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分泌胰岛素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利用效率低而引发的慢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存在着诸多弊端。胰岛素作用时间短,需注射给药;移植手术价格昂贵,且给病人带来疼痛;口服药物药效不明显,且有腹泻、头晕等副作用,更有甚者可引发肝功能衰竭。因此,开发高效低毒的抗糖尿病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本论文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和MTT法对合成的几种新型钒化合物(NVC-T1~T8)进行毒性筛选,观察筛选出的NVC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评价其对动物体的毒性作用,进一步探讨NVC的类胰岛素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旨在为钒化合物抗糖尿病药物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1)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MTT法对合成的新型钒化合物进行毒性筛选,为了解配基对钒化合毒性的影响提供部分数据,为体外实验提供参考。同时,筛选钒化合物体外作用的最适时间和最适浓度,为机制研究提供依据。MTT法证实钒化合物作用24h后(24h,36h,48h,72h),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在低浓度(<10μmol/L)下促进细胞生长,在高浓度(>100μmol/L)下使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镜下可观察在低浓度下,钒化合物促进细胞生长,在高浓度下对细胞具有毒性。经TP’基团和SCN修饰的四价有机钒化合物能降低钒的毒性。(2)探讨快速有效建立小鼠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方法,用钒类化合物对造模成功者进行灌胃给药治疗,比较治疗后血糖值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通过检测各组织钒的含量和制作组织切片观察钒化合物的毒性。与原料化合物相比,化合物NVC-T2和NVC-T3能更好的降低血糖,还可调节脂代谢水平。组织形态学观察提示有机钒化合物NVC-T2没有毒性。(3)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了钒化合物作用于不同浓度葡萄糖处理的人肝细胞株(Chang’s)和糖尿病小鼠肝组织中胰岛素受体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综上,经TP’基团和SCN修饰的四价有机钒化合物能降低钒的毒性。低剂量NVC-T2不但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还可调节脂类代谢水平。NVC-T2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小鼠肝脏PK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提示其降血糖作用机制可能部分与胰岛素受体激活的PI3K/PKB信号转导有关。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第一章 钒化合物抗糖尿病作用研究进展1.1 钒化合物的类胰岛素作用1.1.1 钒化合物的降糖作用1.1.2 钒化合物的降脂作用1.1.3 增加胰岛素作用效率,改善胰岛素抵抗1.1.4 钒化合物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1.2 钒化合物的毒性1.3 钒化合物的降糖作用的分子机制1.4 无机钒化合物和有机钒化合物的比较1.4.1 无机钒化合物的降糖作用1.4.2 有机钒化合物的降糖作用1.5 展望第二章 新型钒化合物体外药理活性前言2.1 实验材料与设备2.1.1 材料和试剂2.1.2 细胞株和细胞系2.1.3 仪器2.2 实验方法2.2.1 溶液的配制2.2.2 细胞的培养2.2.3 MTT法检测钒化合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2.2.4 细胞爬片的制作及形态学观察2.3 结果2.3.1 细胞生长曲线2.3.2 不同钒化合物对CBRH-791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2.3.3 不同钒化合物对3T3-L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2.3.4 不同钒化合物对NIH3T3细胞存活率的影响2.3.5 细胞形态观察2.4 讨论第三章 新型钒化合物体内药理活性前言3.1 实验材料与设备3.1.1 材料和试剂3.1.2 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3.1.3 仪器3.2 实验方法3.2.1 溶液的配制3.2.2 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3.2.3 动物分组与给药3.2.4 血糖值等生化指标的测定3.2.5 钒元素在各组织中含量的测定3.2.6 石蜡切片的制作、伊红苏木精染色3.2.7 统计学分析3.3 结果3.3.1 四氧嘧啶诱导的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3.3.2 新型钒化合物对糖尿病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3.3.3 钒元素在各组织中含量与分布3.3.4 肾脏组织的形态学观察3.4 讨论第四章 新型钒化合物降血糖作用信号转导机制的初步探讨前言4.1 实验材料与设备4.1.1 材料和试剂4.1.2 实验动物4.1.3 仪器4.2 实验方法4.2.1 溶液的配制4.2.2 细胞中蛋白的提取4.2.3 肝组织中蛋白质提取液的制备及蛋白质浓度的测定4.2.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4.2.5 Western Blot测定Akt、P-Akt等蛋白的表达4.2.6 统计分析4.3 结果4.3.1 新型钒化合物对含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培养的肝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影响4.3.2 新型钒化合物对肝组织中蛋白质表达的影响4.4 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新型钒化合物论文; 降血糖论文; 信号转导机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