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地类型的重庆城市热岛特性研究

基于用地类型的重庆城市热岛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了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下垫面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的风速越来越小,而温度则越来越高,即城市热岛的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危害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针对城市热岛现象的研究对城市的合理规划,提高人民居住环境和节约能源等方面起着重要意义。本论文根据国内外城市热岛研究的现状及各城市的热岛特征与变化规律,结合重庆市城区情况,制定了实验方案,研究了流动观测的实验方法,对重庆市主城区的夏季、冬季和春季城市热岛强度进行了流动观测实验,分析得到了重庆市城区的热岛强度时空特征;同时针对影响城市热岛的下垫面因素与观测到的城市热岛平均值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总结出了重庆市城市热岛与下垫面的关系方程,以期为重庆市城市热岛的预防以及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所得到的具体结论如下:1)重庆城区热岛特征比较符合传统热岛理论,城市热岛效应与用地结构类型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2)重庆城区城市热岛分布具有多中心、多强度的典型特征。热岛中心主要分布在建筑密集、人为排热多、交通繁忙地带和工业区附近;而在水体和植被的区域,人员活动频率较低的地带,存在着明显的热岛低谷效应,甚至出现了“冷岛”效应。3)重庆市城市热岛强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周期性特征。日变化,以20:00-23:00时间段内的热岛强度最大,而14:00-15:00时间段内的热岛强度次之,07:00-10:00时间段的热岛强度较小,全天以凌晨01:00-03:00时间段内的热岛强度最小。年变化,夏季和春季的热岛强度明显大于冬季的热岛强度。4)雨天的热岛强度要远小于其它天气情况的热岛强度。5)根据多季节,全时段的15次热岛流动观测实验得到的各个典型用地结构上的城市热岛强度均值与下垫面中的绿化率、建筑密度、不透水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城市热岛强度均值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具有一定的预报效果。6)根据影响重庆市城市热岛的诸下垫面因素,提出了缓解重庆市城市热岛强度的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城市热岛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热岛的概念
  • 1.3.2 城市热岛的成因
  • 1.3.3 城市热岛的危害
  • 1.3.4 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实验理论基础及实验设计
  • 2.1 实验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地表能量平衡模型
  • 2.1.2 能量平衡方程中各分量分析
  • 2.2 城市热岛流动观测试验方法
  • 2.2.1 流动观测方法的特点
  • 2.2.2 流动观测方法的数据分析
  • 2.2.3 流动观测试验的软硬件准备
  • 3 重庆市城市热岛时空分布特征
  • 3.1 概述
  • 3.2 观测区域和路线设计
  • 3.3 观测结果分析
  • 3.3.1 观测值的日变化订正
  • 3.3.2 2007 年夏季流动观测
  • 3.3.3 2008 年冬季流动观测
  • 3.3.4 2008 年春季观测
  • 3.3.5 小结
  • 3.4 重庆城区热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4.1 概述
  • 3.4.2 重庆市热岛时间分布特征
  • 3.4.3 重庆市热岛空间分布特征
  • 3.4.4 小结
  • 4 不同用地类型热岛平均强度回归分析
  • 4.1 气温实测数据分析
  • 4.2 各用地结构下垫面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
  • 4.3 各用地结构热岛强度与下垫面因素关系分析
  • 4.3.1 热岛强度的下垫面单因素回归分析
  • 4.3.2 热岛强度的下垫面多因素综合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重庆市城市热岛强度减缓措施
  • 5.1 城市绿化是是减缓城市热岛强度的关键因素
  • 5.2 减缓城市热岛强度其它措施
  • 5.2.1 城市规划
  • 5.2.2 新能源,新技术应用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相关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基于用地类型的重庆城市热岛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