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研究牛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利用从屠宰场屠宰后的牛卵巢可以获得相对充足的卵母细胞。屠宰场的牛来源不同,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多,而武汉地区夏季湿热时间长,对牛的繁殖功能有很大影响。本研究分析了在不同季节下的牛卵母细胞回收数量、体外成熟率的变化及生产孤雌胚胎、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能力的变化。鉴定体外胚胎质量在理论及临床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前人报道的方法为基础,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前人探索过的经验,完善了区分染色鉴定体外胚胎质量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胚胎质量奠定了基础。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季节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体外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在该实验中,从屠宰场获得的黄牛卵巢,通过抽吸法回收卵母细胞,在成熟培养液中培养22-24h,然后对成熟的卵母细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孤雌激活然后进行体外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核移植、激活以及胚胎的体外培养。通过在四个季节进行的实验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春季在卵母细胞回收数量、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孤雌胚胎体外发育能力及体细胞克隆胚胎体外发育能力等各方面显著高于夏季,与其他组相比也有部分显著差异,适宜进行牛体外胚胎的生产。2.牛SCNT胚胎移植的初步结果在本实验中,首先在牛场对牛做同期发情处理,然后将实验室培养6-8天发育至桑葚胚或囊胚的SCNT胚胎移植至发情6-8天的母牛体内。牛SCNT胚胎移植效率-直很低,在本实验中,30天不返情的占36.36%,60天不返情的占18.18%。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虎杖苷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20(01)
- [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液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J].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0(03)
- [3].培养基的保存温度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01)
- [4].成熟前后水牛卵母细胞蛋白质组的初步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16(10)
- [5].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08)
- [6].黄牛卵母细胞在三种不同培养基中的成熟效果比较[J]. 湖北畜牧兽医 2012(05)
- [7].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方法的优化[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15)
- [8].不同激素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J]. 中国草食动物 2010(02)
- [9].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 2010(02)
- [10].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因素[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05)
- [11].奶牛卵母细胞化学激活与电激活比较研究[J]. 中国草食动物 2009(03)
- [12].激素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9(S1)
- [13].不同季节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果的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08(07)
- [14].未成熟牛卵母细胞与成熟牛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比较[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05)
- [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3(11)
- [16].亮甲酚蓝染色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04)
- [17].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5)
- [18].封闭式拉长细管冷冻牛卵母细胞的研究[J]. 畜牧与兽医 2011(09)
- [19].水牛卵母细胞在不同培养液中成熟与凋亡的比较研究[J]. 畜牧与兽医 2009(02)
- [20].毛细玻管玻璃化冷冻法冷冻保存牛卵母细胞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9(23)
- [21].牛卵母细胞不同采集方法的比较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8(07)
- [22].L-肉碱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J]. 中国兽医学报 2017(11)
- [23].C型钠肽和半胱胺前成熟处理对牛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18(09)
- [24].秋水仙胺诱导牛卵母细胞显核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11)
- [25].奶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8)
- [26].促卵泡素对奶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J]. 家畜生态学报 2009(05)
- [27].比较四种冷冻载体在水牛卵母细胞快速玻璃化冷冻保存中的效果[J]. 生殖医学杂志 2008(03)
- [28].人尿促性腺激素、雌二醇及表皮生长因子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16(06)
- [29].卵丘细胞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04)
- [30].不同培养体系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