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消化酶是消化腺和消化器官分泌的起消化食物作用的酶类。研究消化酶的种类、分布和活性对了解鱼类消化生理、食性和生物学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直接服务于水产养殖业中的投饲管理和饲料配制。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严峻,细鳞鱼在我国的分布区域日益缩小,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有濒临灭绝的危险。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一些单位开展了细鳞鱼的人工驯化,以人工饲料取代活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测定了乌苏里江和牡丹江野生尖吻与钝吻种群、牡丹江野生种群的幼鱼和乌苏里江种群自繁F1代细鳞鱼的胃、食道、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后肠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分布与活性。结果如下:消化酶在消化器官中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胃中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很高;幽门盲囊中脂肪酶和蛋白酶活力较高,淀粉酶活力较弱;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较高,蛋白酶活力较弱。这说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主要在胃中,胃、肠道、幽门盲囊和食道均是碳水化合物消化的主要器官,脂肪的消化吸收主要集中在肠道和胃中。消化酶活性在不同种群,以及同一个体不同组织和肠道之间的差异不同。不同种群成鱼之间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牡丹江种群幼鱼幽门盲囊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牡丹江种群的成鱼(P<0.05),说明幼鱼的消化能力远远高于成鱼;乌苏里江种群自繁F1代食道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乌苏里江种群成鱼脂肪酶活性(P<0.05);乌苏里江种群自繁F1代的胃、幽门盲囊、食道和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乌苏里江尖吻种群(P<0.05),这可能是自繁群体长期适应人工饲料的结果。在所有种群中,成鱼肠道中蛋白酶活性顺序均为前肠>后肠>中肠,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中肠(P<0.05);牡丹江野生种群幼鱼肠道中的蛋白酶活性顺序是前肠>中肠>后肠,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后肠(P<0.05)。乌苏里江种群自繁F1代肠道中前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中、后肠(P<0.01),淀粉酶活性顺序为前肠>中肠>后肠;其它种群的淀粉酶活性在肠道中均匀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乌苏里江野生尖吻种群脂肪酶活性顺序为后肠>中肠>前肠,后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中、前肠(P<0.05);乌苏里江野生钝吻种群脂肪酶活性顺序为前肠>后肠>中肠,前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中肠(P<0.01);牡丹江野生尖吻、钝吻种群及幼鱼和乌苏里江种群自繁F1代脂肪酶活性在肠道中均匀分布,差异均不显著(P>0.05)。乌苏里江野生钝吻种群和自繁F1代种群、牡丹江野生尖吻、钝吻种群和幼鱼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活性顺序均为幽门盲囊>食道>胃>肠道,幽门盲囊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肠道(P<0.05);乌苏里江野生尖吻种群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活性顺序为胃>幽门盲囊>食道>肠道,胃和幽门盲囊中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食道和肠道(P<0.05)。乌苏里江野生尖吻种群消化器官中的淀粉酶活性顺序为胃>肠道>食道>幽门盲囊,胃中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肠道、食道(P<0.05)和幽门盲囊(P<0.01);乌苏里江野生钝吻、牡丹江野生尖吻种群及幼鱼各消化器官中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它们淀粉酶活性顺序均为胃>肠道>食道>幽门盲囊;乌苏里江种群自繁F1代消化器官中的淀粉酶活性顺序为胃>幽门盲囊>肠道>食道。乌苏里江野生尖吻和钝吻种群、牡丹江钝吻种群、乌苏里江种群自繁F1代的各消化器官中的脂肪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所有种群的胃蛋白酶最适pH值为2.6,肠蛋白酶最适pH值为10.2~10.4。研究结果表明:四个不同的野生种群之间,无论是尖吻还是钝吻种群之间各种消化酶的活性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吻端的形态差异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到消化道中各种酶的活性;但是成鱼与幼鱼之间,野生种群与自繁人工养殖种群之间部分消化酶的活性差异显著,这说明,幼鱼的消化能力显著高于成鱼;自繁后代(人工养殖)显著高于野生种群,这可能是幼鱼适应高速生长发育和人工养殖群体适应高能量饲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