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中国玩具行业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和社会对学前儿童早期教育的普遍重视为契机,将玩具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0-6岁的学前儿童的玩具设计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前儿童玩具优化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索优化设计目标和优化设计策略,尝试为中国玩具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文章分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概述,主要探讨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说明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思考学前儿童玩具优化设计的必要性。第二章教育心理学和学前儿童玩具教育中,对教育心理学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探讨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学习的类型和特点,提出营造快乐学习体验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点,进而论述了利用玩具进行学前教育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第三章围绕学前儿童玩具中造型、色彩、材质、声音四个“物”层面组成的要素展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研究玩具设计中“人”的因素和“玩”的因素,尝试建立学前儿童玩具设计的用户模型:拟定教学目标——为何玩、分析教学对象——谁要玩、选择教学用具——玩什么、设计教学方法——怎么玩。在第四章中,参照现代设计方法论中优化设计的架构,拟定学前儿童玩具优化设计的目标,明确玩具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和设计变量,并结合国内外适龄儿童玩具的比较分析,提出学前儿童玩具优化设计的策略:知识性优化设计、互动性优化设计、成长性优化设计,探索切实可行的玩具优化设计方法和程序。第五章是设计实践部分,以4-6岁城市学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深入的观察、访谈和问卷等调研等方式,确定其教育目标诉求,以及在玩具优化设计中可能的约束条件,尝试展开目标引导下的玩具优化设计实践,并结合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完善前期所拟定的玩具优化设计的策略。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第一章 概论1.1 研究的背景1.1.1 儿童玩具市场需求旺盛1.1.2 学前教育问题受到高度重视1.1.3 玩具行业从中国制造走向创造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的目的1.2.2 研究的意义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框架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1.3.2 研究的内容框架1.4 研究的方法1.4.1 基础理论研究1.4.2 理论应用研究1.4.3 设计实践验证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与学前儿童玩具教育探究2.1 教育心理学和学前教育理论研究2.1.1 教育心理学理论初探2.1.1.1 教育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2.1.1.2 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观点2.1.1.3 教育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研究的差异2.1.2 学前教育领域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2.1.2.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2.1.2.2 学前儿童学习的类型2.1.2.3 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2.1.3 寓教于乐 寓学于玩2.1.3.1 营造快乐的学习体验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标2.1.3.2 游戏是学前儿童独特的学习方式2.2 玩具与学前儿童教育2.2.1 以教育为主导的玩具雏形2.2.2 现代学前儿童教育的目标2.2.3 学前儿童玩具教育的可能性2.2.3.1 玩具能激发学前儿童游戏的兴趣,丰富游戏的内容2.2.3.2 玩具为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信息2.2.3.3 玩具能使学前儿童获得运动和操作的技能2.2.3.4 玩具是儿童探索科学的启蒙教具2.2.3.5 玩具有平衡情绪的价值2.2.3.6 玩具有助于学前儿童良好个性的培养第三章 从教育心理学视角研析学前儿童玩具设计要素3.1 学前儿童玩具设计的基本要素3.1.1 学前儿童玩具“型”的设计3.1.2 学前儿童玩具“色”的设计3.1.3 学前儿童玩具“质”的设计3.1.4 学前儿童玩具“声”的设计3.2 从教育心理学看学前儿童玩具可能存在的问题3.2.1 “人”的分析3.2.2 “玩”的分析3.2.3 问题的提出3.3 构建学前儿童玩具用户模型3.3.1 为何“玩”——拟定教学目标3.3.1.1 提高运动技能3.3.1.2 提升认知能力3.3.1.3 增加社会交往能力3.3.1.4 增强审美意识3.3.2 谁要“玩”——分析教学对象3.3.3 “玩”什么——选择教学用具3.3.4 怎么“玩”——设定教学方法3.4 案例分析——雪花积塑第四章 学前儿童玩具的优化设计4.1 优化设计简述4.2 学前儿童玩具优化设计目标——成为学习的支架4.2.1 支架式教学模式4.2.2 玩具——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架4.3 学前儿童玩具优化设计策略4.3.1 知识性优化设计4.3.2 互动性优化设计4.3.3 成长性优化设计4.4 学前儿童玩具优化设计程序第五章 设计实践5.1 设计背景描述5.2 优化目标制定5.3 约束条件分析5.3.1 4-6岁儿童的基本特性5.3.2 儿童家长对玩具的期待5.4 设计构思5.5 方案展示结语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教育心理学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儿童玩具论文; 优化设计论文;