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1.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及巨噬细胞的培养与鉴定方法;2.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能表达CD40L的巨噬细胞共同孵育,以及抗体阻滞试验的方法,探讨CD40-CD40L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释放NO及ICAM-1的影响,试图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采用Ⅰ型胶原酶灌注法收集HUVEC,胰蛋白酶消化传代,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内皮细胞;2.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获得单核细胞,并衍化为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及CD68免疫组化染色鉴定;3.取第三代HUVEC,观察与巨噬细胞共同孵育,以及采用抗CD40L单克隆抗体阻断CD40L作用后HUVECs的功能变化:(1)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2)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3)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CAM-1;(4)硝酸还原酶法测血浆NO。结果:1.胶原酶灌注消化法收集细胞,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可获得满意的HUVEC,Ⅷ因子染色证实培养细胞为内皮细胞;2.密度梯度离心法能够从人外周血中获取高纯度和活性的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及CD68染色证实为巨噬细胞;3.与巨噬细胞共孵育组细胞形态发生改变,24小时与48小时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抗CD40L组(P<0.05)且与巨噬细胞共孵育组存活率48小时细胞低于24小时(P<0.05)。4.与巨噬细胞共孵育组在24小时、48小时ICAM-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抗CD40-L组(P<0.05),且48小时浓度高于24小时(P<0.05)。5.与巨噬细胞共孵育组在24小时、48小时NO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抗CD40-L组(P<0.05),且48小时浓度低于24小时(P<0.05)。结论:1胶原酶灌注消化法收集细胞,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可获得满意的HUVECⅧ因子染色证实培养细胞为内皮细胞;2密度梯度离心法能够从人外周血中获取高纯度和活性的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及CD68染色证实为巨噬细胞;3CD40-CD40L信号途径能够促进HUVECs释放ICAM-1,但对NO却起到抑制作用。4阻断CD40-CD401信号系统可能可以延缓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CD40-CD40L与缺血性脑卒中[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S2)
- [2].CD40-CD40L系统与易损斑块的破裂[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08(04)
- [3].CD40-CD40L相互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02)
- [4].温和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CD40-CD40L轴的影响[J]. 中国针灸 2014(01)
- [5].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2(12)
- [6].急性冠脉综合征CD40-CD40L昼夜节律的变化[J]. 心脏杂志 2008(06)
- [7].CD_(40)-CD_(40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18)
- [8].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梗死患者CD40-CD40L与血小板糖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04)
- [9].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对小鼠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影响[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8(02)
- [10].基于血脂代谢紊乱探讨益气调脂八味汤对CD40-CD40L系统的调控作用[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06)
- [11].CD40-CD40L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0(08)
- [12].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对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术后早期气道上皮细胞的影响[J]. 免疫学杂志 2017(03)
- [13].CD40-CD40L系统与儿童肥胖的相关性[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0(03)
- [14].SiRNA阻断CD40-CD40L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4)
- [15].CD40-CD40L在儿童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4(07)
- [16].CD40-CD40L信号通路在移植免疫中的应用与进展[J]. 器官移植 2016(04)
- [17].CD40-CD40L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11)
- [18].CD40-RNAi阻断CD40-CD40L轴对ApoE~(-/-)小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1(06)
- [19].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D40-CD40L表达的意义[J]. 华夏医学 2008(06)
- [20].急性髓性白血病中CD40-CD40L与OX40的表达与Bcl-2和Bcl-x_L表达的相关性分析[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9(04)
- [21].活化CD40-CD40L通路联合Docetaxel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 2009(09)
- [2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0-CD40L测定的临床意义[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8(03)
- [23].CD40-CD40L与OX40在急性髓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意义[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9(06)
- [24].CD40-CD40L介导的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24)
- [25].CD40-CD40L与B细胞肿瘤治疗研究进展[J]. 现代医院 2013(05)
- [26].阻断CD40-CD40L受体-配体轴与急性冠脉综合征[J]. 江苏医药 2010(04)
- [27].血管软化丸调控CD40-CD40L系统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06)
- [28].CD_(40)-CD_(40)L和CD_(28)-B7共刺激信号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3(22)
- [29].CD40-CD40L系统对主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浆黏附分子水平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23)
标签: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论文; 巨噬细胞论文; 一氧化氮论文; 细胞间粘附分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