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病,正常人群发病率约3%6%,尤其是女性,颅内动脉瘤可能会破裂,破裂的动脉瘤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和颅内血肿等病变。这些患者的死亡率比较高,迅速诊断和评价颅内动脉瘤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颅内动脉瘤夹闭或栓塞术后可能会有动脉瘤的残留或复发。目前数字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仍是颅内动脉瘤诊断和随访的“金标准”,然而,文献报导全脑血管的DSA检查约有1%的一般并发症和0.5%的永久神经并发症,并且,DSA是一种创伤性、费时的、费用相对高的检查,并且由于操作时间长,DSA检查过程中伴有较高的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可能性。所以,找到一种准确微创的影像学检查诊断和随访颅内动脉瘤是非常有意义的。另外,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SAH患者的预后经常不佳,许多颅内动脉瘤患者死于再出血,而合适的治疗可以大大减少动脉瘤的再出血。因此,迅速治疗颅内动脉瘤也是非常重要的。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和MR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 MRA)是常用的微创性脑血管检查方法,通过重建可以在任何角度观察血管病变。关于4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与DSA对照研究的文献较多,文献报导4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81%-100%和准确性79%-94.9%。并且,4层螺旋CTA对于<5mm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仍存在一定限度。随着16层螺旋CT推广应用,16层螺旋CTA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6层CT有更高的空间分辩率,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的扫描。本研究目的是通过与DSA和外科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评价16层螺旋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以及CTA和MR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和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 471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全部行CTA和DSA检查。16层螺旋CTA的层厚0.75mm、重建间隔0.4mm,延迟时间的确定采用bolustracking技术。所有CTA及DSA图像由两位神经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分析评价,他们运用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法及容积再现技术评价有无动脉瘤,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形态、方向、瘤颈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DSA和外科手术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16层螺旋CTA和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2) 329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部行CTA和DSA检查。运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评价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动脉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根据16层螺旋CTA结果选择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治疗;(3) 48例(51个)被夹闭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后处理技术评价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以及夹闭术后的残留和载瘤动脉的开放;(4) 65例接受可解脱弹簧圈治疗的患者在栓塞术后3至12个月行DSA和1.5T MRA检查。MRA图像评价有无动脉瘤的残留,DSA作为参考标准。结果(1)结合CTA、DSA和术中所见,在471例患者中的244例患者中发现267个动脉瘤。8个动脉瘤CTA假阴性,4个动脉瘤CTA假阳性,10个动脉瘤DSA假阴性,2个动脉瘤DSA假阳性。16层螺旋CTA诊断所有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7.0%、98.3%和97.6%,阳性和阴性预测率分别是98.5%和96.6%。DSA诊断所有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6.2%、99.1%和97.6%,阳性和阴性预测率分别是99.2%和95.7%。16层螺旋CTA对于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与DSA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6层螺旋CTA三维图像可以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与周围血管及颅骨结构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2) 329例中的181例患者发现202个颅内动脉瘤。4个动脉瘤CTA漏诊,而DSA检查过程中7个动脉瘤未能清楚显示。16层螺旋CTA诊断所有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8.0%、98.0%和98.0%。通过CTA评价认为115个动脉瘤适合行血管内治疗,结果112个动脉瘤成功栓塞;(3) 37个动脉瘤呈囊状、9个动脉瘤呈不规则形和5个动脉瘤呈梭形。动脉瘤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中动脉(31%),其次是后交通动脉(29%)。全部动脉瘤平均直径为6.9mm、瘤体平均大小为5.5mm、瘤颈平均大小为3.4mm。49个动脉瘤需要1个钛夹夹闭,2个动脉瘤需要2个钛夹夹闭。16层螺旋CTA检出3个夹闭动脉瘤有残留,靠近钛夹的全部载瘤动脉可以被准确评价;(4) MRA评价动脉瘤残留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 (95%可信区间(CI): 51.9–95.7%),100% (97.5% CI: 93.5–100%)和95.7% (95% CI: 88.0–99.1%)。阳性和阴性预测率为100%和94.8%。DSA与MRA的评价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16层螺旋CTA对于颅内动脉瘤检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它在颅内动脉瘤的筛选、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方面可以替代常规DSA检查。常规DSA不应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唯一“金标准”;(2) 16层螺旋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有很高的准确性,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指导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3) 16层螺旋CTA为诊断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前和术后的改变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动脉瘤夹闭术前后的首选影像检查。当16层螺旋CTA图像能够提供外科手术所需要的信息时,诊断性DSA检查可以避免;(4) 1.5T MRA是一种准确无创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16 层螺旋CT 血管成像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与DSA对比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前和术后评价中的应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颅内动脉瘤可解脱弹簧圈治疗术后随访MRA与DSA的对比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Application of 16-row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 Abstract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Results
  • Discussion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颅内动脉瘤的临床CT诊断[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24)
    • [2].动脉瘤术后如何进行护理[J]. 保健文汇 2019(07)
    • [3].血管腔内治疗内脏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0(04)
    • [4].颅内多发动脉瘤责任动脉瘤误判1例[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11)
    • [5].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21)
    • [6].后循环多发性动脉瘤1例报告[J]. 山东医药 2009(42)
    • [7].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J]. 海南医学 2020(04)
    • [8].3D-CTA在破裂动脉瘤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价值[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8(12)
    • [9].颅内血泡样动脉瘤有关问题商榷[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05)
    • [10].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诊疗策略[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03)
    • [11].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1(08)
    • [12].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动脉瘤(附24例分析)[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9(12)
    • [13].成功抢救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1例[J]. 创伤外科杂志 2008(02)
    • [14].动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05)
    • [15].血管内补丁技术在血泡样动脉瘤中的运用[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09)
    • [16].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单中心10年经验[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6(10)
    • [17].手术治疗颅内双侧多发动脉瘤[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08)
    • [18].介入治疗鞍内动脉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临床分析[J]. 医学与哲学(B) 2016(04)
    • [19].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6(15)
    • [20].一侧开颅夹闭双侧多发动脉瘤[J]. 江西医药 2014(12)
    • [21].高海拔地区颅内血泡样动脉瘤的影像及临床特征分析[J]. 西藏科技 2020(10)
    • [22].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急诊血管内治疗分析[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03)
    • [23].动脉瘤大小对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06)
    • [24].非动脉瘤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析[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04)
    • [25].多发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误诊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13)
    • [26].内脏动脉瘤腔内治疗研究进展[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3)
    • [27].内脏动脉瘤22例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18(03)
    • [28].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垂体激素变化的临床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20)
    • [29].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 2014(11)
    • [30].早期血管内治疗动脉瘤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 2014(19)

    标签:;  ;  ;  ;  ;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