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日战争时期广西难民救济工作试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松然,张炜达[1](2022)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及当代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治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时期是党的乡村治理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发展时期,基于政策先行、制度化推进和加强法制建设的逻辑,不断创新乡村治理实践,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一个"十没有"的社会。分析研究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治理实践创新,总结其中的经验和启示,不仅对丰富陕甘宁边区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推进当代中国乡村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陶水木[2](2021)在《“民为邦本,救难民即所以救国”:虞洽卿与上海难民救济协会》文中指出1937年11月华界地区沦陷后,上海难民救济经费逐渐陷入困境。虞洽卿发起成立上海难民救济协会,统筹难民救济工作。他提出"上海人救上海难民"的口号,建立三级劝募委员会,制定"普遍持久"的筹募方法,构建保障救难经费的长效机制,筹集善款千万元,保障了各收容所难民的给养和教育、医疗、资遣等经费。他提出难民救济必须唤醒其自立奋斗精神,恢复其生活能力,上海难民救济协会因此把难民救济与教育、生产培训相结合,把生产教育与资遣善后相结合,最终完成了八一三抗战爆发后的难民救济工作,对维护社会秩序与治安,积聚抗战力量起了积极作用。
郝东升[3](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认为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刘正妙,黄卓然[4](2021)在《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研究述评》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社会治理,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治理体系,是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引起了专家学者高度关注。学界围绕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历史背景、社会事业治理、社会问题治理、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社会治理经验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应注重结合新时代发掘新的研究领域,与时俱进地改进研究方法,不断拓展研究视角。
陈静,李俊俊[5](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研究述评》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史与其百年发展进程相始终。学术界在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的研究中,主要通过社会救济和扶贫两种话语体系来展现中国共产党在反贫困中所展现的不同特性与面貌。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的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在:不同领域的合作沟通是反贫困史研究的重要推力;不同学科研究时段与内容的割裂是反贫困史研究的阻碍因素;反贫困史资料的收集与编写工作是反贫困史研究的薄弱环节;与中国社会建设全局的衔接与共融是反贫困史研究的未来之路。所以,为推动中国反贫困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仍需要从不同领域的合作沟通、不同学科研究的延伸与合作、重视反贫困历史资料的收集与编写、将反贫困统筹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之中等方面进行努力。
张晏齐,史博[6](2021)在《中国共产党灾害治理经验的百年回顾——基于文献的总结与评价》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斐然,其中灾害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经验。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灾害治理的研究不断深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我党灾害治理的研究以"政策-效果"的叙事模式为主,近年来也有学者关注到革命时期灾害治理过程中的复杂性。关于建国后党的灾害治理的研究成果数量丰富、视角多样,涵盖党的灾害治理思想、灾害治理行动、灾害治理经验,并有相当数量的跨学科的对策研究,从历史经验出发讨论未来灾害治理的改革方向。对该问题的总结也有助于丰富百年党史的研究。
祝勇[7](2021)在《故宫文物南迁》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1年9月19日早上九点,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的李宗侗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出北京南城丞相胡同的家门,乘一辆洋车前往故宫博物院上班,过顺直门1,听到路边叫卖号外的声音,他让车夫停车,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的大字标题,让他悚然一惊。2
邢功伟[8](2021)在《卫生署与全面抗战时期的医疗卫生动员》文中研究说明
李玉珠[9](2021)在《抗战时期入滇难民的收容安置研究》文中提出抗战中后期,有部分难民随着战线推移,逐渐向更远的大后方迁徙,特别是武汉失守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从抗战全面爆发至1938年秋,云南外来难民还非常少,主要是因为滇省距离战区较远,路途艰辛,因此云南还不是战区难民最先考虑的避难地点之一。1941年上海、香港和越南沦陷后,中国由北向南的海路已经被日军阻断,众多难民在向南迁徙的过程中开始转向陆路。此时,通往云南省境内的陆路,南京就有可达云南的公路,南京沦陷后,从安徽或江西也可转至云南,连接贵州和四川的路线在此前也已通车,进入云南的难民也越来越多。云南省政府积极响应国民政府的要求,筹备设立各救济机构,随即展开收容安置工作,包括对难民的临时收容、组织训练以及为难民介绍职业等。本省在收容安置难民的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外来难民这些来滇难民本省来讲迁移至滇,也给战时云南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
张少凯[10](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面抗战时期,日军侵略给中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众多民众被迫离开家乡,过着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困难生活,形成了西迁难民潮。为解决难民生活上所面临的问题、救济难民,国民政府制定了战时难民救济措施,开展难民救济工作。这一时期,贵州省作为西南抗战大后方的省份,曾遭到日军轰炸、侵略,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贵州省内难民产生。并且由于省外大批难民逃至贵州,导致贵州难民数量暴增,难民除面临着吃、穿、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外,还影响当地社会秩序、治安管理。受制于经济实力,要急需救济大量难民,贵州则需要花费大量物资。但为救济战时难民,贵州省专门设立难民救济机构,制定并实施相关难民救济的具体措施和政策。此外,相关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也在积极救助难民。这一时期,贵州省在救济难民过程中,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加上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未能达到预期救济效果。但战时贵州仍尽力救济难民,解决了难民基本生活困难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为抗战保存了力量、支援了抗战。全面抗战时期,贵州在积极救济难民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抗日战争时期广西难民救济工作试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日战争时期广西难民救济工作试析(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及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及其实践探索 |
(一)构建政策先行的组织基础,营造清正廉洁的社会风气 |
(二)动员边区民众参与乡村治理,充分发挥民众主体作用 |
(三)开展乡村秩序治理,注重法制建设 |
(四)注重经济民生社会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
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的当代启示 |
(一)完善党领导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是取得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
(二)加强乡村文化引领是取得治理效能的基础 |
(三)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是取得治理效能的必要保障 |
(四)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是取得治理效能的重要条件 |
(2)“民为邦本,救难民即所以救国”:虞洽卿与上海难民救济协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 难民给养危机与上海难民救济协会的成立 |
二 上海人救上海难民:虞洽卿的救难主张与全民劝募 |
三 教育·生产:虞洽卿及其难民救济协会的救难特色 |
结 语 |
(3)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
一、侵占与宣抚 |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
三、治安与财政 |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
一、校舍紧张 |
二、经费不足 |
三、生源紧张 |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
二、教员的培训 |
三、教员的培养 |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
五、信任危机 |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
一、课程、教学督导 |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
一、人口激增 |
二、职业构成 |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
四、日常生活 |
五、学校的设立 |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
一、教师来源 |
二、学生构成 |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
一、课程设置 |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社会治理时代背景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社会事业治理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社会问题治理的研究 |
四、关于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研究 |
五、关于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经验启示的研究 |
六、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研究评析 |
(5)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救济话语下的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救济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救济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 |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救济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 |
二、扶贫视阈下的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 |
(一)中国共产党扶贫历史的整体性阐述 |
(二)中国共产党扶贫历史的阶段性划分 |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研究之特点 |
(一)不同领域的合作沟通是反贫困史研究的重要推力 |
(二)不同学科研究时段与内容的割裂是反贫困史研究的阻碍因素 |
(三)反贫困史资料的收集与编写工作是反贫困史研究的薄弱环节 |
(四)与中国社会建设全局的衔接与共融是反贫困史研究的未来之路 |
四、结语 |
(6)中国共产党灾害治理经验的百年回顾——基于文献的总结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灾害治理 |
(一)开展临灾救济 |
(二)组织生产自救 |
(三)推动移风易俗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灾害治理 |
(一)关于灾害治理思想 |
(二)关于灾害治理行动 |
(三)关于灾害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变化 |
(四)关于灾害治理对策 |
四、结论与启示 |
(7)故宫文物南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 |
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 |
二、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
三、宫殿前小山般堆起文物箱 |
四、文物连夜运出故宫 |
五、列车停在浦口,不知道往哪里开 |
六、请你明天九点钟再来一次 |
第二章一番风雨路三千:徘徊京沪 |
一、上海仁济医院的“临时周转房” |
二、故宫文物中存在赝品 |
三、马衡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 |
四、影印《四库全书珍本》 |
五、上海预展会取得“轰动效应” |
六、中国文物第一次有组织地走向国际 |
七、文物在六朝古都安家 |
八、易培基不可能活着看到洗清冤案了 |
九、千军万马的内迁洪流 |
十、运出南京的最后机会 |
第三章谁念客身轻似叶:西迁南路 |
一、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飞机炸平了 |
二、长沙至贵阳有土匪出没 |
三、安顺郊外的理想山洞 |
四、烟波一笠,回首江天 |
五、赴苏展品的安全,令故宫同人感到揪心 |
六、安顺待不下去了 |
七、在巴县的竹海中隐匿形迹 |
第四章千军万马一条江:西迁中路 |
一、把两千多箱文物抛在南京,让马衡无比自责 |
二、不易受潮湿的物品暂存重庆 |
三、宜宾也不安全 |
四、装满文物的木船纤绳断了 |
五、轰炸乐山的纪录片成为日本空军的“样板片” |
六、当学术巨匠遭遇大足石刻 |
第五章到晚才知身是我:西迁北路 |
一、一个家庭的“南迁” |
二、军火库做文物库房 |
三、在大雪中翻越秦岭 |
四、大慈寺僧人要遵守来自故宫的“戒规” |
五、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 |
六、大火向存满故宫文物的武庙蔓延过来 |
七、为守护国宝而牺牲的军人 |
第六章覆巢犹幸能完卵:沦陷之城 |
一、故宫人员关闭了故宫大门 |
二、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搞了件大事情 |
三、日本收藏的大量文物,实为我国家博物馆之无上妙品 |
四、日本投降了,有人半信半疑 |
五、华北日军投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
六、文物工作者的胜利“纪念碑” |
第七章八千里路云和月:东归北返 |
一、故宫文物走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 |
二、接二连三的翻车事故 |
三、你不是学生,你是共产党的代表 |
四、台湾,是什么地方啊 |
五、南迁文物回到出发地 |
六、追缴“小白楼”散佚书画 |
七、“故宫盗宝案”尘埃落定 |
第八章人间毕竟晴方好:一宫两院 |
一、文物迁出北平以来最大一次损失 |
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三、生命中最后两个字 |
(9)抗战时期入滇难民的收容安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及资料述评 |
五、主要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云南外来难民问题的产生及其演变 |
第一节 少数外省难民入滇 |
第二节 外省难民大批来滇 |
第三节 疏散部分外省难民离滇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云南收容安置外来难民的机构和措施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云南收容安置外来难民的主要机构 |
一、振济委员会云南省振济分会 |
二、振济委员会运送配置难民昆明总站 |
三、云南省临时救济湘桂难胞委员会 |
第二节 难民收容 |
一、难民收容所 |
二、难民给养 |
第三节 难民组训 |
一、难民组训委员会 |
二、组织训练难民 |
第四节 难民职业介绍 |
一、难民职业介绍委员会 |
二、职业介绍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云南收容安置外来难民工作述评 |
第一节 难民收容安置工作取得的成效 |
一、重视积极救济 |
二、政府救济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
三、为云南社会带来了新风气 |
第二节 难民收容安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难民异地登记困难 |
二、主要赈济机构权责不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贵州自然环境及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贵州自然环境 |
第二节 贵州历史沿革 |
第二章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形成 |
第一节 贵州难民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 贵州难民群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机构及其政策 |
第一节 国民政府难民救济机构的建立 |
第二节 贵州省难民救济机构的建立 |
第三节 贵州难民救济政策的制定 |
第四章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的具体措施 |
第一节 难民的收容安置 |
第二节 组织和扶助生产自救 |
第三节 难民医疗救助 |
第四节 难民的疏送与遣返 |
第五章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特点及经验教训 |
第一节 贵州难民救济的特点 |
第二节 贵州难民救济的成效 |
第三节 贵州难民救济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抗日战争时期广西难民救济工作试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及当代启示[J]. 杨松然,张炜达.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民为邦本,救难民即所以救国”:虞洽卿与上海难民救济协会[J]. 陶水木. 史林, 2021(06)
- [3]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4]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研究述评[J]. 刘正妙,黄卓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10)
- [5]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研究述评[J]. 陈静,李俊俊.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1(05)
- [6]中国共产党灾害治理经验的百年回顾——基于文献的总结与评价[J]. 张晏齐,史博. 古今农业, 2021(03)
- [7]故宫文物南迁[J]. 祝勇. 当代, 2021(04)
- [8]卫生署与全面抗战时期的医疗卫生动员[D]. 邢功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抗战时期入滇难民的收容安置研究[D]. 李玉珠.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10]全面抗战时期贵州难民救济研究[D]. 张少凯.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