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敏感指数论文-江丽,薛翠翠,安萍莉

作物敏感指数论文-江丽,薛翠翠,安萍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作物敏感指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旱灾,作物生育期,灾害敏感指数,粮食减产

作物敏感指数论文文献综述

江丽,薛翠翠,安萍莉[1](2011)在《基于作物生育期灾害敏感指数的旱灾粮食减产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自然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的粮食减产,是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源。该文以旱灾为主,将全国各地区作物生育期、不同旱灾强度、发生时间及发生次数进行耦合分析,研究其耦合规律及主要粮食作物在各生育期对灾害的敏感性,并据此计算我国不同地区旱灾减产量并进行风险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冬小麦的返青、乳熟和成熟期,春小麦的分蘖、乳熟和成熟期,玉米的叁叶、七叶和成熟期以及水稻的返青、孕穗、乳熟和成熟期均是防灾减灾的关键期,应该加强农田管理,减少灾害损失。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影响较大,粮食减产风险防范关键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1年01期)

韩松俊,刘群昌,王少丽,胡亚琼[2](2010)在《作物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函数的改进及其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的分析整个作物生育期不同时期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该文在分析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中水分敏感指数及其累积函数特性的基础上,对目前广泛应用的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函数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累积函数与原累积函数在作物生长中期差异较小,而在作物生长前期和后期差异相对较大。改进后的累积函数物理概念上更符合实际,能够模拟作物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值从生长开始到生育期结束的变化过程。利用山西潇河试验站冬小麦和广西桂林试验站晚稻非充分灌溉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改进后的累积函数模拟的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值与通过试验观测产量优化求解值吻合较好,且与原累积函数相比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黄晶,宋振伟,孔箐锌,张海林,陈阜[3](2010)在《基于水分敏感指数的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作物与水分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的科学评价有利于为制定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确定适宜的灌水定额、作物布局以及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依据。评价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应体现水分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基于这样的考虑,引入作物水分敏感指数(iλ)的概念,并将其与作物各生育时期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合理地联系起来,计算出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度(WEAI),以此为依据评价了北京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的水分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的水分生态适应度分别为0.374和0.594,夏玉米的水分生态适应性强于冬小麦。评价体系综合反应了作物需水耗水特征、作物生育期内降需水平衡特征及水分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方法科学合理,适用于其他地区和作物。(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0年01期)

李会昌[4](1990)在《作物敏感指数与敏感系数的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作物的相对产量和各生育阶段的相对腾发量,以詹森的相乘模型和布兰克的相加模型为基础,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我省城、望都、临西叁个灌溉试验站5~7年的田间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两模型中的敏感指数和敏感系数,并用此两模型估算出了水分亏缺情况下的作物产量、并与实测产量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期刊1990年04期)

王仰仁,张鸿,赵印英,杜友信[5](1989)在《几种作物的水分敏感指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物水生产函数中,有以总耗水量为生长指标的绝对值模型和以相对耗水量为生长指标的相对值模型。绝对值模型直观明了,但适用性不及相对值模型。在相对值模型中,则又有分阶段模型,如许多人推荐的Jenseno模型(见式1),以及全生长期模型,如Dorenbos和Kasam等。因为Jensen模型,不仅能表示出不同阶段缺水时对产量影响不同,(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期刊1989年04期)

作物敏感指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更好的分析整个作物生育期不同时期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该文在分析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中水分敏感指数及其累积函数特性的基础上,对目前广泛应用的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函数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累积函数与原累积函数在作物生长中期差异较小,而在作物生长前期和后期差异相对较大。改进后的累积函数物理概念上更符合实际,能够模拟作物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值从生长开始到生育期结束的变化过程。利用山西潇河试验站冬小麦和广西桂林试验站晚稻非充分灌溉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改进后的累积函数模拟的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值与通过试验观测产量优化求解值吻合较好,且与原累积函数相比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作物敏感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1].江丽,薛翠翠,安萍莉.基于作物生育期灾害敏感指数的旱灾粮食减产量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

[2].韩松俊,刘群昌,王少丽,胡亚琼.作物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函数的改进及其验证[J].农业工程学报.2010

[3].黄晶,宋振伟,孔箐锌,张海林,陈阜.基于水分敏感指数的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评价[J].节水灌溉.2010

[4].李会昌.作物敏感指数与敏感系数的分析与研究[J].灌溉排水.1990

[5].王仰仁,张鸿,赵印英,杜友信.几种作物的水分敏感指数[J].灌溉排水.1989

标签:;  ;  ;  ;  

作物敏感指数论文-江丽,薛翠翠,安萍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