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学习时间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时间,课堂观察报告
学习时间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庞丽燕[1](2019)在《学习时间是如何分配的——《滴水穿石的启示》课堂观察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与学生的学习时间息息相关,教师教授的内容需要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进行消化吸收。于是,40分钟的课堂构建便成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课题。以"学生的学习时间"为主题,对《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进行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时间主要分为师生互动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这两个方面。从这样的视角,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以及课堂的观察探究得出结论:该给的时间要给足,该省的时间要省下。(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期刊2019年01期)
徐琪[2](2018)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老师授课与学生学习时间的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诗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中学生的学习难点。由于考试需求,学生学习古诗文往往停留在"背诵默写"层面,而忽视了古诗文中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使古诗文的学习失去了它的终极价值。古诗文教学需要创新,需要学生在掌握字词句之后再理解和再创造,这样才能让古诗文学习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牟娟[3](2018)在《基于学习时间分配策略——提升《切削原理与刀具》课堂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佳体现在叁个方面:一是学生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量小,二是学习时间内所学内容少,叁是所学内容与学习目标、最终评价目标的一致程度低。要解决这叁个方面的问题,关键在于把握学生课堂学习时机,给学生提供可把握的学习机会。而学习时机的把握正体现在以课堂时间为纬度的灵活施教手段的选择,即学习时间分配策略。因此,基于优化学习时间分配策略的课堂效果研究,对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8年16期)
刘伟[4](2018)在《学习率对项目选择和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的选择与学习时间的分配一直是元认知控制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旨在检验在学习情境中,学习者进行项目选择和学习时间分配的主要依据是学习率。学习率是最近学习区模型的重要概念之一,该模型只涉及了项目难度对学习时间分配和项目选择的影响。基于议程调节模型认为学习者是基于议程来选择不同的项目学习和分配时间的,发现任务奖励结构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超越了项目难度。本次研究采用自控步调学习范式进行实验,并提出了修正版的学习率的概念。既考虑到了最近学习区中的难度,又考虑到了基于议程调节模型的分值,即通过综合项目的分值和难度(以学习时间为指标)来计算学习率(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分值)。研究分为叁个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多位数加法计算题为实验材料。实验1,在不限时的情况下,让被试对难、中、易叁种不同难度计算项目赋予分值,计算机自动记录计算时间,然后根据学习者对不同难度题目赋予的相对分值和相对计算时间的比值来求出学习率。实验2,选取难、易两种难度题目设置了叁种不同学习率的实验材料(简单项目学习率高、困难项目学习率高、两者学习率相等),计算项目学习率的高低是依据实验一的结果设定的,让被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题目选择和计算(被试只能选择其中一种难度和与其相对应分值的项目进行计算)。实验3,实验材料同实验二,在限时的情况下将不同难度、不同分值计算题同时呈现,使用眼动技术记录和分析被试对不同计算项目的选择、计算次序以及学习时间的分配。研究结果显示:(1)叁种难度项目的相对计算时间和相对分值存在显着差异,学习率不存在显着差异,表明学习者依据学习率进行学习;(2)学习者选择项目的依据是学习率的高低,会选择学习率高的计算项目学习;(3)学习者优先选择学习率较高的项目,并在该类项目上分配更多的时间。因此,研究证实了学习率是学习者进行项目选择和学习时间分配的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2)
崔冉冉[5](2018)在《自我损耗信念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Flavell提出元认知概念以来,元认知研究即备受研究者关注。元认知在指导学习者如何有效学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时间分配是元认知控制的核心指标。围绕影响学习时间分配的因素,研究者展开了大量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关注环境因素,如难度、分值、时间限制、学习目标等等,忽视了个体差异性,没有考察不同特性的个体是否会对学习时间分配做出不同的选择。据此,本研究拟从自我损耗信念这一个体因素切入,探讨其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本研究共有两个实验,每个实验均包含两个平行实验。实验1a考察在自定步调研究范式中,自我损耗和项目难度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实验为两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为自我损耗和项目难度,其中自我损耗为被试间变量,项目难度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自定步调学习时间、项目选择和回忆成绩。在本实验中,被试需先完成损耗任务再进行词对学习任务。损耗任务采用经典的Stroop任务。结果发现自我损耗对自定步调学习时间产生显着影响,即:损耗组被试自定步调学习时间显着高于非损耗组,也就是学习时间分配中存在自我损耗效应。但自我损耗对项目选择以及回忆成绩不存在显着影响。为进一步考察损耗组被试学习时间分配的有效性,实验1b采用固定步调研究范式做了进一步地探讨。实验为两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为自我损耗和项目难度,其中自我损耗为被试间变量,项目难度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项目选择和回忆成绩。两组被试的学习时间均固定为实验1a非损耗组被试的平均学习时间。结果发现在固定步调条件下,自我损耗对回忆成绩的影响依然不显着。在损耗组与非损耗组学习时间相同的条件下,两组被试的回忆成绩不存在显着差异。实验2a和实验2b采用不同的损耗任务考察在自定步调研究范式中,自我损耗、自我损耗信念以及项目难度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实验2a和实验2b均为叁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为自我损耗、自我损耗信念以及项目难度,其中自我损耗和自我损耗信念为被试间变量,项目难度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自定步调学习时间、项目选择和回忆成绩。实验2a依然采用Stroop任务作为损耗任务,实验2b采用E-crossing任务作为损耗任务,实验2a和实验2b中词对学习任务均与实验1a相同。实验2a和实验2b得到一致的结果:无论项目难度是困难还是容易,自我损耗效应只出现于损耗组自我损耗信念低分被试,即:损耗组自我损耗信念低分被试的自定步调学习时间显着高于自我损耗信念高分被试。非损耗组被试自定步调学习时间差异不显着。对于学习时间分配任务的回忆成绩,自我损耗信念主效应显着,自我损耗信念低分被试的回忆成绩显着高于自我损耗信念高分被试。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自我损耗会对个体的自定步调学习时间产生影响,自我损耗发生后个体的自定步调学习时间增加,从而产生自我损耗效应;(2)自我损耗对自定步调学习时间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只有自我损耗信念低分的个体才会出现自我损耗效应;(3)自我损耗不会影响个体的回忆成绩,但自我损耗信念会对个体的回忆成绩造成影响,即自我损耗信念低分个体的回忆成绩显着高于自我损耗信念高分的个体。(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6)
贾宁,李聪慧,代景华[6](2018)在《高中生元记忆监测准确性及其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高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以具体名词词对为联结学习材料,采用自控步调学习范式,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高中生即时学习判断和延时学习判断的准确性,特别是预见偏差,及其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高中生的即时学习判断出现了预见偏差。第二,即时学习判断的预见偏差会影响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降低学习效率。第叁,延迟判断能消除预见偏差,进而实现更为合理的学习时间分配。(本文来源于《应用心理学》期刊2018年01期)
王淞佳[7](2017)在《重复学习和反馈对学习判断与学习时间分配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元记忆监测和控制是元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二者关系的探讨一直是元认知领域研究的重点。目前主要是以研究不同驱动条件下的学习判断和学习时间分配呈现的关系来对元记忆监控关系进行探讨。Koriat(2006)等人提出,学习时间分配在不同的驱动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反映出监测与控制之间不同的关系。因而对其不同功能的探索,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元记忆监控关系的了解。贾宁(2011)在重复学习条件下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第一轮还是第二轮中的学习判断和学习时间分配,都表现出了显着的负相关,表明了时间监测功能具有稳定性。由于学习时间分配在不同驱动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因而本研究旨在一方面验证数据驱动方式下,学习时间分配稳定的监测功能,另一方面探究目标驱动方式下,其控制功能是否也具有稳定性。本研究包含两个实验。实验一让被试自主控制学习时间,以在不同学习项目上设置不同测试分数的方式,来引发学习时间分配两种不同的驱动方式,进而在重复学习条件下,对学习时间分配的两种功能进行探究。实验二在给予反馈的前提下,对不同驱动条件下的时间分配,其监测和控制功能的变化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两个实验的结论如下:(1)在数据驱动方式下,无论是第一轮还是第二轮中的学习判断和时间分配关系都呈现负相关,此时学习时间的监测功能具有稳定性;(2)在目标驱动方式下,第一轮的学习判断和时间分配呈现正相关,此时表现出时间分配的控制功能;第二轮二者关系表现出负相关,此时体现了学习时间的监测功能。(3)在反馈条件下,无论在何种驱动方式下,都有学习判断随学习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体现了学习时间监测功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6)
张雪婷[8](2017)在《不同学习时间分配下初中生成就动机对学习判断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判断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当下学习过的项目在随后测验中回忆成绩的预见性判断。学习判断准确与否将决定学习者是否继续进行学习,决定学习者能否进行有效的学习时间分配,因此学习判断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成就动机是能够促使个体努力完成有价值或者较为重要事情并做到尽善尽美的一种内部力量,它是影响学习判断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发现成就动机的高低不同所对应的学习判断准确性也不同,那么这种不同的学习判断准确性在固定步调的学习时间分配下和自定步调的学习时间分配下又是怎样的呢?因此本研究在两个不同的学习时间分配(固定步调与自定步调)条件下,从成就动机高低和学习判断类型两个维度出发,分别将被试分为四组:高动机即时判断组、高动机延迟判断组、低动机即时判断组、低动机延迟判断组。之后通过学习判断实验,判断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分配条件下,高低成就动机者对学习判断的准确性是怎样的。实验结果证明了不同的学习时间分配条件下,高低成就动机者对学习判断的准确性不同。具体结果如下:1.初中生成就动机水平在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班干部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着;2.成就动机水平与学习判断关系:固定步调学习时间分配条件下和自定步调学习时间分配条件下,低成就动机者的学习判断准确率均显着高于高成就动机者;3.学习时间分配与学习判断类型关系:固定步调学习时间分配条件下,即时判断的学习判断等级和回忆成绩均显着高于延迟判断的学习判断等级和回忆成绩;自定步调学习时间分配下,学习判断类型在学习判断等级和回忆成绩上均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0)
姜英杰,王志伟,郑明玲,金雪莲[9](2016)在《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不同梯度下,分值激发的议程与习惯性反应作用一致、不一致条件中,优先选择项目和学习时间的差异,考察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及其动态过程。结果发现:(1)等分值条件下,汉语为母语被试存在从左到右的习惯性反应。(2)分值梯度对基于议程的学习时间分配的有效性具有调节作用。小分值梯度(1分、5分)激发的议程能够克服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但不能使被试建立起优先学习高价值项目的议程;大分值梯度(1分、10分)能够克服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且能够使被试建立起优先学习高价值项目的议程。(3)基于议程调节的学习时间分配在时程和阶段上具有动态性和情境特异性。(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家晓余,汪磊,李伟健[10](2016)在《成就目标定向对高中生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采用Metcalfe(2002)实验范式,探讨复杂情境中不同类型成就目标定向对高中生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实验1以70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2(特质性成就目标定向类型:掌握目标、成绩目标)×2(项目难度:容易、困难)×2(项目分值:1分、5分)叁因素混合设计,考察特质性成就目标定向对高中生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1)项目选择上,不同类型被试均倾向于优先选择容易项目。相比于1分项目,特质性成绩目标被试倾向于优先选择5分项目。(2)自定步调学习时间上,被试对困难项目的学习时间显着高于容易项目。特质性成绩目标被试对5分项目的学习时间显着高于1分项目。实验2以138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2(特质性成就目标定向类型:特质掌握目标、特质成绩目标)×2(情境性成就目标定向类型:情境掌握目标、情境成绩目标)×2(项目难度:容易、困难)×2(项目分值:1分、5分)四因素混合设计,同时考察特质性和情境性成就目标定向对高中生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1)项目选择上,情境性掌握目标被试倾向于优先选择1分项目。情境性成绩目标被试倾向于优先选择5分项目。(2)自定步调学习时间上,不同类型被试均倾向于对困难项目和5分项目分配更多的学习时间,情境掌握目标被试在总的自定步调学习时间上显着高于情境成绩目标被试。情境掌握目标被试在困难1分项目上的自定步调学习时间显着高于情境成绩目标被试,而情境成绩目标被试在容易5分项目上的自定步调学习时间显着高于情境掌握目标被试。实验结果表明:成就目标定向对被试的学习时间分配产生影响。并且,在特定任务情境下,情境性成就目标要求掩盖了特质性成就目标的作用。本研究丰富了学习时间分配的基于议程调节模型,对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学习时间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中学生的学习难点。由于考试需求,学生学习古诗文往往停留在"背诵默写"层面,而忽视了古诗文中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使古诗文的学习失去了它的终极价值。古诗文教学需要创新,需要学生在掌握字词句之后再理解和再创造,这样才能让古诗文学习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习时间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庞丽燕.学习时间是如何分配的——《滴水穿石的启示》课堂观察报告[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9
[2].徐琪.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老师授课与学生学习时间的分配[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
[3].牟娟.基于学习时间分配策略——提升《切削原理与刀具》课堂效果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8
[4].刘伟.学习率对项目选择和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8
[5].崔冉冉.自我损耗信念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8
[6].贾宁,李聪慧,代景华.高中生元记忆监测准确性及其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8
[7].王淞佳.重复学习和反馈对学习判断与学习时间分配关系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7
[8].张雪婷.不同学习时间分配下初中生成就动机对学习判断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9].姜英杰,王志伟,郑明玲,金雪莲.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学报.2016
[10].家晓余,汪磊,李伟健.成就目标定向对高中生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