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黑龙江国有林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不仅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我国最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虽然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规模化经营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依托自身特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发展林业产业,提高林业产业集群度,从而提高黑龙江国有林区产业竞争力、加快林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振兴东北森林老工业基地,重塑林业大省地位,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本文首先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理论、绩效理论、统计学理论等众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知识,以黑龙江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形成的要素与优势;运用区位商数和扩大区位商数模型,辅以地理区位信息对黑龙江国有林区的林业产业集群进行了具体的测度与判定,分析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产业分布,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下属四个林管局(林区)伊春林区、牡丹江林区、松花江林区和合江林区的林业亚产业进行了周期判断。研究表明:伊春林区、牡丹江林区具有一定产业集群度,可以用做评价、分析黑龙江国有林区具有集群规模林业局自身的效率水平。其次,对林业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辨识与分析。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集群环境、集群结构、集群治理以及集群周期四个维度,分析对林业产业集群绩效影响的机理,辨识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因素,从而建立林业产业集群绩效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再次,运用DEA和manquisit方法,分析研究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静态与动态变化趋势,探索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变化的趋势和原因。研究发现:技术效率的改善,是支撑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和支柱。相反,其技术水平的变化在整个期间整体上呈现衰退的趋势;技术效率整体改善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纯技术效率的小幅改善,另一方面在于其技术水平的微幅提升,即当前对于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全要素生产率改进的方向,应主要提升其投入产出的技术水平问题。第四,在对黑龙江国有林区具有集群规模林业局自身的效率水平评价基础上,运用共同边界理论,研究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非林业产业集群之间绩效产生的技术差异。研究表明: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技术缺口比率不断增大,即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伊春林区、牡丹江林区)企业每年基于群组边界下的经营效率与全部样本(黑龙江省森工总局40个企业)在共同边界下的经营效率差异在逐渐缩小;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整体潜在的平均经营效率是得到改善的;林业产业集群企业在整个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引领、示范效应明显。最后,针对非林业产业集群企业的TGR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提出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林业产业集群企业应该借着国家中央政府和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在大力发展林业产业集群的契机,实现林业产业发展转型的政策与建议。提高林业产业集群绩效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提升林业产业发展竞争力、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形成要素与优势、影响因素,以及对林业产业集群绩效静态与动态变化趋势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和分析,能够为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发展起到理论支撑与政策借鉴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English Catalog1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 研究目的1.2.2 研究意义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1.3.1 研究内容1.3.2 研究方法1.3.3 技术路线1.4 研究数据、研究范围与相关研究界定1.4.1 数据来源1.4.2 研究范围1.4.3 相关研究界定1.5 创新之处2 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2.1.1 产业集群理论相关研究2.1.2 产业集群绩效相关研究2.1.3 林业产业集群相关研究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2.2.1 产业集群理论相关研究2.2.2 产业集群绩效理论相关研究2.2.3 林业产业集群绩效理论相关研究2.3 本章小结3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及空间分布3.1 黑龙江国有林区自然概况3.2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形成要素及优势分析3.2.1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要素3.2.2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测度及空间分布3.3.1 测度方法3.3.2 黑龙江林业产业集群的整体测度3.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测度及具体分布3.3.4 黑龙江国有林区主导产业判断及具体分布3.4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初步统计分析3.5 本章小结4 林业产业集群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4.1 林业产业集群绩效影响因素框架的建立4.2 集群环境对林业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4.2.1 要素禀赋4.2.2 产业环境与政策4.3 集群结构对林业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4.3.1 聚集经济4.3.2 内部竞争4.3.3 集群壁垒4.3.4 集群异质性4.4 集群治理对林业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4.4.1 信任4.4.2 中介机构4.4.3 主导企业4.4.4 集体行动4.5 集群周期对林业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4.5.1 林业产业集群形成期4.5.2 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期4.5.3 林业产业集群成熟期4.5.4 林业产业集群衰退期4.6 本章小结5 基于DEA-MPI的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分析5.1 林业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5.2 林业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方法5.2.1 DEA的起源5.2.2 DEA的两种基本模型CCR和BCC模型5.2.3 DEA的基本特征5.3 基于DEA的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经营效率静态分析5.3.1 基于DEA-CCR的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经营效率分析5.3.2 基于DEA-BCC的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经营效率分析5.3.3 基于DEA的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规模效率分析5.3.4 基于DEA的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偏要素效率分析5.4 基于MPI的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经营效率动态分析5.4.1 MPI基本概述5.4.2 基于MPI的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经营效率动态测度5.5 本章小结6 基于共同边界DEA的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技术效率差异分析6.1 共同边界基本思想理论6.1.1 共同边界概念的函数表达6.1.2 技术缺口比率的表达6.2 基于共同边界DEA的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分析6.2.1 基于共同边界DEA的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内部的效率分析6.2.2 基于共同边界DEA的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林业产业集群企业效率分析6.3 本章小结7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提升策略7.1 协调林业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关系7.1.1 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与分工7.1.2 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异质性7.1.3 增强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7.2 加大集群内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7.2.1 完善人才引进制度,落实人才引进工作7.2.2 增强集群内企业与高职院校间的紧密合作7.2.3 建立员工技术创新激励制度7.3 加强林业产业集群政策的有效管理7.3.1 减少进入和退出壁垒的障碍7.3.2 建立林业合作组织7.3.3 制定林业产业集群战略规划7.4 培育产官学“三螺旋”合作创新机制7.4.1 充分发挥高校的支撑作用7.4.2 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7.4.3 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作用7.5 建立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林业产业集群模式7.5.1 明确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方向7.5.2 生物技术与林业产业的具体契合7.6 营造良好的林业产业集群运行环境7.6.1 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7.6.2 加强森林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7.6.3 加大企业研发投资的力度7.6.4 积极培育林业产业龙头企业7.7 建立林业产业集群策略联盟7.7.1 策略联盟的定义7.7.2 林业产业集群策略联盟建立的路径7.7.3 林业产业集群策略联盟运行的措施7.8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国有林区论文; 林业产业论文; 产业集群论文; 集群绩效论文; 经营效率论文; 技术效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