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1](2021)在《奶牛种公牛培育及性别控制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我国奶牛养殖产业对优质种公牛培育和良种母牛快速扩繁的迫切需求,创新集成了奶牛育种关键技术体系、研制性别控制冷冻精液生产新技术与新产品,为解决高产奶牛扩繁速度慢的技术瓶颈问题,加快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奶牛育种关键技术体系包括种用胚胎生产与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青年公牛全基因组检测与遗传评估、生长发育、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及精液受精与受胎能力相关性分析。奶牛性控冷冻精液生产新技术主要围绕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善与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关键技术开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创新集成了高效的奶牛种用胚胎生产与ET关键技术流程,使每头供体牛平均生产体内胚胎6.6枚,比行业平均水平(5枚)高32.0%;冷冻胚胎移植受胎率为45.0-58.6%、产犊率为38.4-55.8%,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利用全基因组检测结合奶牛DHI技术,集成了种公牛遗传-生产性能对比育种评价体系。不同月龄青年公牛生长发育关键指标,与行业标准相比,体重和睾丸周径均高于行业标准平均水平,并筛选出遗传品质优秀的种公牛154头,其中育种综合指数GTPI(General Total Performance Index)≥2600指数的种公牛35头、占比22.7%;AI配种的种母牛一、二和三胎次305天产奶量与商品母牛相比分别提升了823.0 kg、1374.5 kg和976.7 kg,表明全基因组检测遗传评估与生产性能实际表型值的显着关联性。3、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与AI受胎率对比分析显示,同一头种公牛精液的IVF受精率与AI受胎率高度关联,证明IVF可作为新的繁殖性状评价指标纳入奶牛种公牛育种评价体系,据此把种公牛受精能力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正常受精率(Normal fertility bulls:45-60%)、较高受精率(Higher fertility bulls:61-80%)、高受精率(Highest fertility bulls:>80%)。4、探究异种动物的精子(山羊、绵羊和鹿)对于奶牛X精子的受精推流效果表明,选择山羊精液受精推流最佳,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奶牛性控冻精生产新技术,使奶牛性控冻精生产效率提升2倍以上、生产成本降低70%,并确定新产品的标准为:100万分离X精子混合100万山羊精子,该产品可以保持平均56.2%的AI情期受胎率和94.6%的性控准确率。5、添加抗氧化剂VE、SOD、CAT可以明显提升奶牛分离X精子的活力,特别是奶牛性控冻精的体外存活时间由原来的4-6 h延长到8-10 h,该产品的AI受胎率总体提升了5-10%,为奶牛性控冻精产业化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余文莉,李树静,刘潇,陈龙[2](2013)在《对奶牛胚胎移植技术产业化的反思》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家畜胎移植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步入瓶颈。笔者以奶牛业为例,从行业特点和现状、胚胎移植技术在行业中的定位、我国胚胎移植技术产业化面临的困境、我国胚胎移植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如何拯救中国的奶牛胚胎移植5个方面展开讨论,反思问题症结,寻求解决策略,期望对从业者有所启发。
桑润滋,李树静[3](2011)在《我国牛胚胎工程研究进展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我国牛胚胎移植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30多年来,我国牛胚胎移植经试验研究、发展提高、推广应用三个阶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不仅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在奶牛快速扩繁和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牛胚胎移植正向产业化迈进,向胚胎工程延伸。现就我国奶牛胚胎移植、胚胎工程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李树静,余文莉,刘潇[4](2010)在《奶牛PCR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在河北省的产业化推广效果分析》文中指出奶牛PCR胚胎性别鉴定技术鉴定准确性高,对胚胎伤害小,技术发展成熟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河北省经过多年的奶牛性别鉴定胚胎移植的产业化推广工作,获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绩。本文从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在河北省的产业化推广情况方面入手,对这项技术在当地的推广效果进行分析,旨在系统的阐明奶牛PCR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利弊,从而客观评价这一技术的实用性,并提出未来技术改良和发展的方向。
王立斌[5](2009)在《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快速扩繁天祝白牦牛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加速天祝白牦牛的繁育进程,进行品种的培育和改良,本试验紧密结合动物繁殖生产实践,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对54头天祝白牦牛(供体)的超数排卵、86头黑牦牛(受体)的同期发情以及胚胎回收、胚胎移植和超数排卵及同期发情前后供体和受体体内几种重要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和应用,从而探索出简洁而高效的白牦牛胚胎移植技术体系,为白牦牛的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并形成规模化生产。结果显示:1、在利用等量法注射国产FSH进行超数排卵的10头牛中,有4头牛反应良好,其中有2头干巴,1头牙日玛和1头头麻,超排的有效率为40%。在超排结束后,这4头牛的卵巢平均大小为(3.8±0.8)×(3.0±1.1)×(2.1±0.6)cm3,卵巢平均增幅为22.47±5.62倍。其中干巴牛的两侧卵巢上共有10个突出于卵巢表面的黄体,另外1头牙日玛和1头头麻的两侧卵巢上分别有2个和4个黄体。其余6头牛的卵巢上有的虽然有卵泡生长发育,但是没有成熟和排卵,卵巢上也没有黄体形成,卵巢的体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卵巢平均增幅为5.73±4.21倍。2、在利用减量注射法的对比实验中,共处理了10头供体牛,有5头牛的卵巢上有卵泡发育成熟,并且排卵。其中反应较好的是2头干巴,另外2头牙日玛和1头头麻均在一侧的卵巢上各有1个黄体,超数排卵的总有效率为50%。2头干巴牛的卵巢大小平均为(3.6±1.1)×(2.5±1.0)×(1.8±0.8)cm3,增幅为24.15±2.36倍;另外3头牛的卵巢体积平均为(2.5±1.0)×(1.6±1.1)×(1.1±0.6)cm3,平均增幅为15.49±5.23倍。通过直肠检查发现这5头牛共有17个黄体突出于两侧的卵巢表面。反应效果不明显的5头牛的卵巢上有少量卵泡生长,但是没有发育成熟,与处理前相比,它们的卵巢体积也明显增大,平均大小为(1.8±0.8)×(1.4±0.6)×(1.0±0.6)cm3,增幅为3.16±2.80倍。3、在等量法注射进口FSH的实验中共处理10头供体白牦牛,有5头牛超排效果明显,其中有2头干巴,2头牙日玛和1头头麻,超排的有效率为50%。干巴牛的两侧卵巢上共有9个突出于卵巢表面的黄体,另外2头牙日玛两侧卵巢上共有4个黄体,1头头麻的两侧卵巢上有3个黄体。在试验的10头牛中,平均每头干巴形成黄体3个,每头牙日玛形成黄体1个,每头头麻形成黄体1个。干巴的处理效果明显高于牙日玛和头麻(P<0.05)。4、在减量法注射进口FSH的实验组中,共处理了12头供体牛,有6头牛的卵巢上有卵泡发育成熟,并且排卵,超排的有效率为50%。其中反应较好的有3头干巴、2头牙日玛和1头头麻。这6头牛共有22个黄体突出于两侧的卵巢表面。另外在处理的12头牛中,干巴牛卵巢上有4个卵泡,牙日玛有2个卵泡,头麻有3个卵泡。5、应用CIDR和大剂量FSH处理供体白牦牛的实验中,共处理了6头供体白牦牛,其中有3头牛超排反应良好,其余3头牛反应不明显,超排有效率为50%。反应良好的3头牛两侧的卵巢上共有10个黄体,平均每头牛可获得黄体数为1.67个,并且有4个没有排卵的卵泡。6、在应用PMSG处理的6头供体牛中,有2头牛在96h内出现发情症状,其卵巢上共有6个黄体,平均每头牛的黄体数为1枚,另外有8个没有排卵的卵泡存在,超排的有效率为33%。7、应用CIDR和FSH重复处理供体白牦牛的结果显示,在处理的6头牛中,有4头牛反应良好,其余2头牛反应不明显,超排有效率为67%。直肠检查可触摸到反应良好的4头牛两侧的卵巢上共有22个黄体突出于表面,平均每头牛可获得黄体数为3.67个,另有没有排卵的卵泡5个。卵巢平均增幅为23.24±5.11倍。8、在应用CIDR+前列腺素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受体黑牦牛的实验中,应用上海产PG处理的26头牛中,有14头牛出现了发情症状,其中在24h内发情的2头,25h~48h内发情的有7头,49h~72h内发情的3头,73h以上发情的2头,同期发情处理的有效率为53.8%,另有12头牛未出现明显的发情症状,但有2头牛的卵巢上触摸到了发育中的卵泡;应用宁波产PG共处理了20头受体牛,撤栓后24h内出现发情的有1头,25h~48h内发情的有6头,49h~72h内发情的3头,73h以上发情的1头,同期发情的有效率为55%,另有9头牛在120h内未见发情症状。应用CIDR+氯前列烯醇法进行受体牛同期发情处理的总有效率为54.3%,受体牛的发情现象主要集中在撤栓后的25~72h之内,占发情总数的76%,24h以内发情的和73h以后发情的各占12%。9、使用前列腺素法共计处理40头受体牛,分为两组,第一组共18头牛,为一次注射氯前列烯醇组,在处理后的24h内出现发情的有0头,25h~48h内发情的有0头,49h~72h内发情的2头,73h以上发情的2头,总发情率为22.2%;第二组的22头牛在第一次注射氯前列烯醇后,有2头牛在25~72h内出现了发情现象,在对剩余的20头进行第二次注射氯前列烯醇后,24h内出现发情的有1头,25h~48h内发情的有3头,49h~72h内发情的4头,73h以上发情的1头,发情主要集中在注射激素后的25~72h以内,同期发情处理的总有效率为50%。10、本试验用于冲胚的供体白牦牛共29头,共冲出胚胎128枚,能够用于移植的形态正常的胚胎104枚,另外24枚为等外胚胎。胚胎有效率为81.3%。在104枚正常胚胎中,有85枚桑葚胚,另外19枚为早期囊胚。其中40枚进行常温保存,用于鲜胚移植,另外64枚进行冷冻保存,用于冻胚移植。11、在胚胎移植过程中,共鲜胚移植了27头经同期发情处理后的受体牛,移植2个月后通过直肠检查诊断有14头牛怀孕,妊娠率为52%。由于1头怀孕牛意外死亡,产犊率为48.1%。将13枚冷冻胚胎分别移植给了13头经同期发情处理过的受体黑牦牛,移植2个月后通过直肠检查诊断有5头牛怀孕并产犊,妊娠率为38.5%。同时在对自然发情黑牦牛的胚胎移植中,用新鲜胚胎移植的5头牛中,有3头牛怀孕,妊娠率为60%,另外6头冷冻胚胎移植的牛中有3头也发生怀孕,妊娠率为50%。12、在供体牛超数排卵周期中,母畜血清孕酮的浓度在d8前没有明显的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但在d8后迅速下降,d10降到最低值,以后又开始升高。血清雌二醇的变化趋势刚好相反。13、受体牛在同期发情处理周期中,血清孕酮和雌二醇的浓度变化与供体牛的变化趋势相似,d10时孕酮的含量降低而雌二醇的含量升高。结果表明,国产FSH与进口FSH在处理供体白牦牛进行超数排卵时,其效果差异不显着;在同等条件下,使用大剂量的FSH对供体白牦牛进行超数排卵,其效果与使用正常剂量FSH的处理效果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其总有效率和平均每头牛形成的黄体数几乎相等;与使用CIDR+FSH进行超数排卵相比,使用PMSG处理供体白牦牛进行超数排卵的效果明显要低;重复进行超数排卵处理的效果显着地高于一次处理的效果,平均每头牛的排卵数也明显地高于一次处理组;采用CIDR+氯前列烯醇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总有效率要明显地高于单纯一次使用氯前列烯醇,但与重复两次使用氯前列烯醇的同期发情效果差异不显着;应用鲜胚移植,受体牛的受孕率明显要高于冷冻胚胎的移植妊娠率。并且以自然发情但没有配种的牛作为受体进行胚胎移植,其妊娠率高于利用外源性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过的受体牛。
梁晶,梁坤,刘景霞[6](2008)在《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及其发展模式探讨》文中指出近几年,胚胎移植产业化在我国及某些省份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其原因主要有4方面。一是胚胎价格高,移植受胎率低,造成市场冷淡,需求锐减;二是胚胎产业化推广缺乏成熟的发展模式;三是奶牛场(户)利润降低;四是国家对奶业经济政策的调整造
桑润滋[7](2006)在《我国奶牛胚胎移植和胚胎工程现状及“十一五”的重点研究领域》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作者20多年从事奶牛胚胎移植研究与推广工作的实践,全面总结了我国奶牛胚胎移植和胚胎工程发展的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一五”重点研究领域。
桑润滋[8](2005)在《胚胎移植技术在河北省的发展》文中提出 河北省牛胚胎移植始于1980年,30多年来,经试验研究、中间扩大试验、应用推广三个阶段,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养牛业,特别是良种奶牛、肉牛的迅速扩繁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河北省牛胚胎移植技术正向胚胎工程延伸,向产业化迈进,现就牛胚胎移植技术在河北省的发展做一概述。1 河北省牛胚胎移植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桑润滋[9](2005)在《我国奶牛胚胎移植和胚胎工程现状及“十一五”重点研究领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作者20多年从事奶牛胚胎移植研究与推广工作的实践,并查阅大量文献,全面总结了我国奶牛胚胎移植和胚胎工程发展的历程,取得的主要成绩,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一五”重点研究领域。
吴国利[10](2005)在《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对比研究和生产体系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胚胎移植主要包括:供受体同期发情、供体超数排卵、胚胎冷冻解冻和移植等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影响这些关键环节的技术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探讨适宜的生物技术,为奶牛胚胎移植产业化提出高效能、低成本、稳定和操作简便的技术体系;对一些相关的胚胎生物技术,如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性别鉴定等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一) 诱导奶牛同期发情试剂和相关技术的对比研究。(二) 提高牛超数排卵效果技术研究。(三) 牛胚胎移植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四) 活体采卵(OPU)及体外受精(IVF)技术的应用研究。(五) 奶牛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应用研究。 诱导奶牛同期发情试剂和相关技术的对比研究:用含孕酮阴道栓、PG等几种方法,对不同状况的牛群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根据发情率、黄体合格率、受体移植可用率、妊娠率以及超数排卵获取的可用胚数,进行发情程度、效果的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方法的诱导发情完全可以替代自然发情,孕酮阴道栓加PG诱导发情的方法不受发情周期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处理,国产的孕酮海绵栓和进口的CIDR对发情程度的影响差异不显着,用国产孕酮海绵栓完全可以替代进口CIDR,成本下降70%左右:在不同的牛群,营养状况水平较高的牛群同期发情水平极显着高于其他牛群,本结论对胚胎移植的供、受体牛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产犊超过3个月的经产牛的同期发情率都显着高于产犊不足3个月的经产牛的同期发情率(P<0.01)。 提高牛超数排卵效果技术研究:在自然发情周期的第9天,开始注射FOLLITROPIN-V超排处理,超排反应最佳,按不同时间注射相同剂量FOLLITROPIN-V,在第9天注射所获得的受精卵每头平均12枚、可用胚每头平均6.8枚,显着的高于3天、6天、12天所获得的数量(P<0.05); 应用含孕激素阴道拴+雌激素+孕激素处理后,超排效果显着高于单独使用阴道拴组和阴道拴配合孕激素组,说明雌激素对超排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应用阴道拴配合雌激素和孕激素处理后超排,与在发情周期的第8-12天开始的传统超排方法比较,结果差异显着(P<0.05);应用进口阴道拴CIDR和国产“牛欢”(海绵阴道栓)配合雌激素和孕激素处理后开始超排,对青年牛和成母牛超排反应均没有差异(P>0.05),国产的阴道海绵栓可以代替进口的CIDR,成本下降70%左右;短期重复超排(间隔25天-28天)处理次数对超排效果与传统方法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应用阴道拴诱导卵泡波同步发生后开始超排处理后可以提高重复超排处理次数,提高超排效率,增加胚胎年产量,采用重复超排技术,每年超排次数可高达10次,每头牛可年产达60枚以上,而传统方法只能达到4次左右,所获得的可用胚胎也只有24枚左右。 本文就影响牛体内胚胎移植妊娠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如下:1.5M乙二醇,10%的甘油和EFS40(玻璃化冷冻液)三种不同的胚胎冷冻法对受体的妊娠率没有明显的差别。在牛胚胎移植产业化中可相互补充,尤其乙二醇作为冷冻保护液,可以达到解冻后直接移植的目的,简化操作,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致密桑椹胚的移植妊娠率略高于早期囊胚和囊胚,但三者的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着(P>0.05);胚胎与受体的同步差±12小时内不影响受体移植妊娠率,但
二、奶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奶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奶牛种公牛培育及性别控制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奶牛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
1.1.1 人工输精技术 |
1.1.2 MOET育种技术 |
1.1.2.1 胚胎移植国内外应用情况 |
1.1.2.2 胚胎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1.2.3 胚胎移植技术前景 |
1.1.3 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技术 |
1.1.3.1 体外受精技术的应用情况 |
1.1.3.2 体外受精技术存在的问题 |
1.1.3.3 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前景 |
1.1.4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
1.2 奶牛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分子辅助标记 |
1.2.2 全基因组选择 |
1.2.2.1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
1.2.2.2 全基因组选择技术 |
1.2.2.3 基因组选择的应用 |
1.2.3 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 |
1.2.3.1 动物克隆操作技术 |
1.2.3.2 动物克隆研究的生物学意义 |
1.2.3.3 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影响种公牛培育的种用胚胎质量及受胎率相关因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体母牛选择 |
2.2.2 实验材料 |
2.2.2.1 仪器与设备 |
2.2.2.2 主要试剂耗材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试剂配制 |
2.2.3.2 超数排卵处理 |
2.2.3.3 供体牛人工授精 |
2.2.3.4 牛胚胎采集和鉴定 |
2.2.3.5 牛胚胎冷冻保存 |
2.2.3.6 牛体外胚胎生产 |
2.2.3.7 牛胚胎解冻和移植 |
2.2.3.8 妊娠检查 |
2.2.4 实验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影响奶牛种用胚胎生产因素的研究 |
2.3.1.1 奶牛不同性别X/Y冷冻精子体内胚胎生产效率的比较 |
2.3.1.2 添加与未添加抗氧化剂性控冻精对体外性控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 |
2.3.1.3 添加与未添加抗氧化剂对奶牛体内性控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 |
2.3.2 奶牛种用胚胎移植效果的比较 |
2.3.2.1 不同季节对牛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
2.3.2.2 不同月龄受体母牛对胚胎移植效果比较 |
2.4 讨论 |
第三章 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及受精能力检测在奶牛育种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试剂的配制 |
3.2.3.2 青年种公牛生长发育测定 |
3.2.3.3 全基因组检测 |
3.2.3.4 DHI测定方法 |
3.2.4 实验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3.1 种公牛全基因组检测及生长发育研究 |
3.3.1.1 青年种公牛生长发育指标分析 |
3.3.1.2 青年种公牛全基因组检测及遗传评估 |
3.3.2 核心种母牛全基因组检测及其生产性能研究 |
3.3.3 种公牛精液AI受胎率与IVF受精率相关性研究 |
3.3.3.1 常规冷冻精液IVF受精率与AI受胎率的相关性分析 |
3.3.3.2 性控冷冻精液IVF受精率与AI受胎率的相关性分析 |
3.3.3.3 常规与性控冷冻精液AI受胎率与参配奶牛胎次的影响 |
3.3.3.4 常规和性控冷冻精液IVF受精率与AI受胎率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添加异种动物精液及抗氧化剂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药品试剂及耗材 |
4.2.1.2 器材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原精的准备 |
4.2.2.2 染色处理 |
4.2.2.3 精子分离操作 |
4.2.2.4 精子分离平衡和冷冻保存 |
4.2.2.5 产品质量检测 |
4.2.2.6 输精时精液处理 |
4.2.3 实验数据处理 |
4.3 实验结果 |
4.3.1 添加异种动物精液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及品质影响 |
4.3.1.1 山羊、鹿和绵羊异种精子对牛精子辅助受精推流作用效果比较 |
4.3.1.2 奶牛高效性控冷冻精液新产品与常规性控冻精受胎率及性别比例研究 |
4.3.2 添加抗氧化剂对奶牛性控冻精品质的影响 |
4.3.2.1 添加V_E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品质的影响 |
4.3.2.2 添加SOD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品质的影响 |
4.3.2.3 添加CAT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品质的影响 |
4.3.3 奶牛性控冷冻精液关键技术指标与国内外育种同行企业比较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对奶牛胚胎移植技术产业化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反思之一:奶牛业特点和现状 |
反思之二:胚胎移植技术在奶牛业中的定位 |
反思之三:我国胚胎移植技术产业化面临的困境 |
反思之四:我国胚胎移植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
反思之五:如何拯救你, 奶牛胚胎移植? |
(5)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快速扩繁天祝白牦牛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略缩词 |
文献综述一 牛、羊胚胎移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
1 我国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
2 胚胎移植的关键技术 |
2.1 供体的超数排卵 |
2.2 受体的同期发情 |
2.3 胚胎的冷冻保存 |
2.4 胚胎的移植过程 |
3 胚胎移植的其他相关技术 |
3.1 胚胎的性别控制与性别鉴定技术 |
3.2 胚胎的分割技术 |
3.3 体细胞的核移植技术 |
3.4 体细胞克隆技术 |
3.5 诱导双犊技术 |
3.6 体外受精技术 |
3.7 转基因技术 |
4 牛胚胎的选择及质量控制 |
4.1 胚胎的选择 |
4.2 胚胎的质量检测 |
5 胚胎移植的意义 |
5.1 发挥优秀母牛的繁殖潜力,提高利用率和繁殖效率 |
5.2 有效保存品种资源,建立良种基因库 |
5.3 作为防疫对策,减少疾病传播 |
6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 |
6.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奶牛胚胎移植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
6.3 健全的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是根本保障 |
6.4 降低生产成本是商品化生产的必然 |
6.5 由初级阶段的应用向市场化、规模化转化是发展趋势 |
6.6 技术环节的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是提高受胎率的基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哺乳动物超数排卵的研究进展 |
1 卵巢上卵泡的动态发育 |
1.1 卵泡波 |
1.2 促性腺激素对卵泡波发育的影响 |
2 可以用于超数排卵的激素 |
2.1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
2.2 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 |
2.3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3 影响超数排卵的因素 |
4 超数排卵技术在不同动物中的应用 |
4.1 啮齿类动物 |
4.2 羊 |
4.3 兔 |
4.4 猪 |
4.5 猫 |
4.6 犬 |
4.7 灵长类动物 |
5 超数排卵技术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三 受体动物同期发情的方法及研究现状 |
1 同期发情的原理 |
2 同期发情的意义 |
3 激素在受体动物同期发情中的应用 |
3.1 孕激素 |
3.2 前列腺素 |
3.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3.4 雌激素 |
4 提高受体牛同期发情利用率的措施 |
5 影响羊同期发情的因素 |
5.1 品种 |
5.2 处理方法 |
5.3 季节 |
5.4 激素种类 |
5.5 饲养管理 |
5.6 受体年龄 |
6 牦牛的同期发情技术 |
6.1 牦牛的分布与现状 |
6.2 牦牛同期发情的研究进展 |
6.3 牦牛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 |
6.4 牦牛同期发情使用的主要药物 |
6.5 影响牦牛同期发情的因素 |
6.6 牦牛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前言 |
试验一 供体白牦牛超数排卵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应用CIDR+国产FSH+氯前列烯醇处理供体白牦牛 |
2.2 应用CIDR+进口FSH+氯前列烯醇处理供体白牦牛 |
2.3 应用CIDR 和大剂量FSH 处理供体白牦牛 |
2.4 应用PMSG 处理供体白牦牛的结果 |
2.5 应用CIDR 和FSH 重复处理供体白牦牛的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3.1 不同FSH 对供体白牦牛超数排卵的效果 |
3.2 与奶牛的超数排卵相比,牦牛超数排卵的效果明显要低 |
3.3 应用PMSG 进行超数排卵的效果 |
3.4 不同年龄的动物超排效果不同 |
3.5 维生素A、D、E 对超排的影响 |
4 结论 |
试验二 受体黑牦牛同期发情的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应用CIDR+前列腺素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受体黑牦牛 |
2.2 使用前列腺素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受体牛 |
3 分析与讨论 |
3.1 不同处理方法对受体牦牛同期发情的影响 |
3.2 季节对受体牦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
3.3 牦牛同期发情的时间 |
3.4 受体牛同期发情处理激素的选择及应用 |
3.5 提高受体牛同期发情利用率的措施 |
3.6 营养对受体牦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
4 结论 |
试验三 胚胎的回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冲胚结果 |
2.2 胚胎保存 |
3 分析与讨论 |
3.1 冲胚技术 |
3.2 胚胎回收率 |
3.3 胚胎回收技术 |
4 结论 |
试验四 不同保存方式胚胎移植的受胎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同期发情处理受体牛的鲜胚移植 |
2.2 同期发情处理受体牛的冷冻胚胎移植 |
2.3 自然发情黑牦牛的胚胎移植 |
3 分析与讨论 |
3.1 新鲜胚胎与冷冻胚胎移植的效果 |
3.2 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牛与自然发情受体牛的移植效果 |
3.3 胚胎本身因素对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
3.4 卵巢上黄体的大小对妊娠率的影响 |
3.5 胚胎移植的部位与妊娠率的关系 |
4 结论 |
试验五 超数排卵及同期发情前后动物体内部分激素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供体白牦牛在超数排卵处理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 |
2.2 受体黑牦牛在同期发情处理中孕酮和雌二醇的变化 |
3 分析与讨论 |
3.1 超排处理中血清孕酮浓度的变化 |
3.2 超排处理中血清雌二醇浓度的变化 |
3.3 超排处理中血清促黄体素浓度的变化 |
3.4 受体牛在同期发情过程中体内激素的变化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实验彩图 |
(7)我国奶牛胚胎移植和胚胎工程现状及“十一五”的重点研究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牛胚胎移植和胚胎工程发展的3个阶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
1.1 实验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中) |
1.1.1 实验研究 |
1.1.2 学术交流 |
1.1.3 超数排卵和移植妊娠效果 |
1.1.4 实验阶段特点 |
1.2 发展提高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90年代中) |
1.2.1 实验研究 |
1.2.2 学术交流 |
1.2.3超排和移植妊娠效果 (表3和表4) |
1.3 推广应用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现在) |
1.3.1 实验研究 |
1.3.2 学术交流 |
1.3.3 超排和胚胎移植效果 (表5) |
1.3.4 胚胎移植推广与产业化 |
2 存在的问题 |
3“十一五”研究与推广重点 |
3.1 基础和攻关研究 |
3.2 推广 |
(10)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对比研究和生产体系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略语表 |
第一章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研究进展 |
引言 |
1、牛同期发情 |
1.1 同期发情原理 |
1.2 方法 |
2、超数排卵 |
2.1 超数排卵的原理 |
2.2 超排药物和超排方法 |
2.3 超排方法 |
3、胚胎冷冻保存 |
3.1 历史回顾 |
3.2 胚胎冷冻生物学原理 |
3.3 胚胎冷冻方法 |
3.4 胚胎解冻方法 |
3.5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冷冻胚胎直接移植(DT): |
3.6 玻璃化冷冻法 |
4、影响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因素 |
4.1 胚胎 |
4.2 供体和受体的同期性 |
4.3 受体因素 |
第二章 牛体外受精与活体采卵技术研究进展 |
引言 |
1、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
2、精子体外获能 |
3、早期胚胎培养 |
4、牛的活体采卵技术 |
第三章 性别控制和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
引言 |
1、性别控制 |
2、胚胎性别鉴定 |
第四章 牛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地点: |
2.2 实验牛: |
2.3 药品: |
2.4 实验方法: |
2.5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育成和经产牛同期发情效果比较实验 |
3.2 不同营养和饲养管理对诱导经产牛同期发情的影响实验 |
3.3 在放牧条件下不同同期发情方法对牛同期化发情的比较实验 |
3.4 舍饲情况下不同同期发情方法对受体母牛同期发情的比较实验 |
3.5 不同同期发情方法对供体牛超数排卵的影响实验 |
3.6 不同同期发情方法对受体牛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
4、讨论 |
5、小结 |
第五章 牛超数排卵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时间 |
2.2 供体牛选择和饲养管理 |
2.3 主要器械和药品 |
2.4 超排处理方法 |
2.5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3、试验结果 |
3.1 发情周期的天数对超排效果的影响 |
3.2 注射Folltropin-V不同天数对超排效果的影响 |
3.3 配合使用雌激素超排反应试验 |
3.4 在发情8到12天应用阴道拴+孕激素+雌激素超排处理反应 |
3.5 用进口阴道拴CIDR与国产“牛欢”处理超排反应对比 |
3.6 重复超排处理次数对超排效果的影响 |
4、论论 |
5、小结 |
第六章 影响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因素分析 |
摘要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供体 |
2.2 受体 |
2.3 仪器与药品 |
2.4 超数排卵 |
2.5 供、受体同期发情 |
2.6 胚胎冷冻及解冻 |
2.7 胚胎分割 |
2.8 胚胎移植 |
2.9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不同冷冻方法对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
3.2 常规解冻与乙二醇冷冻解冻胚胎直接移植效果比较 |
3.3 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对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
3.4 胚胎与受体同步差对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
3.5 胚胎分割后对移植妊娠率影响 |
3.6 经产牛与育成牛移植妊娠率比较 |
3.7 不同饲养管理水平对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
3.8 不同品种受体牛对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七章 奶牛活体采卵(OPU)及体外受精(IVF)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活体采卵 |
2.2 体外受精 |
3、结果与讨论 |
3.1 供体牛年龄、采卵频率对采卵效果的影响 |
3.2 采卵针型号、抽吸负压的影响 |
3.3 供体状况的影响 |
3.4 成熟方法的比较 |
3.5 受精方法的比较 |
3.6 发育方法的比较 |
4、小结 |
第八章 奶牛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1、前言 |
2、试验材料 |
2.1 试验仪器和药品 |
2.2 试验时间、场所、奶牛选择 |
3、试验方法 |
3.1 供体奶牛的超排处理和胚胎的收集 |
3.2 胚胎的取样(又称为胚胎活捡) |
3.3 LAMP法鉴定奶牛胚胎性别 |
3.4 受体牛同期发情处理及性别鉴定后鲜胚的移植 |
3.5 性别鉴定后胚胎的冷冻和移植 |
4、结果 |
4.1 新鲜胚胎和冷冻胚胎的性别鉴定结果比较 |
4.2 两种采样法对不同发育时期胚胎的损伤程度比较 |
4.4 不同冷冻方法对胚胎活力的影响 |
5、讨论 |
5.1 胚胎采样对胚胎的损伤 |
5.2 LAMP法鉴定胚胎性别的特点 |
5.3 常规冷冻和玻璃化冷冻 |
6、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 |
作者简历 |
四、奶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奶牛种公牛培育及性别控制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D]. 孙伟. 内蒙古大学, 2021(10)
- [2]对奶牛胚胎移植技术产业化的反思[J]. 余文莉,李树静,刘潇,陈龙. 中国畜牧杂志, 2013(04)
- [3]我国牛胚胎工程研究进展及在生产中的应用[A]. 桑润滋,李树静.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 [4]奶牛PCR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在河北省的产业化推广效果分析[A]. 李树静,余文莉,刘潇.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2010
- [5]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快速扩繁天祝白牦牛的试验研究[D]. 王立斌.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1)
- [6]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及其发展模式探讨[J]. 梁晶,梁坤,刘景霞. 养殖技术顾问, 2008(12)
- [7]我国奶牛胚胎移植和胚胎工程现状及“十一五”的重点研究领域[J]. 桑润滋.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04)
- [8]胚胎移植技术在河北省的发展[A]. 桑润滋. 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2005
- [9]我国奶牛胚胎移植和胚胎工程现状及“十一五”重点研究领域[A]. 桑润滋. 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2005
- [10]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对比研究和生产体系建立[D]. 吴国利.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