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模式下协同软件数据处理的分析与研究

P2P模式下协同软件数据处理的分析与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P2P模式下的协同软件关于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P2P含义、体系结构及其应用的发展与分类,对P2P网络结构与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C/S网络结构进行对比。然后分析协同应用的背景知识,并讨论了目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协同软件(IBM Lotus Notes/Domino,Sun ONE,Microsoft Exchange,Oracle应用协同套件,点击科技“竞开协同之星”),重点分析Groove模型的相关内容。进而针对协同平台软件GK-Star模型协作区模块的基本框架、基本流程、关键技术、数据处理和其核心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并根据模型存在的问题(如数据错序或者丢失、数据冲突等),具体从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两个方面改进系统性能。在数据传输方面,改变了原来单纯使用推数据的传输方式,增加拉数据的方式,大数据不再及时的扩散更新,同时初始化包中也不再加入大数据,数据传输量大大减少。对于协作区不同的更新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传输,以提高效率。在数据存储方面,将原来分层存储数据的模式加以改变,建立独立高效的数据中心。协作区数据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数据中心不属于协作区模型中的任意一层,独立为协作区提供数据存取,这样减少了相同数据的重复存储,用户的磁盘空间占用量大大减少。最后从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两个方面给出了改进的具体方案,并经过测试证明,在实施拉数据方案后,减少了传输空间占用和网络带宽占用,协作区的传输效率大大提高;实施数据中心的方案后,协作区减少了相同数据的重复存储,用户本地的磁盘空间占用量大大减少。通过改进,使数据层、同步层更新数据占用大量系统资源,而导致应用层对用户操作反应迟缓的现象得到好转,从而实现了协作区整体性能的明显改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P2P相关理论
  • 1.1 P2P的定义
  • 1.2 P2P与C/S结构的比较
  • 1.3 P2P体系结构
  • 1.4 P2P应用的发展与分类
  • 1.5 小结
  • 第2章 协同应用
  • 2.1 协同的定义
  • 2.2 协同应用侧重的方面
  • 2.3 协同软件
  • 2.4 协同软件的发展
  • 2.5 小结
  • 第3章 协同平台软件 GK-STAR 模型
  • 3.1 协作区的基本框架
  • 3.2 协作区的基本流程
  • 3.3 协作区的关键技术
  • 3.4 协作区的数据处理
  • 3.5 协作区的核心问题
  • 3.6 小结
  • 第4章 数据处理的改进研究
  • 4.1 数据传输方式的研究
  • 4.2 数据存储方式的研究
  • 4.3 小结
  • 第5章 数据处理改进的实现
  • 5.1 Epidemic算法
  • 5.2 简单 Epidemic 模型
  • 5.3 数据传输方式的改进实现
  • 5.4 数据存储方式的改进实现
  • 5.5 测试报告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办公协同软件发展三大趋势及应用建议[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20(03)
    • [2].协同软件工程工具评价模型研究[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1(11)
    • [3].协同软件中的工具软件[J]. 软件工程师 2010(09)
    • [4].协同软件中的在场状态探测与识别[J]. 软件工程师 2010(11)
    • [5].2008年中国协同软件市场回顾与展望[J]. 电子商务 2009(02)
    • [6].2009办公协同软件趋势展望[J]. 电子商务 2009(06)
    • [7].协同软件的优势及实施选型建议[J]. 信息系统工程 2009(10)
    • [8].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J]. 软件工程师 2009(12)
    • [9].中国协同软件市场发展的推动和阻碍因素[J]. 软件世界 2009(09)
    • [10].协同软件集中在东西方管理的共同点上[J]. IT时代周刊 2008(Z1)
    • [11].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协同软件?[J]. 中国高新区 2008(02)
    • [12].中国办公协同软件市场分析与展望[J]. 电子商务 2008(08)
    • [13].协同软件:明天会更好[J]. 电子商务 2008(01)
    • [14].协同软件及其平台化[J]. 信息系统工程 2009(02)
    • [15].协同软件的巨大市场机遇[J]. 软件工程师 2009(11)
    • [16].协同软件的思想精髓[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9(24)
    • [17].新一代协同时代已经来临[J]. 软件世界 2009(09)
    • [18].协同软件的思想精髓[J]. 软件世界 2009(05)
    • [19].走出协同软件新路[J]. 软件世界 2009(01)
    • [20].基于协同软件开发的可视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9)
    • [21].即时通讯:协同软件纠结着的过去和未来[J]. 软件工程师 2010(Z1)
    • [22].协同软件价值剖析[J]. 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 2009(04)
    • [23].协同软件应用的春天还未到来[J]. 信息化建设 2009(12)
    • [24].SOA让协同OA走向大量定制[J]. 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 2008(02)
    • [25].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产品[J]. 程序员 2010(08)
    • [26].协同软件应对信息化挑战[J]. 数码世界 2008(03)
    • [27].中小企业该用性价比高的OA软件[J]. IT时代周刊 2008(08)
    • [28].基于计量检定校准协同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 工业计量 2013(02)
    • [29].协同软件技术在煤矿隐患排查系统中的应用[J]. 煤炭工程 2010(05)
    • [30].协同OA的必由之路:从核心到专业[J]. 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 2009(06)

    标签:;  ;  ;  ;  

    P2P模式下协同软件数据处理的分析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