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济南市中学教师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济南市9所中学的800名在职教师(5所初中,4所高中)进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工具为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拟一般项目调查表。调查由多年从事心理、精神卫生工作的临床医师担任,按照统一调查程序,要求被调查者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统一指导语和填表方法完成答卷。问卷资料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弃除不合格问卷,将有效问卷统一编码录入计算机。应用SPSS13.0软件对所有资料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中学教师生活质量与正常人比较,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一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常模,差异具有显著性(t=-6.8271~-2.2277,P<0.05),在独立性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t=-1.4892~0.1897,P>0.05)。2、女性教师在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一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男性教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3~3.1224,P<0.05)。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男女性教师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7035~1.4875,P>0.05)。3、重点中学教师除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与非重点中学教师无显著性差异外(t=0.9427,P>0.05),其他5个领域及一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非重点中学教师(t=-2.6454~-2.0673,P<0.05)。4、在初高中教师的比较中,高中教师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环境领域评分低于初中教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996~3.2685,P<0.01),而在社会关系领域、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一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初高中教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4529~1.9253,P>0.05)。5、初三教师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一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高三教师(t=2.1012~2.5903,P<0.05),其他四个领域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744~1.8358,P>0.05)。6、未婚教师除了在F2.精力与疲倦、F8.消极感受两个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已婚教师(t=2.3353~2.298,P<0.05),一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低于已婚教师(t=-2.4512,P<0.05)外,其他22个方面及六个领域均无显著性差异(t=-1.7408~1.5165,P>0.05)。7、不同文化程度的中学教师生活质量除了在心理领域有显著性差异外(F=2.7537,P<0.05),其他5个领域及一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F=0.4714~2.1034,P>0.05)。8、经济状况不同的中学教师在生活质量六个领域及一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F=3.6649~9.3299,P<0.05)。9、中学教师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极具显著性(t=-30.2964~-28.1816,P<0.01)。以SDS标准分≥53,SAS标准分≥50为界定标准分别计算中学教师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10.67%(81/759)、13.57%(103/759)。10、中学教师PSQI总分为8.09±2.81,与常模比较,中学教师睡眠质量高于常模(t=10.69,P=0.000),差异极具显著性。以PSQI总分>7为界定标准,中学教师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54.55%(414/759)。1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生活质量满意度、SAS标准分、PSQI总分、SDS标准分、居住条件满意度、经济状况满意度和健康状况为影响中学教师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1、中学教师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一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常模且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2、女性、重点中学、高三、未婚、经济状况差的中学教师生活质量较差。3、影响中学教师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生活质量满意度、SAS标准分、PSQI总分、SDS标准分、居住条件满意度、经济状况满意度和健康状况。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层级和路径[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03)
- [2].中学教师的科研心路[J]. 新课程(下) 2014(08)
- [3].浅谈中学教师的教学艺术[J]. 发展 2020(01)
- [4].中学教师工作狂类型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 心理科学 2020(01)
- [5].抗战时期中学教师薪俸制度初探[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9(06)
- [6].浅谈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中学教师[J]. 江西化工 2018(06)
- [7].基于调查的卓越中学教师成长研究[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03)
- [8].香港卓越中学教师的教学特点及其启示[J]. 教育科学研究 2019(10)
- [9].面向中学教师研修的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20)
- [10].中国现当代中学教师流动的差异分析——民国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比较[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6)
- [11].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12)
- [12].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层级和路径[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05)
- [13].五大发展理念:变革中学教师研修的新方向[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06)
- [14].中学教师人文素养及其优化[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15)
- [15].《科学教育》征稿、举办“中学教师论文评选”通知[J]. 生物学教学 2009(01)
- [16].谈一谈教学发展思想[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3(04)
- [17].西部某地区中学教师体罚行为调查及原因分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2)
- [18].组织支持感对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组织公平为调节变量[J]. 教育学术月刊 2017(04)
- [19].民国时期中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规标准与实施述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20].民国时期中学教师流动初探[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7(03)
- [21].浅析培养优秀中学教师特质的原因及策略[J]. 改革与开放 2016(14)
- [22].践行新目标,创新中学教师培训管理模式[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4(11)
- [23].关于国内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21)
- [24].西藏地区中学教师离职意向调查[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11)
- [25].编织彝乡孩子的希望——记凉山州民族中学教师陈绍燕[J]. 四川教育 2019(21)
- [26].浅议中学教师研读教育类期刊的几点做法[J]. 下一代 2019(06)
- [27].保定市第三中学教师张志利[J].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0(02)
- [28].用爱滋养 用心教育——记河池市宜州区北牙中学教师兰林喜[J]. 广西教育 2020(08)
- [29].西藏中学教师校本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J]. 西藏教育 2020(02)
- [30].中学教师评价素养测评与分析[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