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晚明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此时期无论是对西方还是中国,无论是对大明帝国统治下的中原内地还是辽东边陲都有着“分水岭”般的意义。中国同西方拉开距离就是从晚明开始的。“明亡始于明神宗”,是说明衰清兴亦从晚明开始的。“明亡始于辽亡,辽亡影响明亡”,亦是说明代兴亡所系辽东之得失。然而,研究晚明史尤其是东北史,跨越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历史人物,镇辽三十年的辽东总兵李成梁,是不能逾越的。本文以李成梁这一军事历史人物为切入点,通过解读影响晚明辽东政局走向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诸因素,进而透视晚明辽东政局嬗变的轨迹及其影响,从而从明朝的角度寻找辽亡、明亡的原因。对李成梁一生的起落、李氏家族的盛衰、大明帝国兴亡史的研究,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嘉靖后期,从中原内地到辽东边陲,时局表现为:吏治腐败、经济凋敝、边备废弛、民族矛盾尖锐等现象。尤其是处“夷夏之所交”的边陲辽东,因为处在明王朝与蒙古和女真交汇的锋面,其政局“动乱不已”。李成梁这个土生土长的辽东铁岭人,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生不逢时是说,李成梁出生在动乱的嘉靖朝,偏偏又适逢铁岭李氏家族家道中落。生逢其时是说,乱世出人才,辽东动乱的局势,尤其是同“北虏”和“东夷”的战争不断,给武将世家出身的李成梁,提供了登上辽东军政舞台的机遇。万历初期,张居正锐意改革,兴利除弊,整军经武,重用能征善战的李成梁镇守辽东,使辽东政局步入“由乱入治”的轨道。辽东出现吏治清明,经济复苏迹象。作为张居正改革的受益者,晚明时代的弄潮儿,李成梁初镇辽东二十二年,锐意进取,武功卓著。对于“北虏”和“东夷”的屡屡寇边行为,李成梁采取遏制蒙古,打击女真的政策,使蒙古和女真部落经常受到重创。从而保护了辽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维护了辽东地区政局的稳定。权势易性,富贵移人,对于一代名将李成梁亦未能完全避免。“贵极而骄”、腐败堕落是其人生抹不去的污点。万历后期,李成梁第二次镇守辽东八年,适逢高淮乱辽,政治腐败;天灾人祸,经济衰落;“暮气难振”,鲜有作为;建州崛起,“祸端”已露。辽东政局进入“由治入乱”的局面。李成梁个人因“勾结高淮”、“弄虚作假”、“弃地啖虏”、“养虎遗患”为言官所诟病。随着李成梁的解任和离世,晚明辽东进入了“后李成梁时代”。晚明辽东的政局亦“由乱入亡”。无休无止的党争,造成辽东物是人非。节节败退的战局,最终明朝失去辽东。历史人物和他所处的时代、政局的关系总是密不可分,总是存在重大的互动作用。李成梁的起落、沉浮又是辽东盛衰、治乱的缩影。追究明失辽东的深层原因,应该是腐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然。负主要责任者,应该是昏庸、贪婪、怠政的万历皇帝及其继任者。李成梁是腐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牺牲品,是家破国亡的替罪羊。“善则称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明神宗只是装糊涂[J]. 老年人 2011(02)
- [2].明神宗取名之始末[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5(12)
- [3].明神宗的贪财好货与化国为家[J]. 同舟共进 2011(08)
- [4].“酒色财气”明神宗[J]. 杂文选刊(上半月版) 2013(04)
- [5].明神宗是怎样搜刮民财的[J]. 中国经济报告 2017(06)
- [6].一夜九进洞房的风流皇帝[J]. 乡镇论坛 2010(15)
- [7].《明神宗實錄》人名纠誤舉類[J]. 文史 2018(01)
- [8].“逆反”的皇帝明神宗[J]. 理论参考 2017(12)
- [9].方从哲与明末政局[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12)
- [10].国学经典:明神宗经筵日讲课程考[J]. 华中国学 2015(02)
- [11].“逆反”的皇帝明神宗[J]. 文史天地 2015(12)
- [12].“锱株”写错了,“赆仪”用错了[J]. 咬文嚼字 2009(03)
- [13].万历帝的家庭关系与明代的衰亡[J]. 资治文摘(管理版) 2009(04)
- [14].丁酉战争时期邢玠关于明军粮饷问题的措施研究——以《经略御倭奏议》为中心[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5].绩效考核的鼻祖[J]. 秘书 2016(04)
- [16].明神宗“逆革顺赏”策略对明蒙关系带来的影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7].明神宗取名之始末——读《万历野获编》一条[J].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16(02)
- [18].曾辞职123次的明朝“首相”[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0(02)
- [19].帝王的逆反心理[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11)
- [20].三百年前的预见[J]. 视野 2015(02)
- [21].论明神宗与援朝御倭战争[J]. 东岳论丛 2010(01)
- [22].万历封贡之败与君臣关系的恶化——以吕坤(1536—1618)万历二十五年被迫致仕为线索[J]. 中国史研究 2009(02)
- [23].皇权视阈下的张璁与张居正[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4].长河日夜流(四篇)[J]. 五台山 2015(01)
- [25].三百年前的预见[J]. 课外阅读 2015(11)
- [26].明神宗“密誓”探實[J]. 中华文史论丛 2016(04)
- [27].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晚明的亮光”之二[J]. 博览群书 2019(11)
- [28].明世宗开矿活动考论[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29].明代帝师王家屏的教育及其实践[J]. 散文百家(理论) 2020(06)
- [30].正定崇因寺明神宗圣旨碑[J]. 文物春秋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