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大沱营地位于四川省木里县,系为锦屏一级电站施工而兴建的建设管理生活营地。研究区地质环境有利于地质灾害的发生,且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本文以地质分析原理为基础,对场地河谷地形演变过程及场地整体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场地内存在的地质灾害及潜在地质灾害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主要研究场地地形地貌演变机理,场地内滑坡及变形体特征及形成机制,场地内潜在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及危害性,场地内地质灾害及潜在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案。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认识:1、通过现场勘察,场地内地层及地下水分布复杂,为场地内地质灾害及潜在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2、通过采用地质分析法及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场地河谷地形演变机制的分析表明,场地内雅砻江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堵江,河道发生了两次向右岸的偏移。场地现有地形为第二次堵江后经后坡小规模物理地质作用而成,通过FLAC3D对场地形成过程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场地斜坡整体目前处于稳定阶段。3、通过地质分析法和极限平衡法对场地缓坡段(大沱台地)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场地缓坡段整体稳定,地下水对稳定性影响较其他因素明显。4、通过采用地质分析法、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及不平衡推力法对场地局部部位的变形机制及稳定性进行的分析表明,场地局部变形滑动现象受地下水的影响最为明显。5、本文根据地质要素将场地潜在滑坡灾害危害程度划分为三个级别:高危害、中等危害、低危害。其中场地内多数现在发生的和潜在的地质灾害均属于中等危害级别。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稳定程度分区标准,并根据该标准将场地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单元,即Ⅰ、Ⅱ、Ⅲ区,其中工程地质Ⅰ区对营地建设及运营影响较大,防治时应以该区为主。6、通过对防治方案的研究,本文得出了“排水+抗滑+护岸”的综合防治方案。然后,本文对排水工程、抗滑工程及护岸工程进行了分项设计。该方案的实施,能够达到对场地潜在地质灾害的防治目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前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斜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现状1.2.2 斜坡稳定性研究现状1.2.3 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现状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3.1 研究内容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章 大沱营地场地地质环境概况2.1 区域地形地貌特征2.2 区域地层岩性2.3 区域地质构造2.4 地震及新构造运动2.5 区域气象特征2.6 区域不良地质及地质灾害特征2.7 小结第3章 场地基本地质条件3.1 地形地貌3.2 地层岩性3.3 地质构造3.4 水文地质特征3.5 物理地质作用与现象3.6 场地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3.6.1 后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3.6.2 前缘岸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3.6.3 物理力学参数取值3.7 小结第4章 场地河谷地形演变机制及斜坡稳定性分析4.1 场地河谷地形演变及形成过程分析4.1.1 场地地形演变及形成过程的地质历史分析4.1.2 场地地形演变及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4.2 场地缓坡段稳定性分析4.2.1 场地斜坡稳定性地质分析4.2.2 场地斜坡整体稳定性计算分析4.3 场地局部稳定性分析4.3.1 变形滑动现象及形成机制3D数值模拟'>4.3.2 变形滑动现象FLAC3D数值模拟4.3.3 基于不平衡推力法的稳定性分析4.3.4 场地局部稳定性评价4.4 场地潜在地质灾害及危害性评价4.4.1 滑坡地质灾害4.4.2 泥石流地质灾害4.4.3 危石地质灾害4.4.4 坍岸地质灾害4.5 场地整体稳定程度分区4.6 小结第5章 场地潜在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论证分析5.1 潜在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选择5.1.1 防治方法5.1.2 防治方案选择5.2 潜在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选择5.2.1 防治方法5.2.2 防治方案选择5.3 潜在危石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选择5.3.1 防治方法5.3.2 防治方案选择5.4 潜在坍岸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选择5.4.1 防治方法5.4.2 防治方案选择5.5 场地潜在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设计5.5.1 排水工程设计5.5.2 抗滑工程设计5.5.3 护岸工程设计5.6 防治方案合理性论证5.7 小结结论及建议致谢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实践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斜坡论文; 地形演变机制论文; 稳定性分析论文; 潜在地质灾害论文; 防治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