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偶氮染料与环糊精和蛋白质的超分子体系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双偶氮染料与环糊精和蛋白质的超分子体系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论文摘要

第一章 本章分别概述了超分子、染料、环糊精和蛋白质的基本内容,综述了近年来染料—环糊精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以及蛋白质的几种定量分析方法。 第二章 本章研究了酸性大红GR(Acid Scarlet GR,简称AS GR)的极谱伏安行为,建立了它的极谱分析法。在pH8.84的NH3-NH4Cl底液中,AS GR产生一峰形好、稳定、灵敏度高的还原峰,峰电位Ep在—0.85V左右(vs.SCE),其峰电流和浓度在1.0×10-8mol·1-1~3.0×10-5mol·1-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884~0.9994),检测限为9.0×10-9mol·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0%(n=8),标准回收率在99.60%~103.5%之间。测定了10余种染料对其的干扰,结果表明该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操作方便、干扰少,可望用于AS GR的定量分析。此外本文还对AS GR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第三章 本章用线性扫描二阶导数极谱法研究了AS GR与各种环糊精的超分子体系;测定了它们的包结常数和包结比,比较了它们的包结能力,初探了影响包结能力大小的可能因素。 第四章 本章建立并研究了AC 5R的极谱分析法。结果表明,在pH7.04的Na2HPO4—KH2PO4底液中,AC 5R产生一峰形好、稳定、灵

论文目录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0 摘要
  • 1 超分子化学概述
  • 1.1 超分子化学的概念
  • 1.2 超分子作用的概念
  • 2 染料化学简介
  • 2.1 染料简介
  • 2.2 双偶氮酸性染料简介
  • 3 环糊精化学概述
  • 3.1 环糊精的概念
  • 3.2 环糊精的基本性质
  • 3.3 环糊精及其包结物
  • 3.4 环糊精衍生物
  • 3.5 环糊精的应用
  • 3.6 染料—环糊精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4 有机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 4.1 蛋白质简介
  • 4.2 有机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理
  • 4.3 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
  • 4.3.1 浊度法
  • 4.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4.3.3 荧光光度法
  • 4.3.4 化学发光法
  • 4.3.5 光散射技术
  • 4.3.6 电化学分析法
  • 5 立题背景及意义
  • 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7 本文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酸性大红GR的极谱分析法
  • 0 摘要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酸性大红GR的极谱伏安行为研究
  • 3.1.1 底液的选择
  • 3.1.2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的确定
  • 3.1.3 精密度测定
  • 3.1.4 回收率测定
  • 3.1.5 干扰的测定
  • 3.2 电极反应机理探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酸性大红GR与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研究
  • 0 摘要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条件的选择
  • 2.3.1 底液的选择
  • 2.3.2 放置时间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超分子形成的证明
  • 3.2 包结比和包结常数的测定
  • 3.3 包结能力比较
  • 3.4 包结点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酸性深蓝5R的极谱分析方法及其与环糊精的超分子体系研究
  • 0 摘要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酸性深蓝5R的电化学行为
  • 3.1.1 底液的选择
  • 3.1.2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的确定
  • 3.1.3 精密度的测定
  • 3.1.4 回收率的测定
  • 3.1.5 干扰测定
  • 3.2 酸性深蓝5R与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研究
  • 3.2.1 超分子形成的证明
  • 3.2.2 包结比和包结常数的测定
  • 3.2.3 包结点的探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牛血清白蛋白与酸性深蓝5R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0 摘要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条件的选择
  • 2.3.1 酸度对体系的影响
  • 2.3.2 酸性深蓝5R用量对测定的影响
  • 2.3.3 试剂加入顺序对体系的影响
  • 2.3.4 反应时间和温度对体系的影响
  • 2.3.5 离子强度和有机溶剂乙醇对测定的影响
  • 2.3.6 仪器条件的选择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超分子形成的证明
  • 3.1.1 二阶导数线性扫描极谱图
  • 3.1.2 紫外-可见光谱图
  • 3.1.3 荧光光谱图
  • 3.2 BSA-AC 5R结合比和结合常数的测定
  • 3.2.1 电化学法测定结合比和结合常数
  • 3.2.2 荧光光谱法测定结合比和结合常数
  • 3.3 结合反应机理的初步探讨
  • 3.4 BSA分析方法的建立
  • 3.4.1 AC 5R电流与BSA浓度的线性范围、检测限和相对标准偏差
  • 3.4.2 回收率测定
  • 3.4.3 干扰物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牛血清白蛋白与酸性大红GR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0 摘要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条件的影响
  • 2.3.1 酸度对体系的影响
  • 2.3.2 反应时间对体系的影响
  • 2.3.3 仪器条件的选择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牛血清白蛋白与酸性大红GR超分子体系研究
  • 3.1.1 超分子形成的证明
  • 3.1.2 电化学法测定包结比和包结常数
  • 3.1.3 电流性质的研究
  • 3.1.4 结合反应机理的初步探讨
  • 3.2 BSA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1 BSA浓度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3.2.2 精密度测定
  • 3.2.3 回收率测定
  • 3.2.4 干扰物质的影响
  • 3.3 BSA对酸性大红GR的电化学增敏效应研究
  • 3.3.1 BSA浓度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3.3.2 精密度测定
  • 3.3.3 回收率测定
  • 3.3.4 干扰物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牛血清白蛋白与酸性深蓝GR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0 摘要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条件的选择
  • 2.3.1 酸度对体系的影响
  • 2.3.2 反应时间对体系的影响
  • 2.3.3 仪器条件的选择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超分子形成的证明
  • 3.1.1 二阶导数线性扫描极谱图
  • 3.2 电化学法测定包结比和包结常数
  • 3.3 结合反应机理的初步探讨
  • 3.4 BSA分析方法的建立
  • 3.4.1 BSA浓度的线性范围、检测限和精密度
  • 3.4.2 回收率测定
  • 3.4.3 干扰物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
  • 0 摘要
  • 1 三种染料的电化学行为比较及其分析应用
  • 2 三种染料与各种环糊精包结能力比较
  • 3 三种染料与牛血清白蛋白包结能力比较
  • 4 三种染料作为电化学探针建立蛋白质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
  • 5 三种染料的结构及性质比较
  • 本论文已研究内容实验总图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后续工作
  • 本论文应研究内容实验设计总图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已接收和已投出的论文题录
  • 致谢
  • 承诺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载中药/天然抗肿瘤药物的超分子药物传递体系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7)
    • [2].超分子作用阻尼材料的动态力学模型修正[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20(03)
    • [3].超分子有机框架:具有周期性孔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J]. 高分子学报 2017(01)
    • [4].碘离子、温度对均苯三甲酸的金属-有机超分子合成的影响[J]. 化工设计通讯 2017(01)
    • [5].基于大环主体构筑的超分子载药体系[J]. 化学进展 2017(07)
    • [6].超分子溶剂直提测定水中的多环芳烃[J]. 色谱 2017(09)
    • [7].卟啉超分子的组装合成及其应用进展研究[J]. 科技与企业 2016(03)
    • [8].新研制超分子有机硅涂层问世!有望长期服务于恶劣环境[J]. 中国粉体工业 2019(06)
    • [9].肽基超分子胶体[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10)
    • [10].刺激响应型超分子凝胶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20(18)
    • [11].卟啉、卟啉衍生物、卟啉超分子与卟啉抗体及其应用[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20(03)
    • [12].超分子有机凝胶在离子识别中的研究进展[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07)
    • [13].一个强荧光三维超分子有机框架的构建及其对苦味酸的选择性传感[J]. 化学学报 2019(08)
    • [14].超分子水杨酸联合胶原贴敷料应用于玫瑰痤疮治疗中疗效分析[J]. 人人健康 2020(06)
    • [15].尼群地平磷脂超分子复合物的复合率测定[J]. 光谱实验室 2012(01)
    • [16].酶启动和调控自组装超分子水凝胶[J]. 生命的化学 2011(04)
    • [17].外壁作用驱动的瓜环基超分子框架化合物及其功能性质[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8].石墨烯/聚乙烯亚胺自愈合导电超分子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广州化工 2020(01)
    • [19].界面超分子聚合[J]. 化学通报 2020(07)
    • [20].基于大环化合物主-客体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凝胶材料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17(09)
    • [21].可回收的交联超分子聚脲材料[J]. 高分子学报 2020(11)
    • [22].氨基-酰胺类智能超分子水凝胶农药载体制备[J]. 化工学报 2020(08)
    • [23].基于谷氨酸树枝状两亲分子的超分子水凝胶的收缩及其功能化应用[J]. 科学通报 2017(06)
    • [24].超分子凝胶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J]. 医药导报 2016(04)
    • [25].超分子凝胶与介观结构[J]. 物理学报 2016(17)
    • [26].刺激响应型超分子凝胶[J]. 化学进展 2016(10)
    • [27].一起遨游“超分子”世界[J]. 考试(高考理科版) 2012(04)
    • [28].弱分子间力超分子液晶性能的分析[J]. 上海塑料 2012(01)
    • [29].嵌段共聚物在超分子材料中的应用[J]. 科技与企业 2012(16)
    • [30].超分子科学中的仿生自组装[J]. 现代化工 2008(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双偶氮染料与环糊精和蛋白质的超分子体系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