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九联中学266600
一、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目的、价值意义
麦景雄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一文中对何以进行反思性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他将学生思维能力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灵活性思维能力”、“概括抽象思维能力”、“类比思维能力”、“探索创新思维能力”。他认为在对上述能力的发展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如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的不足,因此必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做主体,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反思问题的能力。刘裕民在《浅谈“解题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中从三个角度指出“解题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效用。即“解题反思”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二、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内容
蔡桂荣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反思性学习的内涵、特征。他认为数学反思性学习是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方式、理解程度与具体思维过程的认识、评价及自我监控。这种贯穿数学学习始终的思维模式,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陈美清在《浅谈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中指出,中学数学教学应实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智力能力共同发展的目标。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内容包括:一题多解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一题多变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变化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李迎清则认为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应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反思、发展性反思、创造性反思三个层面出发,就数学本生的抽象性和逻辑推理性对学生数学学习注入活力。
韩春见则从数学教学角度分析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内容及方法。他表示,首先教师应注重对“教”的反思,通过备课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前瞻——回顾——分析——审视的宏观调整与微观调控,形成自我反思与自我监控下自我素养的提升,完成对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其次,培养学生对“学”的反思,通过培养学生反思所解问题的结构特征、解决过程、结论,在反思中形成属于个人的知识组块,培养思维的深度;他更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反思作业的解题过程,在作业之后设置相应反思栏,以此作为学生解题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三、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路径建议
涂荣豹就反思性学习的具体反思内容提出了七点建议。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思考过程,活动涉及的知识,思想方法,有联系的问题,题意的理解过程,解题思路,推理过程,运算过程,语言表述,数学活动结果等方面进行反思。
赵玉香在《反思性学习理论与实践谈探索》一书中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反思性能力培养做了大量的路径指导。他表示,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活动过程的掌握,转变学生学习思维模式。不仅是重视课堂内学习,更应拓展至对学习以外有益事务的审视和思考,在反思中寻找学习乃至人生价值的启发和借鉴,领悟新思维、新解题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回归数学学习本生的旨趣中,养成自住型、创新型学习模式。
熊川武在早期著作《反思性教学》一书中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从内涵定义到特征、流派、完整实践全方面介绍。其中,他在第八章“反思性教学的完整实践过程”中指出,反思性教学应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方面出发进行宏观把握。
具体来讲,在反思性教学设计中注重反思实践、明确问题、围绕问题,确定目标、设计方案、撰写计划。在反思性教学实施中做到操作性教学中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思想健康等要求;以及听课中注意力集中、主体意识强等要求。在反思性教学评价中把握其特殊性,坚持科学评价与人文评价统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统一。
此外,翟洪亮、王胜林与程煜生、王佩其、张平等诸多学者从不同层面对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进行理论与实践等相关论述,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对改进当前困境提供较大助益。
四、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对教师、教育行业的积极影响
从教师角度来讲,培养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有利于其职业素养的提升。教师教学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高低。因此,培养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研究,既要通过实际数据对教师教学策略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具体策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又要对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工作的效率提出有益建议,从根本上改进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培养工作。
从教育行业未来发展角度来讲,对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要求。根据《标准》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较高的数学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能力既有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又涵盖在具体情境中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的具体反思性要求。表明数学反思性能力的培养是全面而完善的过程,它要求教学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受教育者独自克服解题过程中的困难,充分认识数学学习抽象、广泛和严谨的特征,形成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教学活动中,学校、教师、学生有效沟通合作,有利于数学教育事业顺利推进,长远来看更有利于整个教育行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