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临床分析

(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驻马店463900)

【摘要】目的:分析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无肝功能损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全部患者均给予“2HRZE/4HR”短程化疗方案行抗结核,基于此,对照组采取葡醛内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治疗后,统计2组肝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治疗前,2组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给予“2HRZE/4HR”方案行抗结核化疗的过程中,采取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并能够确保治疗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肝损害;抗结核药物;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7-0177-02

结核病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疾病,主要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极易对多脏器造成损伤,肺部结核感染便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1]。近些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具有增长的趋势,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影响[2]。初治结核通常采取短程化疗为主,但短程化疗过程中采用的异烟肼、利福平以及吡嗪酰胺等均会对肝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在强化治疗阶段极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致使病人无法继续完成化疗[3]。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具有保肝作用,常用于治疗肝炎。我院对在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给予口服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以防治肝损害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满足结核病的相关诊断及分期标准;治疗前全部患者肝功能经实验室检查均显示正常;排除标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照组4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为16~81岁,平均年龄为(60.12±1.25)岁;观察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为18~83岁,平均年龄为(60.24±1.09)岁;2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2HRZE/4HR”短程化疗方案行抗结核,基于此,对照组采取葡醛内酯治疗,每日服用200mg,3次/d。观察组则采取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每日服用150mg,3次/d。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有恶心呕吐、黄疸及乏力等症状出现;观察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以及总蛋白(TP)等肝功能指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为2.5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P<0.05);治疗前,2组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表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情况对比(x-±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临床中,结核病具有发病率高以及传染性强等特征,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4]。药物性肝损害属于医源性疾病中的一种,抗结核药物能够引起肝功能损害,从接受药物治疗后的一周开始,直至用药结束的这段时间均可能发生[5]。药物性肝损害若发生,不仅无法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病程,进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费用。大部分药物的肝损害均与多药连用以及剂量过多相关。抗结核过程中采取的短程化疗为多药连用,且药物中含有的异烟肼、利福平以及吡嗪酰胺均可对肝功能产生损害[6]。

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中含有磷脂酰胆碱及甘草酸二铵两种临床公认的保肝成分,属于磷脂和甘草酸结合而成的药物[7]。其中甘草酸二胺具有显著的抗炎功效,可以明显降低ALT,并改善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减轻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抗过敏、抑制肝脏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膜、提高肝脏抵抗力、减轻肝脏发生病理性损伤的几率、促进胆红素快速代谢,具有非常显著的利胆降酶的功效,从而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份,能够对细胞表面产生极强的亲和力,甘草酸能够与磷脂结合成18-α甘草酸二胺脂质复合物,并促使分子极性出现降低,增强脂溶性,从而促进体内有效吸收药物活性成分,进而使得甘草酸抗肝损害的功效显著增加[8]。

本研究中,观察组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为2.5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P<0.05);治疗前,2组肝功能指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充分表明,在给予“2HRZE/4HR”方案行抗结核化疗的过程中,采取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并能够确保治疗的顺利开展,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效果观察[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3):74-76.

[2]邓宁.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5,6(11):41-41.

[3]刘晋萍,董瑞.2HRZE/4HRE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60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7):1056-1057.

[4]陈雨燕,李丹,林秀华等.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29):66-68,69.

[5]黎丽,毛向群.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4):33-34.

[6]夏凡,王琳,汪学智等.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286-288.

[7]沈明,赵攀,钱春芳等.云芝胞内糖肽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912-1913.

[8]杨进孙,汪长生,都郭蕾等.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0,27(1):34-36.

标签:;  ;  ;  

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