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简述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1、建筑屋面防水施工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防渗作用

针对建筑工程而言,防水施工质量是否合理,对房屋投入使用的渗漏情况,具有直接联系。针对屋面防水施工,必须加强防水设计,结合渗漏问题,防止出现不合理设计,增加工程施工难度。在防水设计时,考虑建筑渗漏问题,防止影响建筑使用功能。

1.2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荷载力

针对防水建筑施工,关系着结构荷载。所以,立足力学角度,需进行科学、安全设计,防止结构变形。按照立体结构、墙体楼板的实际状况,合理分析防水基层施工。同时,屋面防水施工,是评估建筑物质量的关键指标,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荷载力。

2、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2.1合理设置分隔缝

分格缝要设面板的支承端,就是屋面的转折位置,防水层和突出的屋面交接处,应当和屋面的板缝相对齐,防水层因为温度差影响,混凝土干缩结构的变形等的原因造成了防水层的裂缝,在分格缝的位置防止板面的开裂。分格缝间距不应该过大,当比6m大的时候,在中部设置“V”型分格缝,深度可以贯穿防水层的厚度。分格缝当作排气道的时候,缝可以适当地加宽,沥青当作防水层的时候,分格缝的位置应当加上200~300㎜宽的油毡,分格缝中间可以填充满油膏。

2.2屋面的隔离层施工技术

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把一层二布三油卷材防水层设置在找平层和刚性层之间。这样,不仅起到了隔离层的作用,而且又不被日晒雨淋,防止了油膏的老化,达到了防水的效果。在做卷材防水层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基层上,要涂刮基层处理剂。在干燥之后,不粘手才能铺贴卷材。

②卷材防水层的铺贴一般要把层面的最低标高处向上平行屋脊方向铺贴,把卷材按照卷材水流方向搭接。当屋面的坡度>10%时,卷材要垂直于屋脊方向进行铺贴。

③铺贴的具体措施:首先,要剥开隔离纸,把卷材粘贴在基层的表面。卷材长边保持50㎜,短边的搭接应当保持在70㎜。卷材要保持在自然的状态,不允许拉得过紧。在卷材铺好之后,要用振动器压实,在垂直的地方用橡胶榔头夯实。

④在卷材压实之后,必须要把搭接的位置掀开,把接粘剂用油漆刷均匀涂刷。在涂上之后,进行粘合。防水层施工的适宜温度在5℃以上为宜。钢筋网片和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的做法就是在混凝土防水层中,配上双向冷拔钢筋网片,在分格缝的位置断开,增强防水层刚度和板块的整体的作用。由于防水层受到温度差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裂缝,考虑到表面碳化对于钢筋的影响。钢筋网片的保护层的厚度>10㎜。

2.3刚性防水层施工技术

①刚性防水层一般都是设置在屋面转折处或屋面板支撑处,防水层应该设置间距<6㎜的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通常为20~40㎜。另外,分隔缝中应该镶嵌密封材料。在防水层和其他墙体的的交接出也应当留出缝隙,缝隙宽度在30㎜左右,其中镶嵌迷失材料。

②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都是通过加膨胀剂到细石混凝土中,凭借混凝土硬化后产生的膨胀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钢筋约束混凝土膨胀,又迫使混凝土产生了预压自应力,使得混凝土的抗裂性与密实性都得到提高,从而提升屋面的抗渗透性能。

③保持隔离层表面的清洁,如果不需要设置隔离层,应当在基层上刷上素水泥浆防止双相冷拔低碳钢丝网片,网片的直径为4㎜,间距为100-200㎜,在分割处呈间断状态;混凝土浇筑工作应当按照顺序进行,浇筑顺序为:先远后近,先高后低,此过程不应留下缝隙,保持防水层的厚度在40㎜以上;初凝结束以后,应当尽快设置一处分隔缝隔板,对于破损处及时修整。

2.4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

防水混凝土在浇筑12~24小时,就可以进行养护作业,覆盖的时大于14小时,养护的初期不能上人,混凝土的养护就是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重要工序。养护的不够好就会造成混凝土的早期脱水。这样,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因为干缩引起混凝土内部裂缝表面起砂,抗渗性能比较差。

屋面泛水、滴水和其他的节点应当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和技术规范进行合理地施工,泛水平整光滑,管道的周围嵌缝密实,檐口的顶梁和外侧面事先找平,做好水电管路,不允许在混凝土板浇捣之后任意地进行凿打。对于个别的后置穿板管道的周围,要进行二次分层灌浆,孔洞要凿成上大下小的喇叭口,光滑的塑料管要先拉毛表面再进行安装,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2.5合理的设计屋面的排水系统

在对房屋进行排水系统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当地的房屋的特点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排水系统,这样才能高效的排除屋面的积水,发挥有效的隔热作用,使建筑物的质量得到良好的保证,在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期限上发挥重要作用,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3、建筑屋面防水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3.1防水材料质量控制

防水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应附有出厂检验报告单及出厂合格证,并注明生产日期、批号、规格、名称。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取样复检,取样复检严格按照见证取样送样制度,在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单位人员见证下,由施工人员在现场抽样,送到试验室进行试验。经复检合格,提交复检试验报告合格单后方可在防水工程中应用。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不合格材料一经发现应即刻全部撤离施工现场。

3.2屋面基层空隙、裂缝处理

对于整个防水施工工程来说,基层的建设至关重要,预制砼板时板与板的间距问题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质量。不同的缝隙宽度采用的灌缝材料也不尽相同,当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宽度小于二十毫米时,采用掺膨胀剂细石砼灌缝;当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宽度大于四十毫米时,板缝内就不是简单的直接浇灌了,在按照要求配置钢筋后,浇筑并及时覆盖最后浇水护养。对于板内存在的裂缝问题也不能小觑,良好的基础是建筑质量的保证,将裂缝凿成倒八字的深槽沟,用填缝膏多次填充,最后用滚筒压平。

3.3施工环境

如何让施工更加顺利的进行,并且发挥出防水材料的最大功效,温度至关重要,最适宜的施工温度是5~35℃。不同材料对于施工环境的要求和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譬如说沥青不宜在零度以下进行施工,而与之相反的热熔法铺贴卷材则需要在零下施工才能发挥出它防水的效果。而有时天气原因造成温差过大,或者雨雪干扰,这个时候就不宜再继续施工了。

结束语

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能够为加强建筑的使用质量和寿命提供保障。尤其建筑工程屋面的防水技术具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引起足够的关注。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屋面防水技术的了解,切实将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到位。

参考文献

[1]邰军.屋面防水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2]龚世昆.基于屋面防水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筑与装饰,2015.

标签:;  ;  ;  

简述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