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通胀目标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联储,会议纪要,利率目标,通胀目标制
通胀目标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岳安时,袁尉然[1](2018)在《通胀目标制与美联储加息》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议息会议规则,美联储大约每隔一个半月会对期间的经济形势进行评估并做出议息决议。美联储这种短期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究竟依据的是什么?这种短期内货币政策立场变化是否对市场预期制造混乱局面?美联储是如何平衡短期经济增长目标与长期通胀目标的关系呢?通货膨胀目标制或许是我们更加透彻理解美联储行动意图的"钥匙"。(本文来源于《银行家》期刊2018年01期)
王鹏[2](2017)在《从通胀目标制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意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市场预期的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已经达97%。回顾今年,除了3月份加息取得美联储决策层一致同意以外,美联储决策层一改一致“鹰派”立场,开始对加息持谨慎态度。在9月份会议纪要中,FOMC(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强调,已经逐步变化的货币政策立场可以应对飓(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7-11-15)
蔡璐婧[3](2017)在《利率走廊和通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探索利率走廊。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国家纷纷开始采用利率走廊作为政策工具,成为了"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规则的代表。理论模型表明利率走廊的原理是预期管理,因此中央银行的公信力是关键。而国际经验则表明,发达国家的通胀目标制透明度高,有助于构建可信的利率走廊,为利率走廊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这一发现对我国构建利率走廊提出启示,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透明度较低,暂不适宜发展利率走廊。(本文来源于《上海金融》期刊2017年04期)
王霞[4](2016)在《南非通胀目标制下汇率传导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新兴市场国家意识到调整货币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国内的通胀水平还要关注由外部风险造成的汇率波动。本文对南非通胀目标制下汇率传导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发现通胀目标制下汇率波动更为明显;实证表明相比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导效应,近些年来南非汇率对国内物价的传导效应要低很多,原因是汇率变化产生的冲击主要是通过生产者价格渠道而非进口价格渠道传递到国内物价水平上的。对于南非政策制定者而言,提高通胀目标制的可信度从而控制汇率变化对国内物价的冲击,降低生产成本的劳动力改革等措施有助于控制其国内通胀水平。(本文来源于《非洲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杜素贞[5](2016)在《通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基于宏观经济效应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危机时期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目前许多国家开始面临着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通胀目标制这一以控制通货膨胀率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重新被热议。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是围绕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来制定的,但在物价上涨较快成为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矛盾的情况下,各界对中国货币政策改革的呼声逐渐高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通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分析通胀目标制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并通过其他通胀目标制国家的历史数据,运用经验分析与DID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本文来源于《福建金融》期刊2016年12期)
王霞[6](2016)在《南非通胀目标制下汇率传导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新兴市场国家意识到调整货币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国内的通胀水平还要关注由外部风险造成的汇率波动。本文对南非通胀目标制下汇率传导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发现通胀目标制下汇率波动更为明显;实证表明相比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导效应,近些年来南非汇率对国内物价的传导效应要低很多,原因是汇率变化产生的冲击主要是通过生产者价格渠道而非进口价格渠道传递到国内物价水平上的。对于南非政策制定者而言,提高通胀目标制的可信度从而控制汇率变化对国内物价的冲击,降低生产成本的劳动力改革等措施有助于控制其国内通胀水平。(本文来源于《非洲研究2016年第2卷(总第9卷)》期刊2016-12-01)
季伟[7](2016)在《借鉴通胀目标制经验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由调节货币供应量转向调控通货膨胀率,也就是通胀目标制。本文分析了通胀目标制的理论基础与国际实践,阐述了借鉴通胀目标制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必要性,并对将通胀目标制纳入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期刊2016年15期)
李文龙[8](2016)在《人民币参考锚与通胀目标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美元作为主要参考锚是2005~2015年人民币维持强势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2015年"8·11"汇改及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正在推动形成新的人民币参考锚——货币篮子指数。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美元加息预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汇率贬值及资本外流压力,在此情况下,除了依靠货币篮子指数来稳定人民币汇率外,强化通胀目标也有助于增强人民币信心和巩固新的人民币参考锚。(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期刊2016年13期)
赵健[9](2015)在《通胀目标制的经济绩效研究——基于基本DID和扩展DID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胀目标制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货币政策实践成果,对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和市场机制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学术界对通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绩效还存在诸多模糊性认识。基于此,通过对通胀目标制的经济绩效分析框架进行辨识和确立,在对基本DID模型的偏差进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扩展DID分析模型,并运用32个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通胀目标制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实施效果要明显好于工业化国家。(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5年12期)
邝雄,孙强[10](2015)在《信息锚定的预期形成机制与通胀目标制的政策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预期形成机制是关系到货币政策有效性能否发挥的关键问题。本文引入锚定心理,首先建立信息锚定的预期形成机制模型,然后对锚定心理在预期中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最后阐明通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锚定心理的存在会使得经济主体即使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也会存在系统性偏差;历史信息锚定普遍存在于人们的预期形成过程中;在存在信息锚定的情况下,实行通胀目标制能够起到引导价格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投资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通胀目标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市场预期的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已经达97%。回顾今年,除了3月份加息取得美联储决策层一致同意以外,美联储决策层一改一致“鹰派”立场,开始对加息持谨慎态度。在9月份会议纪要中,FOMC(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强调,已经逐步变化的货币政策立场可以应对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胀目标制论文参考文献
[1].王鹏,岳安时,袁尉然.通胀目标制与美联储加息[J].银行家.2018
[2].王鹏.从通胀目标制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意图[N].中国证券报.2017
[3].蔡璐婧.利率走廊和通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J].上海金融.2017
[4].王霞.南非通胀目标制下汇率传导研究综述[J].非洲研究.2016
[5].杜素贞.通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基于宏观经济效应的分析[J].福建金融.2016
[6].王霞.南非通胀目标制下汇率传导研究综述[C].非洲研究2016年第2卷(总第9卷).2016
[7].季伟.借鉴通胀目标制经验完善货币政策框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6
[8].李文龙.人民币参考锚与通胀目标制[J].中国金融.2016
[9].赵健.通胀目标制的经济绩效研究——基于基本DID和扩展DID模型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
[10].邝雄,孙强.信息锚定的预期形成机制与通胀目标制的政策有效性[J].投资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