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兼顾资助与培养功能:硕士研究生“三助”工作研究 ——以H大学为例

如何兼顾资助与培养功能:硕士研究生“三助”工作研究 ——以H大学为例

论文摘要

研究生“三助”工作是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研究生资助以及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三助”工作资助与培养功能的发挥却不尽如人意。本研究旨在了解硕士研究生“三助”工作现状,找出其资助与培养功能难以兼顾的原因,从而为学校管理以及研究生个人的自我提升提供一些建议。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以及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H大学不同系别的文科、理科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57份,访谈硕士研究生9人,教师4人,并分析相关政策文本、H大学“三助”研究生个案资料,在文本分析、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教育管理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发现,研究生参与“三助”意愿强烈,略偏重于获取经济收入,并未真正认识到其内涵所在;工作内容单一且层次相对较低,低于研究生的期望和发展需要;“三助”报酬对研究生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工作岗位仅成为部分学生谋求个人利益的手段;研究生处于松散的工作环境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指导老师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依靠研究生个人的主动和自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提升,但在创新能力方面未得到有效提升;研究生对“三助”工作管理制度以及报酬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总之,研究生“三助”工作在实现资助功能的同时,培养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主要原因是受“三助”工作本身资助性质的制约;“三助”工作考核以及激励机制不健全,考核不严格;指导老师忽视“培养”,师生交往存在低效性;研究生个人对“三助”工作认识有偏差且能力不足。由此,本研究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提升“三助”工作内涵,统筹资金,优化奖助体系,明确需求,优化岗位设置;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指导老师树立“培养”意识,加强师生交往,发挥指导老师的影响力;研究生合理规划个人的学习、生活,在岗位上抱有主动学习的心态,积极行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研究生“三助”工作研究综述
  • 一、研究生“三助”工作历史沿革
  • 二、成效与问题:“三助”工作实施状况之研究
  • 三、国外相关研究
  • 四、小结
  • 第二章 H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现状调查
  • 一、H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基本情况
  • 二、H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现状
  • (一) 研究生对“三助”工作的一般认知情况
  • (二) 低层次的工作内容低于研究生的期望
  • (三) 资助功能放大且带有功利性
  • (四) 松散环境中研究生的自主发展状态
  • (五) 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限
  • (六) 研究生对"三助"工作的满意度
  • (七) H大学"三助"工作资助功能与培养功能实现状况分析
  • 第三章 "三助"工作资助与培养功能难以兼顾的原因分析
  • 一、研究生"三助"工作性质的影响
  • (一) "资助"性质下"培养"的缺失
  • (二) 研究生"三助"工作关系不明朗
  • (三) "三助"工作与研究生需要不能对接
  • 二、研究生"三助"管理工作的影响
  • (一) 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管理难以发挥实效
  • (二) 考核不严格对研究生缺乏约束力
  • 三、指导老师的影响
  • (一) 指导老师个人对"三助"工作的定位偏差
  • (二) 师生交往关系中的低效性
  • 四、研究生个人的影响
  • (一) 研究生对"三助"工作内涵认识不足
  • (二) 研究生参与"三助"工作能力不足
  • 第四章 研究生"三助"工作的提升
  • 一、提升研究生"三助"工作内涵满足研究生需要
  • (一) 合理定位,突出培养理念
  • (二) 统筹资金,优化奖助体系
  • (三) 明确需求,优化岗位设置
  • 二、完善"三助"管理工作
  • (一) 健全研究生"三助"工作考核评估机制
  • (二) 健全研究生"三助"工作激励机制
  • 三、设岗单位的理念与行动的转换
  • (一) 树立培养意识
  • (二) 加强师生交往
  • 四、加强研究生的自我管理
  • (一) 转变认识,合理规划
  • (二) 主动学习,自我发展
  • 附录一:研究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三助"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四:研究生"助管、助教"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五:研究生"助研"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第十四届书法硕士研究生进修班开班公告[J]. 中国书法 2011(05)
    • [2].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与学业拖延关系[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2(04)
    • [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访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康佳[J]. 中国研究生 2019(12)
    • [4].民族高校信息类硕士研究生过程培养体系现状与对策建议[J]. 新西部 2019(36)
    • [5].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以矿业工程学科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04)
    • [6].护理本科生备考硕士研究生期间自我控制力现状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03)
    • [7].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思考[J]. 继续医学教育 2020(01)
    • [8].护理学在职硕士研究生跨专业学习态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0(01)
    • [9].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产品开发能力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08)
    • [10].硕士研究生就业观结构的质性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02)
    • [11].福建省医疗机构对全日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需求调查[J]. 中华护理教育 2020(01)
    • [12].硕士研究生对政治公共课满意度的调查——以某大学为例[J]. 现代交际 2020(06)
    • [13].创新理论驱动下农业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路径探索——以湖南省三所本科院校为例[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0(03)
    • [14].关于硕士研究生选拔机制的新探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0(03)
    • [15].贵州省硕士研究生面众恐惧特点调查研究与分析[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09)
    • [16].辽宁:精准推进重点群体就业[J]. 人才资源开发 2020(09)
    • [17].英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就读体验的质性研究[J]. 名医 2020(08)
    • [18].新时代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14)
    • [19].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29)
    • [20].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方案探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9)
    • [21].从实践中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等传热学”课程的学习效果[J]. 科技与创新 2020(17)
    • [22].学科交叉技术创新平台在护理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 2020(08)
    • [2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源问卷的初步编制[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04)
    • [24].硕士研究生在线科研学习影响因素研究[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5].浅谈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思维构建[J]. 设计 2020(19)
    • [26].基于航空特色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以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类硕士研究生为例[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7].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J]. 智库时代 2018(44)
    • [28].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思考[J]. 教育现代化 2018(48)
    • [29].我国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要[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30].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适应性研究——以贵州财经大学为例[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9(02)

    标签:;  ;  ;  ;  

    如何兼顾资助与培养功能:硕士研究生“三助”工作研究 ——以H大学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