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稀土络合物荧光探针对DNA的分析及其在重金属与DNA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环境科学
作者: 童裳伦
导师: 刘维屏
关键词: 稀土络合物,荧光探针,分析,作用,重金属试,氟喳诺酮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近年来,离子探针方法及其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常规的测试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化学等学科,特别是在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大多数DNA荧光探针试剂具有很强的毒性,可能为致突变剂,尤其是当其与DNA的结合为不可逆的。因此,对毒性低、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DNA探针的研究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研究领域。本论文总体分为四个部分,具体的研究内容与取得的结果如下: 第一部分:结合自己在稀土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应用领域所做的工作基础上,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稀土离子荧光探针在药物与生化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在生物大分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在稀土荧光探针及其应用方面进行了如下研究:(1)人工合成的双酰代吡唑酮类螯合剂,1,6-双(1’-苯基-3’-甲基-5’-吡唑酮-4’-基)已二酮(BPMPHD)是一种新型的稀土离子荧光配体,具有优良的螯合性能。BPMPHD能与Dy3+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形成稳定的三元离子缔合物并发射出Dy3+的特征荧光峰,Gd3+离子的加入,能与该体系形成共发光效应,增强了体系的荧光强度,在详细研究该共发光体系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了灵敏测定痕量稀土Dy3+的分析方法,其测定线性范围为1.0×10-7-1.3×10-5mol/L,检出限为2.0×10-8mol/L(S/N=3)。(2)实验发现稀土铽离子能与去甲肾上腺素发生络合反应,并发射出铽离子的特征荧光。在对铽离子与去甲肾上腺素的络合发光反应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灵敏检测去甲肾上腺素的新方法,其检出限可达1.0ng/mL(S/N=3)。(3)实验发现,抗坏血酸在水溶液中能将无荧光的铈(Ⅳ)离子还原成能发射特征荧光的铈(Ⅲ)离子,加入三磷酸钠,可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大大增强,由此建立了间接灵敏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其检出限为1.0x10-8mol/L(S/N=3)。(4)研究表明,在表面活性剂SDBS存在下,能使氟喹诺酮-铽体系荧光强度大大增强,由此建立了表面活性剂敏化的铽离子荧光探针灵敏测定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方法,其检出限可达10-9mol/L(S/N=3),为临床检测与药动力学研究以及环境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含量的监测提供灵敏,快速,简便的方法。
论文目录:
第一章 荧光探针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1 前言
1.2 荧光探针技术研究进展
1.2.1 荧光产生的理论基础
1.2.2 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1.3 稀土离子荧光探针在药物与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1.4 稀土及其络合物荧光探针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1.5 核酸的光谱探针研究进展
1.6 外源化合物对DNA损伤作用研究进展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敏化的铽离子荧光探针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测定及其机理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荧光光谱
2.3.2 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2.3.3 干扰试验
2.3.4 工作曲线与检出限
2.3.5 回收试验
2.3.6 样品测定
2.3.7 机理探讨
2.4 结论
第三章 氟喹诺酮-铽络合物荧光探针对DNA的测定及其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光谱
3.3.2 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3.3.3 工作曲线与检出限
3.3.4 干扰试验
3.3.5 DNA合成样品的测定
3.3.6 荧光增强效应机理探讨
3.4 结论
第四章 氟喹诺酮-铽配合物与DNA结合作用及其染色应用
4.1 前言
4.2 理论基础
4.3 实验部分
4.3.1 仪器与试剂
4.3.2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氟喹诺酮-铽配合物与DNA的结合作用
4.4.1.1 荧光光谱
4.4.1.2 紫外光谱
4.4.1.3 氟喹诺酮-铽-DNA三元络合体系中络合比的测定
4.4.1.4 氟喹诺酮-铽配合物与DNA结合常数及结合位数
4.4.1.5 氯化钠对氟喹诺酮-铽-DNA三元络合体系的滴定曲线
4.4.1.6 氟喹诺酮-铽配合物与EB对DNA结合位的竞争
4.4.2 氟喹诺酮-铽配合物在组织细胞中的染色应用
4.4.3 氟喹诺酮-铽配合物与DNA结合作用的机理探讨
第五章 依诺沙星-铽络合物荧光探针在重金属与DNA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DNA的SCEG图像
5.3.2 重金属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与紫外光谱
5.3.3 重金属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5.3.3.1 不同浓度的Pb~(2+)与DNA作用研究
5.3.3.2 不同浓度的Cd~(2+)与DNA作用研究
5.3.3.3 不同浓度的Cr(Ⅵ)与DNA作用研究
5.3.3.4 反应时间对重金属与DNA作用影响的研究
5.3.3.5 反应温度对重金属与DNA作用影响的研究
5.3.4 结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21
参考文献
- [1].DNA纳米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探索[D]. 王一杰.清华大学2017
- [2].镰孢菌DNA条形码及多样性研究[D]. 王琳.山西农业大学2017
- [3].双加氧酶Tet对DNA甲基化修饰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研究[D]. 王倩倩.中国农业大学2018
- [4].DNA损伤应答中长非编码RNA LRIK、ncRNA0301及蛋白质XPF的功能研究[D]. 王丹.湖南大学2018
- [5].黄单胞菌属DNA条形码筛选及其重要致病变种检测技术研究[D]. 田茜.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 [6].序列复杂度方法在DNA调控元件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 吴成超.华中农业大学2018
- [7].CRISPR/C2c1的结构与功能机制研究[D]. 吴丹.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 [8].单链和双链DNA结合蛋白特征提取与分类研究[D]. 王伟.武汉大学2014
- [9].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DNA/RNA修饰分析[D]. 黄维.武汉大学2016
- [10].组蛋白去甲基化酶Rph1在DNA损伤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D]. 李锋.武汉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分子信标荧光探针用于遗传物质的超灵敏检测及超微型DNA、pH传感器的研究[D]. 李军.湖南大学2002
- [2].新型细胞Ca~(2+)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D]. 张小玲.西北大学2002
- [3].萘基喹啉嵌入型T·AT三链DNA荧光探针研究[D]. 卢二虎.大连理工大学2005
- [4].稀土元素有机配合物导数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D]. 姜玮.山东大学2003
- [5].芳环胺化新方法与荧光探针研究[D]. 徐刚.浙江大学2005
- [6].纳米稀土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D]. 叶志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
- [7].新型双光子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及在光聚合和生物荧光探针中的应用[D]. 张献.山东大学2006
- [8].荧光探针的合成及表征[D]. 汪宝和.天津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