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通过利用天然黄檗的根段接种三叶草,探寻自然生态条件下与黄檗高亲和性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类型;再通过温室盆栽接种实验,比较系统地探讨了丛枝菌根真菌对黄檗幼苗生长及三种主要生物碱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以黄檗根段接种三叶草,生长3个月后取根际土壤采用湿筛倾析法分离AMF孢子,鉴定出自然生态条件下与黄檗高亲和性的AMF类型共3属11种,即球囊霉属的聚丛球囊霉(Glomus aggregatum Schenck & Smith emend.Koske)、悬钩子状球囊霉(Glomus rubiforme(Gerde.& Trappe)Almeida,& Schenck)、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Nicol.& Gerd.)Gerd.& Trappe)、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 Becker & Gerdemann)、透光球囊霉(Glomus diaphanum Morton & Walker)、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Karsten)Berch)、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 Schenck & Smith);无梗囊霉属的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 Trappe)、光壁无梗囊霉(Acauulospora laevis Gerdemann & Trappe)、蜜色无梗囊霉(Acauulospora mellea Spain & Schenck);盾巨孢囊霉的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 (Nicol.& Gerd.)Walker & Sanders)。2.用其中7种AMF即摩西球囊霉(Gm)、幼套球囊霉(Ge)、透光球囊霉(Gd)、地表球囊霉(Gv)、根内球囊霉(Gi)、光壁无梗囊霉(Al)和蜜色无梗囊霉(Am)分别单接种黄檗幼苗,它们均能与黄檗幼苗很好地侵染共生形成丛枝菌根,并且这些菌根化幼苗的植株高度、地径、根冠比等都高于无菌根幼苗,其中以Gd、Gm、Am的接种效果为最显著。在生物量的器官分配上,黄檗菌根幼苗根系生物量分配比例都高于无菌根幼苗。再利用上述7种AMF两两组合作为混合菌种菌剂,共使用了19种组合,即Gv-Am、Gv-Gd、Ge-Am、Ge-Gd、Al-Am、Al-Gd、Al-Gv、Al-Ge、Gi-Am、Gi-Gd、Gi-Gv、Gi-Ge、Gi-Al、Gm-Am、Gm-Gd、Gm-Gv、Gm-Ge、Gm-Al和Gm-Gi。从混合菌种接种的实验结果来看,在植株高度、地径方面,除接种Gm-Ge外的其余各组菌根幼苗都不低于对照组,以接种Gi-Ge的最为显著。多数菌根幼苗的根、茎、叶以及全株生物量都优于无菌根幼苗,以接种Gi-Ge的生物量最大,显著高于无菌根幼苗;接种Gm-Ge的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最小,明显低于无菌根幼苗。在根系生物量的分配比例上,以接种Gm-Ge的最高。3.单菌种接种黄檗幼苗的小檗碱含量均高于无菌根幼苗,其中接种Gm、Gd、Ge的菌根幼苗中小檗碱含量明显高于无菌根幼苗,其余几组的效果也很明显但没有上述三组显著。在对药根碱含量的影响方面,接种AMF后的黄檗幼苗药根碱含量也都高于无菌根幼苗,其中以接种Gm的根中药根碱含量最高,接种Gd的茎外皮中药根碱含量最高。在对掌叶防己碱含量影响方面,接种Gv的掌叶防己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论是在根中还是茎皮中。混合菌种接种处理中,总体来说,接种混合菌种菌剂有利于生物碱的积累。接种Gi-Am的根中小檗碱含量最高,接种Al-Am的茎外皮中小檗碱含量最高。接种Gm-Gd的根中药根碱含量最高,接种Ge-Gd的茎外皮药根碱含量最高。接种Al-Gv的根中掌叶防己碱含量最高,接种Al-Am、Gi-Am和Gm-Gi的菌根幼苗中茎外皮中掌叶防己碱含量都很高并明显高于无菌根幼苗。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层积处理对黄檗种子生化指标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 2020(03)
- [2].珍稀濒危植物黄檗研究现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05)
- [3].水盐胁迫对黄檗种子萌发的影响[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08)
- [4].试论黄檗文化传承和产业开发的路径研究[J]. 文化学刊 2017(09)
- [5].地方文化的品牌塑造——以福清黄檗文化为例[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7(04)
- [6].黄檗文化概念界定的回顾与考辩[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20(05)
- [7].黄檗文化研究中心[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8(01)
- [8].中国野生黄檗资源研究和保护现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7)
- [9].木酢液应用对黄檗播种育苗的影响[J]. 林业科技 2020(04)
- [10].黄檗太空苗与普通苗对比栽培试验[J]. 新农业 2019(05)
- [11].做形对黄檗玉针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7)
- [12].从老庄精神看黄檗禅的特质[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 [13].隐元的传播智慧与黄檗文化的兴盛[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03)
- [14].不同氮素水平对濒危植物黄檗幼苗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12)
- [15].黄檗在养蜂中的利用价值[J]. 中国蜂业 2008(07)
- [16].黄檗茎段不定芽分化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8)
- [17].黄檗雌雄植株增殖培养性别差异研究[J]. 森林工程 2017(06)
- [18].氮素浓度对黄檗幼苗生长及氮代谢相关酶类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06)
- [19].叶面肥对黄檗幼苗生长及主要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 林业勘查设计 2019(01)
- [20].百丈怀海与黄檗希运[J]. 海内与海外 2013(05)
- [21].不同植被地区天然黄檗生物碱含量对季节的响应[J]. 植物研究 2014(03)
- [22].辽西青龙河流域黄檗林群落结构调查及特征分析[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7(03)
- [23].百丈怀海与黄檗希运[J]. 海内与海外 2013(06)
- [24].明末临济宗黄檗派的传播[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5].黄檗研究现状与展望[J]. 北方园艺 2013(15)
- [26].不同基质接种不同丛植菌根真菌对黄檗幼苗侵染及生长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1(22)
- [27].星云禅话(五七)[J]. 南方人物周刊 2011(16)
- [28].增补UV-B辐射对药用植物黄檗幼苗生长及光合生理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04)
- [29].星云禅话(六三)[J]. 南方人物周刊 2011(23)
- [30].提香工艺对黄檗禅茶感官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