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伟/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件只中心小学——
〔摘要〕语文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总结几年来的教研成果,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创新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性教育改革的焦点,这也是我国当今的人才教育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而语文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总结几年来的教研成果,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创新观念,为实施创新教育打好基础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在创新教育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探索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去体验创新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备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创新主要表现为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博专结合的综合型高素质的语文教师,这样才能在实施创新教育的时候随机应变、得心应手。其三,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创新能力。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四,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创新人格特征。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不守旧、不从众、不随波逐流的创新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开拓创新意识。
二、积极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积极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救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才能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的教学作风必须民主,课堂氛围要相对宽松自由。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这样,学生在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中酿造出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就会撞击出创新的火花来。那么,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呢?首先,教师的表情和对学生的态度尤为重要。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教师,平易近人地跟学生交流,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气氛怎会不轻松呢?其次,课堂教学要多用一些商量的语气和鼓励性的语言。教师的课堂用语,直接体现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商量的语气和鼓励性语言,可起到激励的作用,它促使学生、帮助学生,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和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其三,课堂适当增添一点童趣。教师可用童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中轻松愉快的学习,让学生消除窘态,走出困境,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三、创新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形式。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所在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是丰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践做到七个让特征让学生观察规律让学生发现学具让学生操作道理让学生讲述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摸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学习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题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有的可能有价值有的可能很离奇甚至可笑但学生敢于提出说明他们是积极参与思维的。教师要适机予以鼓励。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要使学生自信学习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评价。
四、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大约有300篇课文,每篇课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有充满了创造精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含蕴着丰富的创造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语文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它只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创新教育的条件,而不能代替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一座创造的宝库,它可以用来发展人的创造力,也可以用来堵塞人的创造力;运用之功,全在教师我们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教育意识,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凭借教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