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咏梅陈玉荣
负压吸引的大小与病情有关,与年龄无明显关系。当痰液粘稠时,通过呼吸道的湿化稀释痰液和借助拍背震动等物理方法帮助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关键词】婴幼儿;呼吸道管理;吸引负压
【中图分类号】R5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73-01婴幼儿呼吸道疾病常起病急,病情危重,呼吸道分泌物多而粘稠,需进行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吸痰是呼吸道管理中一项重要抢救技术,负压过高,易致气道粘膜损伤出血、气道感染、肺泡萎陷;负压过低,分泌物吸不出,达不到吸痰最佳效果,易造成气道阻塞、肺不张和加大呼吸道感染的机会[1]。本资料旨在探讨儿科危重症呼吸道管理中吸痰的合适吸引负压。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在我科入住的危重婴幼儿41例。年龄28d~2岁,<1岁30例,2岁以内11例。男31例,女1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诊学组及中华急诊学儿科学组制定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2]危重评分<80分,许多次反复吸痰。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和出血性疾病。原发病: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38例,颅内感染、药物中毒、多发性神经根炎各1例。吸痰频率为每4~8小时一次,共481次吸引,有效吸引355次,其中126次为痰液吸不出(预置吸引负压值小),通过增加吸引负压达到痰液洗出。
1.2操作人员的选定选定两名儿科从事护理工作多年的资深护士,对操作程序、观察内容、负压调节、记录等作标准规范培训与统一要求,排除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标准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1.3吸引装置选定采用上海维跃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心吸引装置,均为负压校正合格者,专人专用;吸痰管为上海上医康鸽医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吸痰管,软硬度适宜,有端孔、侧孔,其大小的选择严格按年龄大小选用5号、6号、8号三种型号。
1.4负压设置:每次吸痰前负压预置值即为起始负压12.5kPa,痰液吸不出时,增加吸引负压严格按2.5kPa为一个负压单位值逐步增加,负压最高不超过22.5kPa。
1.5气道温湿化:吸痰前均采用雾化吸入或呼吸机温湿化装置湿化呼吸道,15~30min后行拍背、体位引流,以协助患儿排痰。
1.6观察指标与记录:记录表格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原发病、心率、呼吸、吸痰负压、吸痰时间、吸痰频率、吸痰性质(稀薄、粘稠、极稠)、呼吸道粘膜出血(痰中带血)、能否吸出等。
1.7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配对资料采用χ2检和
χ2分割检验。
2结果
2.1吸引负压与呼吸道黏膜损伤的关系355例次有效吸引,不同吸痰负压间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吸引负压在12.5~17.5kPa是安全的,吸引负压增加,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亦增加。不同年龄间呼吸道粘膜出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吸引负压、年龄与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的比较见表1、2。
2.2吸引负压与痰液粘稠度的关系355次有效吸引中,不同吸痰负压间痰液粘稠度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不同年龄间痰液粘稠度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负压吸引的大小与病情有关,病情越严重,痰液越粘稠,需要的压力就越大。为减轻对呼吸道粘膜的损伤,需通过雾化吸入或呼吸道湿化装置稀释痰液、拍背与体位引流等物理方法帮助排出痰液,以达到有效吸引的目的。吸引负压、年龄与痰液粘稠度的比较,见表3、4。
表3355例次有效吸引负压与痰液粘稠度的关系的比较(例次)
3讨论
在基础护理教材和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中对成人吸痰的负压有明确的标准范围,相关学科的研究较多;对儿科吸痰负压的标准为小于13.3kPa[3]。随着医学的发展,依据小儿各种危重症病理、生理的改变,学者们越来越重视以呼吸道感染为首发的多种危重症呼吸道管理中的吸引压力范围,推荐新生儿吸痰负压为8.0~13.3kPa[4],儿童吸痰负压为13.3~26.6kPa[5]。我科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呼吸道管理规范的操作,设置危重婴幼儿吸痰负压起始值为12.5kPa,以2.5kPa为一个负压单位值逐渐增加,最高负压值不超过22.5kPa。
婴幼儿鼻腔相对短小,无鼻毛,粘膜柔软,血管丰富。感染时粘膜易充血、肿胀、鼻塞,痰液常积聚于鼻前庭,吸痰易出现黏膜损伤出血。婴幼儿气管、支气管粘膜血管丰富,缺乏弹力组织,纤毛运动差,感染易致分泌物粘稠和呼吸道阻塞;肺组织弹力纤维发育差,间质发育旺盛,肺泡小且数量多,易于感染;气道阻力大,咳嗽反射和气道平滑肌收缩功能差,难以有效地消除呼吸道分泌物[6]。因此,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时分泌物多且粘稠,自主排痰能力差,若得不到及时的清理,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和加重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吸引负压与痰液粘稠度有关,与婴儿的年龄无明显关系,还可能于不同年龄采用型号的吸痰管有关。年龄越大,所采用的吸痰器管型号越大。根据压强原理P=F/S(P:压强,S:受力面积),吸痰管的型号越大,其内径就越粗,接触痰液的面积越大,粘稠痰液就容易被洗出,所用负压相对减少或无改变[7]。
本观察结果显示,合适吸痰负压和规范的负压调节是有效排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安全保障。危重婴幼儿吸痰负压在12.5~17.5kPa是安全的。调节压力时,应严格遵循逐渐加大或降低一个压力单位值(2.5kPa),切忌突然增加或突然降低压力范围。因此,为了减少或避免吸痰操作对危重患儿呼吸道粘膜的损伤和加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循吸痰操作规程和压力的调节原则,以达到缓解病情,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丰亦。机械通气病人吸痰吸引负压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杂志,2006,20(2):387
[2]祝益民。儿科危重症监护与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7-197
[3]杨爱云,方立珍。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考核评分标准[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11-15
[4]吕云。低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8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42
[5]陈伟鹏,郭碧照,谢惠玲,等。临床症状护理[M]。北京: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2
[6]崔炎。儿科护理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8-179
[7]刘长青,初慧敏,付丽清,等。新生儿有效吸痰三关键[J]。中华医学丛刊,2001,10(1):62
作者单位:450004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