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关系与蓉子诗歌的意境建构

诗画关系与蓉子诗歌的意境建构

论文摘要

在台湾现代诗坛上,蓉子作为台湾“祖母辈的明星诗人”,她的诗歌创作几乎与台湾现代诗歌同时起步,并在近四十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产生了较长的影响力。在蓉子的诗歌世界里,不仅传达出中国诗歌艺术的“诗情画意”,而且展现中国新诗绘画美的特质。诗如画,在蓉子的诗歌中得到了臻于完美的体现。文章将从两个方面来阐释蓉子诗歌所展示的艺术风格。在此基础上,还深入挖掘蓉子诗歌的意境建构方式。首先,从诗画关系的角度来透视蓉子诗歌具有的“诗情画意”。诗画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效果,但在中国自古以来两者之间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律”等的提出,就是中国特有的诗画关系论述。文章先对诗画关系作简要概述,指出诗画关系在审美的互通与融合上确有相通之处。接下来对蓉子诗歌具有的“画面感”和“绘画美”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蓉子诗歌中的画面感,一方面体现在她善于运用直觉和想象来巧妙构思,将人物无形的情思或生活感触放置于鲜活可感的场景中加以生动地呈现。同时,诗作中还运用虚实互补的技巧体现诗文的言外之意,并常有与诗人诗思流动密切相关的“诗眼”贯穿全诗,使作品的美感浑然一体,从中可见诗人对诗歌画面感的出色把握;蓉子诗歌中的画面感,还通过鲜明的艺术对比得以展现,带给读者从视觉到心理多层面的审美冲击。另一方面,在展示“绘画美”的风格上,蓉子利用绘画的技巧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运用廓线,色彩渲染情感以及时空意识的相互转换的表现方式来解读蓉子诗歌中蕴含的意义,把具体的感性形象借视觉联想传达出“画藏诗中”的韵味。其次,从诗画的视角探讨蓉子诗歌的意境建构。诗与画在审美追求上的一致,是诗画得以融合的基础原因。而诗歌中的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因素,但意境中的情须是蕴理之情;景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包括能够触动人们情怀,引起生活回忆的场合、环境、人物和事件,这样才能使诗歌的意境在欣赏过程中得到社会心理上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由此,诗与画在审美对象与创作主体之间有了同构意识;在审美标准与生命主体之间产生同构。同构性是缘于艺术规律的相通,达到“双重审美”的效果。蓉子通过对意象的独特选抒及将绘画的美感融入诗歌创作中,促使诗人将宇宙本体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形象化,诉诸读者以鲜明的视觉联想,无疑有利于诗歌艺术效果的开掘。两者的相通相融,使得我们可以用诗境所表达出的想象去绘出心中万千风景以致达到物我契合的生命状态,并以这种生命状态完成对作品的审美理解。通过“因心造境”的创作主旨来呈现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及丰盈的人生观,呈现出大地母性的关爱和绵绵不绝的乡愁情。另外,真与美构成蓉子诗歌意境的内质,关注生命的存在状态,抒写对生命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通过对蓉子诗歌“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分析,挖掘诗歌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可以强化读者的心灵感受,找到共鸣点,从而使读者和诗人找到有效的沟通方式。对意境建构及方式的阐述,可以从内容到形式上更深入的加强对蓉子诗歌的理解。与此同时,笔者也期望从蓉子的诗歌创作中获得一定的诗学启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二、蓉子诗歌中诗情画意的美学追求
  • (一)诗画关系概述
  • (二)诗有画意——蓉子诗歌的"画面感"特质
  • 1. 直觉与想象:营造诗歌画面的心理体验
  • 2. 虚实相生:诗传画外意
  • (三)画藏诗中——蓉子诗歌的"绘画美"表现
  • 1. 构图:廓线在蓉子诗歌中的运用
  • 2. 色彩:颜色的渲染及其涵义
  • 三、蓉子诗歌的意境建构
  • (一)蓉子诗歌的意境特点
  • (二)诗画同构:蓉子诗歌意境生成的画面视角
  • (三)蓉子诗歌意境的建构方式
  • 1. 独特的意象选择
  • 2. 运用"空白"传达意境
  • 3.从"目视"到"心视"的意识转换
  • (四)"因心造境"的创作主旨
  • 1. 以情构境:抒写大地母性与乡愁
  • 2. "最美的是最真":生命的焦点透视
  • 四、结语
  • 附录一 蓉子主要作品
  • 附录二 作品选入外文选集
  • 附录三 蓉子学习经历及重要大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河兮入梦,妙曲清音兮归来--以刘勰《文心雕龙》中观点为依据探讨中外诗画关系[J]. 文教资料 2017(11)
    • [2].耦合与共振:文学与图像的偶然关系及其语境考察[J]. 艺术设计研究 2019(04)
    • [3].重识诗画互动与融合的价值——以刘剑《西方诗画关系研究: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为中心[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05)
    • [4].诗画漫笔:唤醒沉睡的诗画观[J]. 今传媒 2016(06)
    • [5].“诗画”视域中的图文关系探究[J]. 求索 2014(10)
    • [6].论诗画关系的发生与确立[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02)
    • [7].我国古代诗画关系理论的历史嬗变[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 [8].我国古代诗画关系的理论轨迹与历史演变[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9].从诗画关系的讨论看理论建构的尝试[J]. 中国美学研究 2019(02)
    • [10].论钱钟书对莱辛《拉奥孔》的误读或疏忽[J]. 中国文学研究 2017(03)
    • [11].从《拉奥孔》看西方的诗画关系[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 [12].论中国“如画”批评的历史形态与形成原理[J]. 天府新论 2019(04)
    • [13].新世纪以来国内中晚明诗画关系研究述评——以个案型研究为考察范围[J]. 文化艺术研究 2017(02)
    • [14].中西诗画关系论之比较——以苏轼和莱辛为例[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5].西方现代艺术的诗性特质:比较艺术学“诗画关系”的理论结晶——评刘剑《西方诗画关系研究: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05)
    • [16].再谈“诗中有画”——读蒋寅《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有感[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 [17].略论“动静观”的理论描述[J].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2010(05)

    标签:;  ;  ;  ;  

    诗画关系与蓉子诗歌的意境建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