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隐逸文学是表达了一定的隐逸思想并具有文学特征的文字作品,文学特征是隐逸文学的外在形式,而隐逸思想则是隐逸文学的内核和灵魂,所以研究中国隐逸文学,不可不先弄清中国的隐逸思想。 中国隐逸思想大致分为儒道两家,其主体内容在先秦已经基本定型,后世对此并无实质的发展;可以这么说,先秦的隐逸思想代表了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隐逸思想。 道家隐逸思想的实质在适性,它是道家隐士的最高人生追求。道家所适之性乃自然之天性,其指导思想在“法自然”,反对一切与自然之旨相悖逆的人为观念。适性的反面即为“失性”,小人殉财,君子殉名,所殉者虽异,其失性则一,失性者须“缮性以求复其初”。适性的基本原则是不屈己适人,亦不屈人适己。道家认为,自人类渐渐进入所谓的文明社会后,理想的万物适性的“至德之世”遂不复存在,他们唯有以隐逸的方式去追求个人适性。 道家隐逸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有无为、为我、适欲、不役于物、绝仁弃义、尚简等六个方面,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探讨如何才能达到适性。无为即是不强作妄为以干涉他人他物适性。为我是在不妨害他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优先适己之性,如有余力方考虑利他,为我的重点在“贵生”。适欲是为了抑制种种不利于人类适性的贪婪欲望。不役于物即是不为物质或精神之物所役而成为物的奴隶,要想做到适性,必须体道以役物。绝仁弃义并非反对仁义本身,而是反对因对仁义的过分标榜而导致人性“散朴”,其实质在于反对一切非自然的人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道家思想自然观研究——兼论道家思想与主-客二元论的抗争[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04)
- [2].从道家视角看肾精[J]. 环球中医药 2019(05)
- [3].由“自然”以明道家之心性論[J]. 国学学刊 2016(04)
- [4].道家思想在乡土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02)
- [5].道家思想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 今日印刷 2017(04)
- [6].道家思想在宋代山水画中的审美意蕴[J]. 美与时代(中) 2017(03)
- [7].稷下道家“因循为用”的时代意义——《管子·心术上》探微[J]. 中国哲学史 2017(01)
- [8].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艺术哲学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14)
- [9].道家视角下的接纳承诺疗法[J]. 中国道教 2017(02)
- [10].道家无为理念视野下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吕氏春秋》为主要参照[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1].道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J]. 延边党校学报 2017(03)
- [12].老庄道家德育方法的现代意蕴[J]. 社科纵横 2017(10)
- [13].魏晋时期传统道家的新发展[J]. 大众文艺 2017(18)
- [14].汉代之前道家思想衰落的原因探析[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6(05)
- [15].道家思想在山水画中的体现[J]. 美术教育研究 2016(20)
- [16].道家思想在现代住宅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 艺术科技 2014(12)
- [17].道家思想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4(06)
- [18].道家价值观的结构及其与消极完美主义倾向的关系[J]. 心理研究 2015(01)
- [19].浅析道家思想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J]. 戏剧之家 2015(07)
- [20].试论屈原的道家思想及其文化渊源——兼论其一段学术史[J]. 怀化学院学报 2015(09)
- [21].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中国当前社会改革政策为例[J]. 商 2015(29)
- [22].道家春季野蔬,回归天然质朴[J]. 美食 2020(04)
- [23].海客瀛洲话道家[J]. 财富生活 2020(09)
- [24].宋兰影:道家自由精神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 小学德育 2010(02)
- [25].台湾学界对道家思想教育价值的探讨[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01)
- [26].关于两汉时期的道家思想社会化分析[J]. 求知导刊 2016(01)
- [27].道家生死觀的思想特點及其現代意義[J]. 诸子学刊 2009(01)
- [28].初探道家思想在设计伦理中的体现[J]. 艺术品鉴 2016(01)
- [29].中国画与道家思想之间的联系与发展[J]. 艺术品鉴 2016(10)
- [30].林语堂道家思想的特征——论林氏道家思想与传统道家思想的区别[J]. 芒种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