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砂体成因类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层序地层,井震结合,地层对比,成因分析
砂体成因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蔡东梅,姜岩,宋保全,王端阳,刘朋坤[1](2019)在《喇萨杏油田不同类型砂体井震结合成因层序地层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多物源、沉积旋回影响,建立精准、合理的油田级精细等时地层格架难度较大。针对小层等时地层对比难以在平面上连续追踪的缺点,提出了井震结合成因层序地层对比方法。以大庆长垣北部萨尔图油层为例,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从层序地层发育成因模式分析入手,采用"地震同相轴引导标志层空间展布趋势,井分层精准刻画各层面空间位置"的方法,建立了萨尔图油层Ⅱ油层组(SⅡ)沉积单元级精准等时地层格架。研究发现,萨尔图油层Ⅱ油层组9小层(SⅡ9)为一套较为稳定的区域性隔层,尤其在喇萨杏油田(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田、杏树岗油田),将1~9小层(SⅡ1~9)与10~16小层(SⅡ10~16)分隔成2套不同的储层结构体系。(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王玥,郭彦如,张延玲,刘俊榜,田鸣威[2](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层序格架下的砂体成因类型、构型及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沉积时期陆生植物繁盛,为天然气的生成提供了充足的气源,油气的富集受控于岩性和岩相,因此深入探讨山西组砂体构型和砂体展布规律十分必要。为加快天然气的勘探步伐,以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野外露头剖面、钻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山西组四级层序格架下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特征、构型及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山西组可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砂体类型以辫状河叁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辫状河叁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不同类型的河道砂体具有南北成带、东西分割的特征;砂体构型有垂向迭置型、垂向切迭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四级层序PSQ3~1(相当于山2~3段和山2~2段下部)、PSQ3~2(相当于山2~2段上部)和PSQ4~1(相当于山1~2段)均是天然气勘探的主力层系;大保当、余兴庄、龙镇地区均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地区。该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及其类似地区层序地层划分、砂体展布规律研究及有利区带优选等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8年03期)
任双坡,姚光庆,毛文静[3](2016)在《叁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薄层单砂体成因类型及其迭置模式——以古城油田泌浅10区核叁段Ⅳ-Ⅵ油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泌阳凹陷古城油田泌浅10区核叁段广泛发育叁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薄层砂体。在储层精细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岩芯、密井网测井等资料,对古城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进行了精细刻画,建立了单砂体规模定量预测模型。依据河道规模将古城水下分流河道分为Ⅰ型、Ⅱ型、Ⅲ型河道3类。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短期基准面旋回原理,对研究层段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面低幅上升且A/S<<1时,形成削截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A/S<1(接近1)时,形成完整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识别出单一河道砂体的迭置类型主要包括垂向迭置、侧向迭置、垂向相切、侧向相切、垂向分隔5种垂向迭置模式以及间湾相隔式、水平搭接式、侧向切迭式3种平面接触样式,并总结了各自的测井相识别标志。(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韩雪芳,黄保纲,李超,陈晖,颜冠山[4](2016)在《辽中凹陷X油田东营组砂体成因类型及挖潜目标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辽中凹陷X油田东营组为一套砂岩相对发育的正常叁角洲沉积。以岩心、地震、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岩心相和测井相研究,确定了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和席状砂为油田主要砂体成因类型;探讨了砂体成因类型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确定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为有利成因砂体。根据对主体区东二下段Ⅱ油组主力含油层段进行挖潜目标的研究,建议调整井部署在离物源相对较近的、以河口坝沉积为主的有利储集相带。(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王珍[5](2016)在《塔河S75-AT10井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是塔河油田碎屑岩领域“拓展上古”最具潜力的层系。近些年随着AT10、S1072、HY1等井石炭系高产油气流的获得,实现了塔河油田盐上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由点到面的突破。由于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埋藏深度大、砂体薄、横向变化快,导致砂体预测难度大。因此,研究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体成因类型及空间展布特征是该区石炭系下一步油气勘探及井位部署的关键。本文以前人建立的石炭系卡拉沙依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为基础,通过岩心、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明确了研究区沉积相类型。然后在地震沉积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指导下,利用地层切片对研究区卡拉沙依组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和时空演化进行研究,明确沉积相发育与分布。在沉积相研究基础上,通过对重点井岩心、测井、地震叁方面的资料对成因砂体类型进行详细描述,最后通过分析不同沉积微相砂体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纵向旋回特征、在体系域位置及在不同体系域内砂体的展布情况,明确有利储集砂体展布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为叁角洲-潮坪交互沉积。砂体成因类型主要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砂坪及潮汐改造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分流河道砂体发育于各叁级层序的高位域,SQ1时期主要分布于在北部及南西地区,SQ2和SQ3时期只分布在北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于每个叁级层序的高位域和海侵域内,SQ1高位域至SQ2海侵域时期分布在北部及南西地区,SQ2高位域至SQ3高位域时期分布在叁角洲前缘推进的中北部地区;潮汐改造型分流河道主要分布于SQ2海侵体系域,主要位于河流和潮汐共同作用的混控带内。(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6-05-01)
惠潇,楚美娟[6](2016)在《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长9油层组2种砂体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是国内大型内陆坳陷盆地,在延长组富集大量的原油。近年来,随着勘探的深入,在盆地中部的长9油层组发现大量的工业油流,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是油藏分布东西向差异较大。通过对西部和东部2种储层的矿物成分、沉积相类型及砂体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证明研究区存在2种不同结构的砂体类型:西部砂体单层厚度大,纵向多层迭加,顺物源方向连续性较好,东部砂体单层厚度薄,纵向泥质夹层发育,顺物源方向连续性较差,砂体分布相对孤立。并对2种砂体类型的成因环境进行了分析:西部砂体主要发育在盆地西部的辫状河叁角洲沉积体系,在近物源、高能量、物源供给充足的条件下,河流入湖后河道的能量大于湖水的顶托作用,河道继续向前延伸,形成条带状的厚层垂向迭置砂体;东部砂体主要发育在盆地东北曲流河叁角洲沉积体系,是在坡缓水浅、远物源、低能量的缓慢沉积条件下,湖水能量和河道入湖能量彼此强弱交替,形成了单层厚度薄且不连续的砂体。(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李伟才,樊中海,杨晓培,王雨辰,马奎祥[7](2015)在《春光油田古近系砂体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春光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由于其砂体厚度薄、成因类型多样,导致储层预测难度加大。综合利用叁维地震、测井、岩心及分析测试资料,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建立了春光油田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并对其砂体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划分,从岩性特征、沉积厚度及分布特征等方面总结了各类砂体的识别标志,又从水体深度、物源供给、水动力条件及地层发育样式等4个方面,探讨了砂体类型及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并建立了春光油田古近系砂体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春光油田古近系地层以辫状河叁角洲及湖相沉积为主,发育辫状河叁角洲前缘、前叁角洲及滨浅湖亚相;砂体成因类型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前缘席状砂体和滩坝砂体。平缓的地形、丰富的物源、湖平面的频繁变化及波浪的侧向改造均是春光油田古近系砂体成因的主要控制因素。(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5年03期)
贾光华[8](2015)在《东营凹陷南坡古近系红层砂体沉积成因类型及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营凹陷南坡古近系孔一段-沙四下亚段沉积时期发育了规模巨大的红层沉积。在对钻井岩心进行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对红层砂体的沉积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红层沉积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漫湖型叁角洲和滨湖滩坝等3种沉积相类型;2沉积受间歇性洪水漫湖控制,洪水活跃期主要发育漫湖叁角洲及滩坝沉积,洪水间歇期发育冲积扇沉积,沉积相具有南北分带、继承迁移的特征。(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5年05期)
谭卓,刘志国,李运振,沈野[9](2015)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陡坡带砂体成因类型及其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构造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对涠西南凹陷陡坡带铲式、坡坪和断阶叁种构造样式背景下砂体成因类型及其演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叁种不同构造样式控制着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及不同规模的砂体沉积:1西段铲式-坡坪式断裂结构区:早期近岸水下扇,晚期扇叁角洲-滨浅湖-冲积平原砂体组合;2中段断阶式断裂结构区:早期近岸水下扇,晚期滨浅湖-扇叁角洲砂体组合;3东段铲式断裂结构区:早期近岸水下扇,晚期冲积平原-滨浅湖砂体组合。陡坡带沉积体系演化研究表明,不同体系域类型对砂体形成及分布亦有控制作用,低位体系域发育小规模河道砂体和低位扇体;高位体系域在物源丰富区域一般发育大型前积扇叁角洲,是未来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方向。(本文来源于《地质调查与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王文之,田景春,张翔,罗洋,林小兵[10](2013)在《川南界市场—黄家场地区须家河组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盆地南部界市场—黄家场地区须家河组总体为一套叁角洲→湖泊沉积,研究区内砂体十分发育,但砂体非均质性强、成因复杂。本文以3条野外剖面、12口钻井岩心观察、83张薄片鉴定以及扫描电镜和岩心物性等资料分析为基础,结合最新资料和认识,通过精细的沉积微相分析和储集砂体的剖面结构解剖,探讨川南须家河组储集矿体的成因及模式。砂体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单一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单一河口坝砂体、滨湖砂坝砂体、浅湖砂坝砂体、迭置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迭置型河口坝砂体、河口坝与水下分流河道组合类型(包括"坝上河"和"河上坝")。系统研究了形成于不同的水动力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岩性结构特征的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储集性能。基于以上研究认识,建立了研究区砂体进积式和砂体退积式2种砂体成因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最有利储层发育的位置为河道的中下部,河口坝砂体的中上部;最为有利的储集砂体为砂体进积式下形成的迭置型水下分流河道和"坝上河",也是研究区今后主要的勘探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3年02期)
砂体成因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沉积时期陆生植物繁盛,为天然气的生成提供了充足的气源,油气的富集受控于岩性和岩相,因此深入探讨山西组砂体构型和砂体展布规律十分必要。为加快天然气的勘探步伐,以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野外露头剖面、钻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山西组四级层序格架下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特征、构型及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山西组可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砂体类型以辫状河叁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辫状河叁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不同类型的河道砂体具有南北成带、东西分割的特征;砂体构型有垂向迭置型、垂向切迭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四级层序PSQ3~1(相当于山2~3段和山2~2段下部)、PSQ3~2(相当于山2~2段上部)和PSQ4~1(相当于山1~2段)均是天然气勘探的主力层系;大保当、余兴庄、龙镇地区均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地区。该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及其类似地区层序地层划分、砂体展布规律研究及有利区带优选等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砂体成因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1].蔡东梅,姜岩,宋保全,王端阳,刘朋坤.喇萨杏油田不同类型砂体井震结合成因层序地层对比[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王玥,郭彦如,张延玲,刘俊榜,田鸣威.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层序格架下的砂体成因类型、构型及分布[J].岩性油气藏.2018
[3].任双坡,姚光庆,毛文静.叁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薄层单砂体成因类型及其迭置模式——以古城油田泌浅10区核叁段Ⅳ-Ⅵ油组为例[J].沉积学报.2016
[4].韩雪芳,黄保纲,李超,陈晖,颜冠山.辽中凹陷X油田东营组砂体成因类型及挖潜目标优选[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6
[5].王珍.塔河S75-AT10井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
[6].惠潇,楚美娟.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长9油层组2种砂体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
[7].李伟才,樊中海,杨晓培,王雨辰,马奎祥.春光油田古近系砂体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J].岩性油气藏.2015
[8].贾光华.东营凹陷南坡古近系红层砂体沉积成因类型及模式[J].现代矿业.2015
[9].谭卓,刘志国,李运振,沈野.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陡坡带砂体成因类型及其演化[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5
[10].王文之,田景春,张翔,罗洋,林小兵.川南界市场—黄家场地区须家河组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模式[J].中国地质.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