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信念、卖空限制与股价行为 ——基于股市异象、泡沫与暴跌的视角

异质信念、卖空限制与股价行为 ——基于股市异象、泡沫与暴跌的视角

论文摘要

为什么在经典的资产定价理论中应该称之为“有效”的股票市场在实际中会出现诸如IPO之谜之类的股市异象?为什么在经典的资产定价理论中应该保持均衡的股票市场在实际中会出现投机性泡沫和暴跌现象?尤其是在我国,股市暴涨暴跌更是家常便饭。本文立足于我国股市的两个基本特征,投资者异质信念和卖空限制,从异质信念的角度,揭示这些看似不合理的股价行为背后合理的形成机制。我国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结构以及并不畅通的信息传播机制,决定了我国股市存在严重异质信念。同时,不可否认,我国现在和将来都还将面临较高的卖空成本。而基于异质信念的资产定价理论认为,在一个存在严重异质信念和卖空限制的股票市场上,股价会呈现先高估后下降的运行模式。尤其在动态情形下,异质信念会导致价值为正的再售期权出现,推动股价膨胀,产生投机性泡沫。市场的卖空限制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的传递、投资者投资行为的调整,以及信念的演变,尤其是之前被卖空限制所隐藏的悲观信息在市场上释放时,这些积累起来的悲观信息会集中影响市场交易,股市走向暴跌。本文研究发现,诸如IPO之谜、动量效应、盈余惯性等异象中,股价行为都呈现出一种先高估后下降的趋势,与异质信念的理论预测一致。因此,本文第三章检验了异质信念在我国股市IPO抑价、动量效应两类异象形成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异质信念主导了IPO二级市场溢价,并且提高了短期动量收益,表明这些特殊的异象不过是异质信念影响股价行为的具体表现。本文第四、五章则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发现,我国投资者信念的演变是推动我国股市形成剧烈的暴涨暴跌现象的主要因素。我国投资者搏差价的行为动机导致我国股票价格含有更高的再售期权价值。对比引起泡沫的另一条路径——通胀幻觉,异质信念所起到的作用更强。并且投资者信念异质性程度越大,泡沫波动率也越高。而信念的演变最终会导致泡沫破裂。前期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越大,未来股市的暴跌也越剧烈。由于异质信念和卖空限制导致股票价格对乐观预期的反应比较及时,而对悲观预期的反应具有汇总滞后性,暴跌的影响更大,因此使整个市场的股票收益分布呈现负偏特征。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四个方面:(1)首次应用基于异质信念的资产定价理论集中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行为特征;(2)为我国股票市场异象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解释和理解角度;(3)首次利用基于向量自回归一对数线性资产定价框架的动态剩余收益模型估计我国股票市场泡沫,并首次分析了再售期权对我国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形成的推动作用;(4)从异质信念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暴跌现象的形成,并描绘了我国股票收益分布的偏度特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第2章 异质信念资产定价理论的模型与实证研究评述
  • 2.1 异质信念的形成机制
  • 2.2 从静态模型到动态模型
  • 2.3 异质信念资产定价理论的实证检验
  • 第3章 异质信念与我国股票市场异象
  • 3.1 异质信念在IPO抑价现象形成中的作用
  • 3.2 异质信念在动量效应现象形成中的作用
  • 第4章 异质信念、通胀幻觉与我国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
  • 4.1 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理论分析
  • 4.2 我国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估计模型选择
  • 4.3 异质信念、通胀幻觉与我国股市投机性泡沫—基于汇总数据的分析
  • 4.4 异质信念、通胀幻觉与我国股市投机性泡沫—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 4.5 本章结论
  • 第5章 异质信念、股市暴跌及我国股票收益分布特征
  • 5.1 股票市场暴跌理论分析
  • 5.2 异质信念、股市暴跌与个股收益分布偏度特征
  • 5.3 异质信念、股市暴跌与市场收益分布偏度特征
  • 5.4 本章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异质信念、卖空限制与股价行为 ——基于股市异象、泡沫与暴跌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