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以常州武进区牛塘镇为例

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以常州武进区牛塘镇为例

论文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因此要求农业现代化也必须以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为前提。在这个过程中,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要素被重新优化配置,利益格局被重新调整,部分农业用地、居住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因此大量农民离开土地变为城市居民,形成农地非农化、农民市民化趋势。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为主的保障功能。但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由于征地制度改革滞后,失地农民数量不断扩大,征地赔偿费普遍偏低,特别是由于安置失地农民路径不宽、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差、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农民在失地后得不到合理安排,由此衍生了大批“种地无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失地农民。如果处理不好,失地农民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重要因素,成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难点问题。本论文主要在分析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失地农民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透析当前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分析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及思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失地农民概述
  • 第一节 失地农民释义
  • 一、失地农民定义
  • 二、失地农民与农民的区别
  • 第二节 牛塘镇失地农民基本情况
  • 一、牛塘镇失地农民的自然情况
  • 二、牛塘镇农民失地前后状况比较
  • 第二章 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及期望
  • 第一节 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
  • 一、身份界定模糊,农民进退两难
  • 二、农耕地非农化,农民收入减少
  • 三、就业能力较弱,农民就业困难
  • 四、补偿标准偏低,生活不堪重负
  • 第二节 农民失地后的心态与期望
  • 一、征地后的感受
  • 二、农民对生活保障的担忧
  • 三、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五、完善再就业机制
  • 第三章 失地农民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
  • 一、农民权益流失的表现
  • 二、农地产权模糊
  • 三、乡镇政府定位错误
  • 第二节 征地补偿制度的缺陷
  • 一、征地法律法规的不完备
  • 二、征地补偿标准欠科学
  • 三、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不合理
  • 四、公共利益的无限扩张
  • 第三节 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不合理
  • 一、现行补偿安置制度
  • 二、补偿安置制度的缺陷
  • 第四章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必要性
  • 一、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首要内容
  • 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 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 四、社会公正、公平的重要表现
  • 第二节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 一、明确农地产权的主体地位
  • 二、赋予农民长期土地使用权
  • 三、健全土地分配收益制度
  • 四、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
  • 五、建立政府征地激励约束机制
  • 第三节 健全征地补偿制度
  • 一、建立土地征用纠纷仲裁制度
  • 二、建立征地补偿分配的制度保障
  • 第四节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一、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体系
  • 二、失地农民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
  • 三、失地农民再就业机制的建立
  • 第五节 明确物权法对公共利益的界定
  • 一、物权法未明确界定公共利益
  • 二、明确对公共利益的界定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1 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农民失地情况调研
  • 附录2 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失地情况调查资料
  • 附录3 牛塘镇工业、农业各项资料统计表格
  • 附录4 武进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问答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 人力资源管理 2015(05)
    • [2].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5(04)
    • [3].失地农民的继续社会化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10(02)
    • [4].浅谈社会情境对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的影响[J]. 东方企业文化 2014(19)
    • [5].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思考[J]. 技术与市场 2011(05)
    • [6].有关建立新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探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19)
    • [7].浅析政府在推进失地农民就业扶持中的职能缺失[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 [8].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12)
    • [9].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主要因素及施行就业安置方式的建议[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10)
    • [10].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J]. 农业网络信息 2008(09)
    • [11].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探讨[J]. 学理论 2012(34)
    • [12].论失地农民的城市化适应[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09)
    • [13].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12)
    • [14].浅析失地农民创业困境及其解决对策[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3)
    • [15].试论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J]. 中国成人教育 2014(21)
    • [16].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刍议[J]. 才智 2012(14)
    • [17].促失地农民就业,建和谐农村社区——对张家港市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点看法[J].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11(04)
    • [18].失地农民贫困化问题的对策思考[J]. 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8(S7)
    • [19].失地农民城市融合问题浅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08)
    • [20].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J]. 农业经济 2010(12)
    • [21].论失地农民的发展权[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6)
    • [22].失地农民职业转化与增收的实证研究[J]. 台湾农业探索 2008(02)
    • [23].桂林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探析[J]. 时代人物 2008(05)
    • [24].失地农民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2)
    • [25].以人为本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J]. 继续教育研究 2008(07)
    • [26].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与干预[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7].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失地农民的困境与出路[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3(06)
    • [28].浅析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08)
    • [29].关于失地农民今后出路的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14(03)
    • [30].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和谐现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9)

    标签:;  ;  ;  

    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以常州武进区牛塘镇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