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万里家国论文-王亮

风雪万里家国论文-王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风雪万里家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杜兆植,《风雪·,万里·,家国》,交响诗,渥巴锡

风雪万里家国论文文献综述

王亮[1](2012)在《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音乐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风雪·万里·家国》是我国着名作曲家,同时也是着名音乐教育家杜兆植先生用交响诗形式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杜兆植先生家学渊源深厚,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之后一直扎根于内蒙古自治区,经历了长期的牧区生活,和蒙古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也让他获得了最鲜活的蒙古族传统音乐素材,在研究蒙古传统音乐的同时,也学会了蒙语,这更加深了他对蒙古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杜先生在创作的同时还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区内高等专业院校任课,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了大量音乐专业人才。这部作品是杜先生众多优秀作品之一,创作于2000年,作品以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的历史为背景,以民歌为主题,运用蒙古族音乐的语汇,将交响诗这个西方音乐的体裁与蒙古族传统音乐极好地融合为一体。这部作品是作曲家创作生涯较晚期的产生的,作曲技法的运用已经相当娴熟,对作品结构的控制与把握已经达到很高的高度,对音乐主题材料的发展与变形等手法也已经驾轻就熟,对于民歌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实践,可以说这部交响诗是作曲家相对成熟的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本文以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为研究对象,对其音乐形态进行分析,主体为两个部分:第一章:创作背景,主要介绍交响诗的一些特点以及渥巴锡与土尔扈特部回归。第二章:音乐本体分析,从作品曲式结构、主题、和声、复调以及配器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8)

郝玉莲[2](2011)在《论交响诗《风雪 万里 家国》的音乐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是我国着名作曲家、音乐家杜兆植根据蒙古族的历史故事《东归转》的历史素材创作而成,蒙古族英雄渥巴锡和土尔扈特部的人民不甘忍受沙皇的压迫而带领土尔扈特人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作曲家以“渥巴锡颂”为主题核心,生动形象展示了渥巴锡领导人民脱离了俄罗斯的羁绊。作曲家将蒙古族独特的音乐语汇与西方管弦乐的作曲技法进行有机的结合,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主体共分为:绪论,介绍作曲家创作此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一章杜兆植简介,介绍作曲家的艺术人生与蒙古族人民的情结。其中主要介绍了杜兆植的成长经历,音乐作品及学术成就。第二章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的音乐本体特征。本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音乐主题与调性布局。第二部分是作品的曲式结构。第叁部分是和声、复调、配器手法分析。第叁章结论:在本章中,笔者根据对杜兆植的《风雪万里家国》的研究分析,总结其交响诗的创作特点,对于我们运用民族音乐语汇来丰富多声部音乐文化,更加真实准确的继承、传播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黄泽盛[3](2009)在《和谐交响——杜兆植先生的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杜兆植先生的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在旋律、和声与转调手法、节奏与节拍、配器等方面,体现出中国当代作曲家在西方音乐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融合方面所作的有益尝试。(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09年18期)

黄泽盛[4](2007)在《论杜兆植的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一文中研究指出杜兆植先生是我国着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之后主动放弃中央音乐研究所的工作,扎根于内蒙古边疆地区。在长期的牧区生活中,杜先生不仅研究了大量的蒙古族民间音乐,还学会了蒙语,并亲身感受到了蒙族音乐中独特的音乐语言及丰富的精神内涵。在从事音乐创作工作的同时,他先后在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音乐教育工作,为祖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人才。《风雪·万里·家国》是作曲家于2000年创作的一部优秀的交响诗。作曲家以民歌“渥巴锡颂”为主题原型,将蒙古族的历史与独特的民间音乐语汇相结合,产生了这部《风雪·万里·家国》。目前国内对于此作品的研究还无前例。本文以杜兆植先生的交响诗代表《风雪·万里·家国》为研究对象,主体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杜兆植先生生平与音乐创作简述。记述作曲家所生活的年代,其中包括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叙述作曲家的成长与创作经历,其中包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音乐创作理念等。第二章《风雪·万里·家国》的创作过程。主要介绍蒙族历史“渥巴锡起义”,并记录作曲家在蒙古族史实基础之上的音乐创作过程和融会其中的精神理念。第叁章《风雪·万里·家国》的音乐本体分析。这一部分既包括对曲式结构、主题因素等方面的音乐本体分析,也包括对作品艺术特色的总结。第四章《风雪·万里·家国》的精神内涵与风格特征。主要剖析《风雪·万里·家国》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总结《风雪·万里·家国》所反映出的作曲家创作上的整体音乐风格和美学倾向。(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7-04-01)

风雪万里家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是我国着名作曲家、音乐家杜兆植根据蒙古族的历史故事《东归转》的历史素材创作而成,蒙古族英雄渥巴锡和土尔扈特部的人民不甘忍受沙皇的压迫而带领土尔扈特人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作曲家以“渥巴锡颂”为主题核心,生动形象展示了渥巴锡领导人民脱离了俄罗斯的羁绊。作曲家将蒙古族独特的音乐语汇与西方管弦乐的作曲技法进行有机的结合,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主体共分为:绪论,介绍作曲家创作此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一章杜兆植简介,介绍作曲家的艺术人生与蒙古族人民的情结。其中主要介绍了杜兆植的成长经历,音乐作品及学术成就。第二章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的音乐本体特征。本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音乐主题与调性布局。第二部分是作品的曲式结构。第叁部分是和声、复调、配器手法分析。第叁章结论:在本章中,笔者根据对杜兆植的《风雪万里家国》的研究分析,总结其交响诗的创作特点,对于我们运用民族音乐语汇来丰富多声部音乐文化,更加真实准确的继承、传播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雪万里家国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亮.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音乐形态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郝玉莲.论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的音乐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黄泽盛.和谐交响——杜兆植先生的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赏析[J].电影评介.2009

[4].黄泽盛.论杜兆植的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D].厦门大学.2007

标签:;  ;  ;  ;  ;  ;  

风雪万里家国论文-王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