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微囊藻毒素可影响鱼类的胚胎发育、行为和生长,也可引起肝脏、肾脏等内部器官的病理变化和鱼体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然而,有关微囊藻毒素对鱼类免疫系统毒性的研究则几乎是空白。本研究以草鱼和斑马鱼为对象,采用电镜、荧光定量PCR和基因芯片技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了MC-LR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微囊藻毒素-LR(MC-LR;纯度>98%,50μg/kg体重),发现MC-LR不仅引起草鱼肝脏病变,而且还引起免疫器官的病变。MC-LR对肝细胞的早期毒性表现为细胞间连接间隙增宽,肝细胞中出现胆汁淤积,其线粒体和内质网也受到损伤,但到注射MC-LR 21天后草鱼肝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在脾脏和头肾中受损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MC-LR可引起草鱼脾脏淋巴细胞的凋亡,在注射MC-LR 2天后,观察到大量细胞出现凋亡;7天后,凋亡细胞减少,到21天大部分细胞与对照组没有差异;MC-LR可引起草鱼头肾淋巴细胞线粒体、内质网损伤,到21天则观察不到这样的病理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草鱼在注射MC-LR(纯度>98%,50μg/kg体重)1、2、4、7、14和21天后,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Ⅰ型干扰素(IFNⅠ)、免疫球蛋白M(IgM)、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长链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L)等六个免疫基因在脾脏、头肾和肝脏中的表达。发现IL-1β在头肾中的表达受到抑制,在所有的取样时间内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肝脏、脾脏和头肾中TNF-α、IFNⅠ和PGRP-L的表达同样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肝脏中IgM和MHC-Ⅰ的表达则受到显著抑制(P<0.05)。这说明MC-LR可抑制草鱼的免疫功能。经腹腔注射MC-LR(纯度>95%,400μg/kg体重)12、48、96小时后,取斑马鱼肝脏,利用三个时间段的混合样品和对照组分别与Affymetrix公司斑马鱼基因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该基因芯片包括14900个转录本,处理组斑马鱼的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的比值大于等于2或小于等于0.5时,认为该基因表达上调或下调。经两次芯片重复实验发现有273个基因(10.13%)出现了表达水平的变化,表达上调的基因数为243个,下调的仅为30个。根据基因的功能注释进行分类,上调的基因主要包括细胞骨架结构类、细胞外基质成分、凋亡基因、肿瘤因子、应激因子、信号转导因子、细胞循环因子、生长因子、运输因子、转录因子、代谢相关基因和免疫因子;下调的基因主要包括免疫相关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分析发现MC-LR主要引起细胞循环(Cell cycle)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MAPK signal pathway)的变化,通路分析结果表明MC-LR可能引起了斑马鱼肿瘤的发生,而大量免疫基因表达的下调则表明MC-LR可能抑制了斑马鱼的免疫功能,这也与在草鱼中观察到的结果一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机器人LR式1+2胰肠吻合方法的理论与技巧:附104例病例报道[J].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01)
- [2].广西南北两地水源水和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LR含量调查[J]. 应用预防医学 2020(02)
- [3].不同优化器在高斯噪声下对LR性能影响的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0(03)
- [4].利用二义文法与LR分析法开发多功能计算器[J]. 电子制作 2014(23)
- [5].《编译原理》中LR(0)语法分析动态演示系统分析与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03)
- [6].基于LR模型排序的微博用户推荐[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6(17)
- [7].微囊藻毒素-LR超灵敏均相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与优化[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4(03)
- [8].太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LR污染状况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17)
- [9].编译原理中的LR类分析方法的教学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0(14)
- [10].编译原理中LR分析法的教学探讨[J]. 计算机教育 2008(18)
- [11].如何增强LR中的数据可视性[J]. 传播力研究 2018(21)
- [12].太湖水体微囊藻毒素-LR及相关因子时空分布[J]. 实用预防医学 2016(09)
- [13].微囊藻毒素-LR对鸡肝脏的氧化损伤影响[J]. 生态毒理学报 2019(05)
- [14].微囊藻毒素-LR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体内的动态分布[J]. 生态学杂志 2010(09)
- [15].微囊藻毒素-LR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4(07)
- [16].微囊藻毒素-LR和铜绿微囊藻裂解液对营养生长期水稻生理生化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8)
- [17].微囊藻毒素LR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影响[J]. 癌变.畸变.突变 2014(01)
- [18].不同荧光探针检测微囊藻毒素-LR诱导的氧自由基[J]. 应用预防医学 2011(03)
- [19].微囊藻毒素-LR的生物素-亲和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5(01)
- [20].微囊藻毒素-LR对罗非鱼肝脏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08)
- [21].微囊藻毒素-LR对鲤鱼上皮瘤细胞活力及显微、超微结构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04)
- [22].基于磁珠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微囊藻毒素LR单链抗体筛选与鉴定[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02)
- [23].微囊藻毒素-LR对恶臭假单胞菌细胞活性和表面特性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5(01)
- [24].二烯丙基硫醚拮抗微囊藻毒素-LR致细胞凋亡[J]. 中国公共卫生 2011(12)
- [25].环太湖地区微囊藻毒素-LR同相关污染指标相关性分析[J].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1(02)
- [26].免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微囊藻毒素-LR的灵敏检测[J]. 分析试验室 2015(11)
- [27].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微囊藻毒素-LR[J]. 价值工程 2012(35)
- [28].活性氧在微囊藻毒素-LR致细胞毒性中的作用[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04)
- [29].微囊藻毒素-LR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J]. 生态毒理学报 2015(03)
- [30].基于LR模糊数据的线性回归模型[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标签:微囊藻毒素论文; 草鱼论文; 斑马鱼论文; 脾脏论文; 头肾论文; 肝脏论文; 超微结构论文; 免疫基因论文; 荧光定量论文; 基因芯片论文; 基因表达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