018)在《基于微波网络参数的非均匀传输线终端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电磁场对有损大地非均匀传输线终端响应的影响,以传输线模型为基础,应用微波网络参数转移矩阵推导了平面波入射条件下有损大地上突变型非均匀传输线终端响应公式。利用该公式可精确计算突变型非均匀传输线的终端响应大小。为了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对有损大地上接有转换器的突变型非均匀传输线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分别对不同电导率有损大地的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不同电导率对终端感应电流的影响相差小于3dB。最后结合实际选取大地电导率的典型值0.01S/m对该非均匀传输线结构终端电流响应进行了实测。实测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因此该微波网络转移矩阵方法特别适合对突变型非均匀传输线场线耦合终端响应的求解计算。(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段喜东,殷军,姚廷明,张治海[6](2018)在《微波电路板接地共面波导传输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接地共面波导是微波电路板中最常用的传输线之一,本文先介绍了接地共面波导传输线的构成、具有的优点、传输特性等内容,接着本文通过对多组接地共面波导传输线的测试和分析,在考虑到带线边缘和接地面间距变化的情况下,研究接地共面波导传输线的两侧接地过孔的间距对信号传输影响。在测试过程中,采用TRL校准来消除射频转接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8-05-06)

郭晓东[7](2018)在《宽频带常用微波传输线间转接结构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集成电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微波集成电路作为集成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小型化、高集成度已经成为微波电路的发展趋势。不同的传输线有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微波集成电路中就会存在着有不同种类的微波传输线。由于集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叁维集成技术越来越普遍。微波信号的传输已经不仅仅限于同一平面的传输,信号有时候会在多层电路之间进行传输。那么研究如何实现不同种类微波传输线之间的过渡、如何实现不同层微波信号间的传输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的工作:首先,分析了本文中用到的四种常用微波传输线(微带线、共面波导、同轴线、矩形波导)的传输性质和关键参数,传输线电路理论和几种常用的阻抗变换方法,为过渡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初始模型参考。其次,研究了共面波导到微带线的几种常用结构,分析了部分过渡结构的传输原理,并且设计了一种耦合型的渐近线过渡结构,在叁维仿真软件中建模优化后,得到的结果在8~12GHz频带内,︱S_(22)︱<-26.4dB,︱S_(11)︱<-26.4dB,︱S_(21)︱>-0.02dB。随后又对几种矩形波导到微带线的过渡结构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设计了一种E面微带探针型过渡结构,在叁维仿真软件中进行了建模优化,优化后的仿真结果显示24.5~36GHz频带范围内,︱S_(21)︱>-0.2dB,︱S_(11)︱<-15dB。两种仿真模型结构均可以满足一般实际工程需要。最后,介绍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微带线-微带线垂直过渡结构。基于金属化通孔的类型,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微带线-微带线垂直过渡结构。在上下两层微带线上分别采用了两级匹配结做匹配。在微带线和绝缘子连接的金属化通孔处,对空气腔尺寸和数量进行了优化,来起到匹配作用。考虑到现行的加工精度和成本,加工出实物的尺寸是对仿真模型中的尺寸做出了折中更改。实物测试结果表明在0.5~38GHz的频带范围内︱S_(21)︱>-2.7dB(含两个K-2.92mm接头及微带传输线损耗),︱S_(11)︱<-9dB。该结构具有频带宽、性能稳定、易于批次加工、重复性好等优点,为不同层的微带线垂直过渡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性结构方案。(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尹骏刚,万康,谭阳红[8](2018)在《微波传输线双倒L型等效电路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在经典的非对称倒F型和对称T型、Π型等效电路模型基础之上,建立了非对称双倒L型等效电路,并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推导出相同的传输线方程。本文对于微波传输线内容的开放式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有利于学习者对于传输线的各种建模方法进行充分的讨论,加深其对于传输线方程推导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来源于《电气电子教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孙发坤[9](2018)在《基于微波传输线的过渡结构和器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波电路的飞速发展,不同的传输线间相互结合运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微带线作为当今的主流传输线,经常与其他平面传输线相结合运用。而其中微带线-槽线的过渡最为常见。微带线-槽线相结合构成的微波元器件如滤波器、功率分配器、定向耦合器等性能优越,易于与其他微波元器件集成。首先,介绍微带线、耦合微带线和槽线的基础理论。其次,设计一款小型化耦合微带线定向耦合器。与传统平行耦合微带线定向耦合器不同之处在于,耦合处采用两段半圆弧,且耦合处的两段半圆弧半径不相等。该定向耦合器采用在隔离端口处添加微带线开路枝节来改善定向耦合器的方向性和隔离度,并通过HFSS软件仿真证实耦合器性能良好,表明这种设计方法可行。第叁,改进一种微带线-槽线过渡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成功设计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微带-槽线过渡结构。改进的背靠背微带线-槽线过渡结构采用交叉指型槽线代替传统结构的直线槽线,并用圆环形、花瓣型短路终端代替扇形短路终端。介质层的顶层是两条开路终端为扇形的微带线,底层是走向与微带线垂直的交叉指型槽线。当微带线开路终端扇形角度、槽线圆环短路终端宽度(槽线花瓣型短半轴)变化时,槽线选取直线型或者交叉指型时,利用HFSS软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过渡结构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过渡结构的驻波比和S参数比传统结构更优。在花瓣型背靠背微带线-槽线过渡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双频带陷波特性的过渡结构。顶层采用4段切比雪夫阻抗变换与50?微带线进行匹配,并在其带条上刻蚀U形缝隙来实现陷波特性。通过改变槽缝的长度可以使陷波频段实现偏移。陷波特性结构的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表明该结构设计的正确性。该陷波特性过渡结构可以应用在5G通信系统中。最后,设计一种基于微带-槽线过渡结构的功率分配器。该功率分配器采用微带-槽线过渡结构和槽线-微带过渡结构来实现信号功率的传输与分配;在槽线-微带过渡结构处,相对于槽线对称且与微带输出端口相连的两扇形微带径向线起到隔离阻抗的作用。通过HFSS软件仿真可以得知该功率分配器提高了输出端口的隔离度。(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期刊2018-01-01)

曾会勇,俞忠武[10](2017)在《左右手传输线在微波移相器中的应用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左右手传输线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已在微波技术领域深入展开,特别是在天馈线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根据左右手传输线的宽带移相特性,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基于左右手传输线的微波移相器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两种实现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比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7-10-16)

微波传输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波加热技术及其应用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应用研究最活跃的内容之一,目的是为了实现从微波能向热能的有效转化。微波加热技术及其应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腔体谐振原理和辐射原理,腔体谐振式应用主要是在金属腔体内,将微波能转化为热能,利用该种形式微波腔体产品化的微波炉及大型应用设备使用最为广泛。最近的课题研究方向基本上是在对腔体谐振理论应用基础上的性能提升与改善,鲜有创新突破性的研究。本文对国内外微波加热相关方面的文献进行了调研,针对微波加热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和创新的内容如下:一、提出基于高损耗传输线的微波加热研究概念。首先分析了微波电路设计中各种常见类型传输线的结构与组成,其次选择适合应用于微波加热的悬置微带线并对其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再根据悬置微带线的结构提出了复合介质悬置微带线,并将该结构作为设计原型应用于微波加热设计中。二、为验证复合介质悬置微带线用于微波加热中的可行性,仿真并设计了开路、短路两种传输线结构,且针对每种结构进行了实物加工与实验,给出了每种结构的加热效果图,验证了复合传输线用于微波加热的可行性。在验证可行性的基础上,为扩大加热区域,设计了开路弯折复合介质传输线模型,并对开路弯折结构模型进行了加工与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在保证S参数吻合的基础上,扩大了加热区域,和所设计的模型预期结果一致。叁、根据指标需求,应用高损耗传输线理论设计出弯折传输线模型。在保证馈电端口到模型的S参数与保证效率的基础上,扩大了加热区域,对设计的模型进行实物加工。并对系统所需的金属屏蔽腔尺寸对加热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腔体尺寸对系统S参数以及介质的能量利用率的影响,最终给出了设计模型以及加工实物图。四、金属屏蔽腔,传输线加热结构结合系统所需的功放源,共同组成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从功放源到加热系统,其效率高达84.15%,验证了所提出的高损耗传输线应用于微波加热的可行性。最后对介质形状对加热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波传输线论文参考文献

[1].贾小翠,林先其,刘东屹.基于有耗传输线微波加热结构的设计方法[C].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9

[2].贾小翠.基于高损耗传输线的微波加热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3].张大维.基于微波平面传输线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调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4].张铭.无条件稳定FDTD在微波传输线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

[5].鲁合德,朱峰,刘庆想,李鑫.基于微波网络参数的非均匀传输线终端响应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8

[6].段喜东,殷军,姚廷明,张治海.微波电路板接地共面波导传输线研究[C].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8

[7].郭晓东.宽频带常用微波传输线间转接结构的研究与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8

[8].尹骏刚,万康,谭阳红.微波传输线双倒L型等效电路的分析[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8

[9].孙发坤.基于微波传输线的过渡结构和器件设计[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

[10].曾会勇,俞忠武.左右手传输线在微波移相器中的应用现状[C].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2017

标签:;  ;  ;  

微波传输线论文-贾小翠,林先其,刘东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